Re: [闲聊] 主战=爱国 反战/主和=卖国 是啥时开始的

楼主: afv (魁羽)   2023-09-23 11:25:56
※ 引述《HarunoYukino ()》之铭言:
: 银英中的自由同盟
: 例如说杨威利,洁西卡....etc一票反战/希望能跟帝国签署和平协议的
: 都被称之为"不爱国"的
: 宣传"性命应该奉献国家","跟帝国只有一战"
: 比如说特留尼西特,忧国骑士团....etc都直接定型成爱国者。
: 那么
: 主战=爱国
: 反战/主和=不爱国/卖国贼
: 这种印象是从何开始的?
我觉得田中描绘下的杨威利一生,本身就是个矛盾的存在,尤其在新帝国灭同盟之战及同
盟沦为帝国附庸期的举动。
依杨威利(或是田中托杨威利之口)的论述,国家不应该在国力弱势之时,虚耗国力进行
战事,至少应培植国力确保战事发生时能占据优势,这在杨帮同盟打下伊谢尔伦要塞(同
盟的山海关?)及后续反对进攻帝国领土一事,可看出杨的行动与理念一致:
取得伊谢尔伦要塞,依托要塞有利条件,减少战力国力损耗来抵御帝国违约进犯,确保同
盟国土安全及国力提升,且保有更多机动部队监视费沙回廊的动静。
所以这边的主和是建立在有坚实国力战力的基础上,问帝国:选择和平共处,还是帝国贼
军死在伊谢尔伦要塞与杨舰队前面。
在同盟于帝国领土之战惨败,大幅损耗军力下,新帝国灭国大军车过费沙绕道进攻同盟领
土,这时起就是传统主和/主战派应该会有争论的起点:
此时同盟机动军力已无力抗衡突破费沙的新帝国灭国大军,且新帝国大军的绕道,让伊谢
尔伦要塞失去功用,依照传统主和派概念,此战几乎必败,杨威利自己也只能拿自己部下
性命,去赌能不能阵斩新皇帝扳回传统战力劣势。
最后在几乎阵斩成功前夕,接到同盟中央的投降命令,杨威利又不愿学法国戴高乐违抗命
令,让前面一堆同盟战友白死。
好了,同盟投降帝国,依约废除军队时,杨威利又开始搞小动作叫人藏兵,帝国大臣背着
皇帝要搞死杨的时候,杨公然兵变违抗同盟政府(既然都要违抗,阵斩皇帝时就该违抗)
,皇帝下罪己诏认错,只要杨愿意不举事,高官厚禄以迎,结果杨威利坚持要靠一隅之地
起兵反抗。
整个同盟覆灭到杨起兵,根本把前面自己的理念踩在脚下,尤其最后一战中,皇帝放弃战
术胜利,决定采杨一开始的理想,用全宇宙的国力,不顾死伤车轮战硬碾杨舰队,杨的举
兵结果根本就是在打脸他自己。
最后结局硬是要凹回双方和谈,新帝国走向君主立宪的道路(不就现在的英国、日本),
让自由民主的火苗存续下去。
很明显作者田中也有自己的核心理念:自由民主要捍卫,才让杨在同盟沦为帝国附庸后,
开始违背原先给杨的人设,拿自己与支持者的身家性命去跟新帝国搏一个自由民主的火苗
作者: MoneyMonkey   2023-09-23 11:37:00
或著换个角度看,田中芳树的核心理念是反民主,结局是硬拗出来当糖衣的,用来让包裹他的核心理念。把各种荒谬到极点的方案推销进民主世界。又或是再换个角度想,田中芳树的核心理念不是民主也不一定是反民主,但这结局仍然是硬拗出来的糖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