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中国游戏几全喊停 连电玩冠军也不玩了!为何它敢彻底“去中化”?
“最彻底执行‘去中国化’的外资”,这称号属于游戏大厂暴雪(Blizzard)。除了旗下
游戏在中国几乎全喊停,连未来办《炉石传说》、《斗阵特攻》等电竞比赛,也不开放当
地玩家参加。这不只反映中国市场在外资眼中的变化,也是暴雪“轻自由、重资源”的结
果。
因被控歧视劳工,暴雪惹上官司,后来付给美国证管会(SEC)3,500万美元和解,母公司
动视暴雪执行长柯蒂克(Bobby Kotick),还自动降薪以示悔改。而微软收购动视暴雪一
案,至今仍卡在监管当局反垄断指控未过关,专门报导游戏产业的记者托利欧(Stephen
Totlio)在Twitter说,暴雪近来一连串事件“宛如乡土剧让人目不暇给”。
与网易分手,掀起玩家一片骂声
中国电玩冠军:不要再给暴雪钱了!
但最戏剧化的,恐怕是大举撤出中国市场。这不只让暴雪与合作商网易解约,付出2,700
万美元费用,更掀起玩家一片骂声。2月13日暴雪《星海争霸2》全球电竞赛,首度由中国
玩家李培楠夺冠,赛后表示,“国服都关了,大家不要买,不要再给暴雪打钱了。”
暴雪坚决“去中国化”,从和网易谈判续约条件可看出:一、暴雪游戏在中国售价比海外
便宜二成,暴雪要涨价;二、净利分成从50%上调;三、针对中国官方准许版号,网易须
就每款游戏向暴雪预缴巨额保证金,若最后未获官方版号,该笔款项将没收当作“罚款”
。
这些条款如男生追女生,女生表面不拒绝,却开出条件“等你变世界首富我们再交往”,
这种条件潜台词是不想和对方玩,因此网易批评暴雪开的条件“不符商业逻辑”。
被北京害到!破万家游戏商倒闭
中国营收仅占暴雪3%,割舍不心疼
但暴雪也有苦衷,首先是中国大环境不佳。近年中国游戏产业屡遭北京恶整,从腾讯遭规
定不到14岁每天不能玩超过8小时,到当局天威难测:《华尔街日报》去年8月报导,当局
停发游戏版号的8个月里,超过1万6千家游戏公司倒闭。
这导致外资经营困难。《南华早报》称,游戏商Epic Games拥有最著名线上射击游戏《要
塞英雄》,虽然有腾讯之助欲推向市场,但经过数年努力仍告失败,原因正是未获监管批
准。如今暴雪退出中国,也是外资对政策“用脚投票”的结果。
但暴雪经营结构也是能“去中国化”的原因。首先,2021年中国只占暴雪营收约3%,因此
“可割可弃”。
做游戏“十年磨一剑”不管用了
赚钱仅手游一半,引发高层不满
但更重要的是暴雪也在转型。过去是独立工作室,没人逼暴雪缴获利成绩单,因此大可“
十年磨一剑”,把游戏雕琢到完美才推出。这是玩家过去“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口碑
由来。
如今它早是企业集团“动视暴雪”一分子,和其他成员相比,有长青手游《Candy Crush
》的国王数位,去年营业利益几乎是暴雪2倍,获利绩效也胜出。暴雪“慢工出细活”,
搞半天赚的钱却只有别人一半,集团自然有意见。
《彭博新闻网》报导,2022年6月推出《暗黑破坏神:不朽》之前,暴雪已有6年没有新游
戏,让集团高层不满,因此重组暴雪游戏部门,任命一批专案经理,还召回更多资深设计
师,“高层敦促暴雪更频繁开发游戏并注意利润”。
这意味暴雪不能再像过去“十年磨一剑”。市场大环境变化,也很难让它复制过去成功模
式。
游戏YouTuber“莫谷雨”说,随着手游兴起,现在人们更想要随时都能玩的快节奏游戏,
短时间就能获得快乐。人们已静不下心坐在电脑前,玩一款长时间才能体验到乐趣的作品
。像抖音之类短片,取代长篇大论文字Facebook,也是同样道理。这种“舍长就短”大势
下,电脑游戏被手游侵蚀,恐怕会越严重。
电脑游戏一向是暴雪主力产品,如今市场对这类游戏越来越不友善,它又是企业集团一员
,为了求生只能转型。过去专卖电脑游戏的中国,就成为暴雪舍弃对象。如今暴雪唯一营
运的游戏,就是《暗黑破坏神:不朽》──正好是手机游戏。
但暴雪“去中国化”,更反映至“自由”与“资源”间的取舍。过去身为独立工作室,虽
然资源有限,但创作自由大,因此能花长时间把游戏打磨到完美,也不用理会道德人士在
意的游戏外问题。
变成集团一分子后,暴雪资源比以前多,但没有自由只专注玩家与游戏本身,且须符合集
团高层与社会期待。可见的未来,或许会加速推出更多游戏,或更致力推动性别、种族平
等议题。
这些都要靠集团资源方可成功,但相对地暴雪也很难回到过去“只把游戏做好”的自由岁
月了。这是玩家的损失,却是商人的胜利,或许才是暴雪“去中国化”背后的真正意义。
(作者:杨少强;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转载;首图来源: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