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网络条漫世代崛起!韩国平台如何打造跨

楼主: Vulpix (Sebastian)   2022-06-20 18:54:21
想一边分享几部喜欢的条漫并讨论一些事情。
我最早对条漫反感,大概是看到近战法师突然改成条漫吧。
而且是那种直接把格子分割重新排版的改法,超级难看。
举例的话,我举个日漫好了。
这是脱いで触って爱して
https://mechacomic.jp/books/111202
的第一话(连结太长,缩了,是上面那个平台的免费章节。)
https://reurl.cc/9GAERx
的其中一个画面。
https://i.imgur.com/jtKcW0K.png
下面那格是什么鬼啦……
这格根本就应该跟上面合并。
这个画面本来应该长这样子的:
https://i.imgur.com/LPDBkw4.png
资料来源:
https://www.cmoa.jp/title/143335/
顺便一题,这部现在可以免费看单行本前四本。
如果是分册版的话可以多看一话。
https://www.cmoa.jp/title/231345/
这种分镜真的很难看,难看死了。
但明明在页漫上看起来就很正常,所以这是适合用页漫呈现的分镜。
这也显示出页漫硬改条漫有多不适合。
最适合这样硬改的大概就是直式四格吧(X)
我认为条漫也有专属的合适分镜,当然也有些分镜是可以跨越种族隔阂的。
(是指硬改成页漫会看起来很难看的那种。)
另外,日本不是没有好看的条漫,但一开始就要以条漫来制作。
我觉得条漫的重点就像新闻说的一样,在于没有“页”的概念。
所以要说什么页与页之间的断层,其实都是格与格之间的空白。
(至于图与图之间如果出现细缝……换个平台好吗?是看到盗版了吧。)
我很喜欢的一部:明けのトバリ
https://www.comico.jp/comic/38
这部就很不错,一格一格看下去很顺畅。
插入回忆可以用传统的“黑页”也可以用不同方式上色。
https://i.imgur.com/nHajqbw.png
我很喜欢看这种转场方式。
https://i.imgur.com/rfzdJiO.png
这种在页漫上呈现会很怪,可是在条漫上就很舒服。
为了截图,我刻意缩小了。
但除非用超长形阅读器,否则一般来说上面和下面的两个主角是不会同时见到的。
所以就会有那种在“同一片星空下的两人”、“同时另一边”的感觉。
另外,不管是四季更迭还是一天过去,不分格的呈现手法本身就很有趣。
这我临时找不到图,但我看过这种:
同一棵树,最上面刚开花,背景阳光灿烂,往下看到绿叶,
再往下出现红叶,最后没有花叶,背景还下雪了。
这都是在同一格里发生的事,但是因为长度拉得够长,所以会有一种岁月如梭的感觉。
要更快速让时间飞逝,也可以压缩整张图物理上的长度。
要说的话,很像是看到辛巴长大那段独木桥上的摇头晃脑。
至于要提到条漫剧情挤牙膏……
或许 Lady Baby 在这点上非常擅长(X)
男主角一开始可是一直藏一直藏,藏了七十话吧。
还有,幼儿时期也非常长……
虽然是很可爱啦。可是前面真的铺好久好久。
然后男主根本裂口男。
每次出现,那个嘴巴都让我觉得超级宽。
回到挤牙膏的话题上,我以前讲过,
我觉得从条漫的回数来看,剧情挤牙膏根本不是问题。
现在以网络连载为主的平台,很多都习惯把一话拆成四五小话。
那个剧情量跟条漫剧情量一般来说是差不多的,
出刊速度也是周更,甚至双周更的也有。
当然剧情量丰富的也有,但这里是在看被批评挤牙膏的那些。
另外,有一部韩漫,我当初误会他是陆漫了。
(好像原作是大陆人吧,李旦异这名字感觉不像韩国人。
之前看 bili 那边的留言区有人说这部是陆韩合作的。)
bili 跟腾讯上都有,叫东君。
英文版的 webtoon 上也有,叫 King of the East。
https://www.webtoons.com/en/action/king-of-the-east/list?title_no=4081&page=1
我看不太懂韩文,不知道原文他怎么写的。
但是英文在“羲和”这个角色上,没有用“本名”,而是一直称呼 The Solar Goddess。
我是看得很出戏啦。
感觉有点像写一个希腊神话故事,结果每次遇到伊莉斯都只写彩虹女神四个字一样。
英文网页版目前还没看到阳乌的名字,不太知道会怎么翻,
会是 Solar Crow 然后金乌被翻成 Golden Crow 吗?
阳乌、金乌是目前连载进度有出现的太阳名字。
我甚至担心女魃被翻成 Drought 或者用 The Master of Rain 来翻雨师……
有点好奇为什么中华故事在翻译的时候很多人名会采意译,
像是之前金庸的英译也是,Lotus Huang 我一直无法觉得是好翻译。
虽然我懂这段话的意思:
赖慈芸看来,让英文读者享受阅读金庸的乐趣,首先要克服文化认知的问题,
比如“武林”和“江湖”是华语读者的常识,却不存在于大部分西方读者的认知里。
譬如“江湖”多译为“River and Lake”(闵福德于《鹿鼎记》中的译法),
或直接用拼音“Jianghu”(郝玉青在《射雕》第一卷中的用法),
但赖慈芸说:
“River and Lake看上去有意境,但英文读者不见得就心领神会其文化内涵;
若用Jianghu,英文读者大概意会到这是个‘中国’特有字眼,但又得加注释。
但小说不可能通篇都是注释,闵福德教授曾提醒我们,
小说读者就是在期待好看易懂的故事,如译得很复杂,读者会挨不下去。”
可是 Rong Huang 或 Huang Rong 明明就比较好。
例如拿绝代双骄的损人不利己白开心来翻,
Happy Bai, Kai Xin Bai, Bai Kai Xin, Happy In Vain 哪个比较好呢?
损人不利己那是外号,这个可以商量,但是本名应该只有音译一途吧……
至於姓要放前还是放后,我觉得可以讨论,
但是以习惯玩双关的小说来看,我觉得统一放前面才是正常的。
像这部东君的主角名字叫东方朔(不是那个东方朔),名字就是 Dongbangsak。
也没有被换成 Sak Dong-Bang 之类的。
另外吐一个射雕的夜叉探海,那位译者翻成 Trident Searches the Sea by Night。
可是……
夜叉不是晚上的叉子,我记得这是梵文音译字吧?
而英文的读者或许不能接受 Ye-Cha,但是 Yasha 可能已经进入他们心中了。
藉着我们可爱的刀架 Inuyasha。
(有点类似拳法的翻译,英文 wiki 可是直接用 Kenpo 的。)
那用 Yasha Searches the Sea 应该都比 Trident ... by Night 好吧。
她人名音译意译混用可能有她的道理,可是连姓要放前还是放后都不一致。
Mu Yi 按其他人名的规则,明明应该统一翻成 Yi Mu,但偏偏在这里保留次序。
不过她的诗好像听说翻得不错,有韵律也有味道。
突然歪到射雕上,有点抱歉。回头谈东君。
这部的背景大概是部落时期,至少看起来没有天子存在。
而神话时代则是因为东方朔的年龄而被推到三千甲子之前。
主要角色有东方朔、嫦娥,西王母负责不兽控的部份。
羲和是有病反派,阳乌应该会是战斗上最后要攻略的敌人。
(虽然东方朔如果开挂的话,现在的阳乌应该接不下一招。)
诶?金乌?嗯……他……嗯……说了会爆雷XD
应该是病娇的女魃,为了“复活”主角的挂跑去帮羲和复活儿子。
然后饕餮外观虽然不太好,可是行为很可爱。
风伯雨师最近也登场了,之前也有盘瓠、夸父等角色。
夸父种的桃子还很好吃。
我等著看这部的邢天还有九天玄女之类的长怎样,总觉得有一天会看到。
作者: chadmu (查德姆)   2022-06-20 21:3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