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各种资源上的差距,首先日本海军的建军方向从事后来看就有很多错误
驱逐舰全部都是以高速鱼雷战为目标,就是为了在舰队决战时在外围由巡洋舰带领发动第
一波攻势
再由战舰砲击赢下海战
这种模式虽然的确让日军在瓜岛海战中赢了几次,但终究对战争大局没什么影响
而海军航空兵则是我们所看到的另一个表象
…
事实上,日军最大的问题还是他极弱的反潜能力
前面提到,日本以舰队决战为目标打造了很多驱逐舰
然而这些舰艇为了搭载大量鱼雷,牺牲了很多反潜武器的空间
而日本自制的声纳也表现不佳
相较于当时的同盟国面对德军深海狼群时打造了大量由商船改建的护航航空母舰,以及成
本低廉且慢速的护航驱逐舰
日本的驱逐舰不仅数量少,难以反潜,跟在速度慢的商船团旁也是大材小用
这导致了自东南亚的核心补给线(石油橡胶),在1944年后虽然生产地并未沦陷(美军打
跳岛战术)。
但物资依旧运不到本土,便是因为商船船团在途中会遭到美军潜艇的大量猎杀,而日军以
舰队战为主打造的驱逐舰,不仅对潜艇威胁低,且容易因跟在商船团旁而更容易遭到击沈
。
日本陆军在1944发动的大陆打通作战,便是想要将中国沿海省份彻底控制,以建立陆上补
给线。
便是意识到了海上补给线的问题
海军则是终于放弃建造携带鱼雷的驱逐舰,在战争末期大量建造成本低廉的松型驱逐舰
…
若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维基查查日本海军船舰是如何被击沈的
你会发现潜艇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更别提那些没被纪录的商船们了
…
不过就算日本有完整的反潜体系,他们还是很难赢下这场战争,毕竟当时的美国工业能力
实在太过强大
补给线被美军掐断不过是加快了战争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