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有个盲区,就是“平民视角”
拿英法百年战争来说
第一阶段打完到第二阶段重新开打中间大概三十多年休兵期
这段时间英法两国内部有比较和平吗?显然不尽然
法国内部爆发铅锤党暴动,英格兰更是有著名的瓦伦泰勒起义
会有这些事不外乎就是对外战争太久,内部被压迫,最后人民承受不住就起来反抗
对“一般人”而言,没意外都是所谓的主和派,因为除非敌国已经拿枪口对准,不是键盘
打嘴砲的那种敌意,不然对平民而言能和则和,谁会想战争,至于像二战后以色列人那样
为了收(ㄅㄚˋ)复(ㄓㄢˋ)土地所以几乎人人都愿意主战,那只是特例
拿主和跟卖国与官员连结或许是种偏颇但不算完全没道理,不过一般人提倡和平还要被挂
上卖国,那真的是多了,这些标准不是审视斗争常人的工具
话说回来,主和跟主战也要评估和实践自己的后续发展才有意义
主战失败的例子就是同一时代的明朝跟哈布斯堡神罗了,一个是崇祯爱面子导致与清人议
和失败,然后继续被困于内忧流寇与外患清军最终灭亡,一个是斐迪南二世恃优自我感觉
良好没有赶快听华伦斯坦的建议完全和谈彻底结束瑞典战事,并把兵力拉到西境对付法国
(参考三十年战争一书),结果法国参战后局势慢慢不利最终失败告终,这些都是没有评估
未来性造成的结果
主和也是同理,要考量和谈后的实践,金宣宗完颜珣与蒙古主和后没有想着慢慢蓄积力量
重新对付蒙古,反而直接往南逃到汴梁躲起来,逃避现实的他也被蒙古再次出兵上了一课
,留给金哀宗完颜守绪一个跟没救没两样的国家最终亡国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的主战、主和,重点在评估未来与实践,搞不清楚状况只会落得穷兵
黩武或者逃避责任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