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不只是料理漫
很多漫画开始热销后都会遇到这个陷阱
编辑或作者本人会想尝试复制成功模式
让漫画能够长久热销
同时将模式公式化,弥补作者灵感用完的问题
而组成如今热销的因素可能有数十种
经过复杂的排列组合后才完成
但编辑或作者抽丝剥茧后,可能只找到少数几种
然后仅用几种因素去建立框架
后面的剧情就全套框架
===========
例如食戟
秋选到决赛已经不太卖女体爆衣(都是总帅爆衣)
但当时是好看的
四宫研修篇好看的点也不是爆衣
而是幸平在高压环境下鞭策自己成长
并得到四宫学长认可,及确立师徒关系
但不知道后面是怎么理解的?
好像认为食戟人气高只是因为女体
然后也只需捧人气高的角色,其他人都是抬轿
(幸平、绘礼奈、小惠、阿克米)
从鬼父篇开始就是无脑战斗,全套框架
然后找各种评审爆衣卖女体
四人组以外的人都是战力单位
后期更是变本加厉,直接跟你说我就有超能力
爆自己的衣服不够,还要爆旁人的衣服
搞到全场观众看比赛都要带替换衣物才能回家
???
===========
烘焙王也是
摩纳哥之后就是同一个框架一直用
无印还能说是作者跟编辑有冲突,然后摆烂
但最近看新作也是画到一半就歪掉了
不知道是框架用太爽脚麻了还是桥口吸嗨了?
===========
其他类型的作品,若出现巅峰下滑
仔细分析后几乎都有类似情况,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