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孙策,想介绍一个有点特别的人物,他被比喻为仿佛孙策
姚襄
https://i.imgur.com/WgeuySG.jpg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羌族领袖,此人长得雄壮威武,手长过膝,又多才多艺,善于拢络人心。
本来他不是长子,但每天都有上千名百姓跑去烦他爸,求立姚襄当继承人,于是17岁的姚襄
获得了兵权。
手下杨亮形容他:
“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
当世其他人对他的评价
姚弋仲:“汝才十倍于冉闵。”
张瓘:“姚襄、张平一时之杰。”
苻坚:“姚襄,人杰也。”
历代史学者更因为他死时才27岁,如此惋惜他
房玄龄:“景国弱岁英奇,见方孙策,详其干识,无忝斯言,遂践迷途,良可悲矣!”
司马光:“襄才气豪迈,兼资文武,有孙策之风。适晋不容,攻秦见杀,亦其命也。”
张大龄:“姚氏三世,最英特者襄,而仅死,此不可以成败论。”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以为这人也是个悲情小战神,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https://i.imgur.com/A0n0KHj.jpg
当时北方沦陷,最终石勒建立的后赵统一北方,但继任者石虎却是千年难见的暴君,而姚襄
他爸姚弋仲,却是连这样残暴的石虎都敬重的人物。
石虎死后,北方陷入权力真空,姚弋仲想趁机占领关中,而同时也有一个人物想争夺关中,
是姚弋仲同事、苻坚爷爷、前秦奠基者的氐族领袖苻洪。
而姚弋仲并没有亲征,而是派姚襄领五万兵争夺,作为人生首战,面对和他爸同辈的人物,
姚襄并没有大展神威,而是遗憾的败了,战死三万。
https://i.imgur.com/7yRFrbk.jpg
而石虎的养孙冉闵杀死后赵皇帝,建立冉魏,姚家仍继续臣服于后赵,冉闵包围网开启,姚
襄再次获得上场机会,与前燕、后赵军队三路联合讨伐冉闵,此战冉闵大败,虽然有队友ca
rry之嫌,但姚襄还是获得了人生首胜,却因为没有生擒冉闵让他逃走,被姚弋仲杖责
一百下。(姚襄:干)
但后赵还是被冉闵灭掉,生病的姚弋仲觉得北方已经没有发展空间,就让儿子们去投奔东晋
,并要他们尽忠,不久去世。但姚襄不死心,秘不发丧,趁机攻占三城,又与前秦军交战,
战败,自己还差点死掉,靠弟弟姚苌献马才逃脱,最终还是只能南奔东晋。
东晋只让他待在谯城,姚襄觉得人脉很重要,单枪匹马渡过淮河,与豫州刺史谢尚会面,谢
尚是高级士族兼名士,也听过姚襄的大名,亲自迎接,两人一见如故,而姚襄博学又很会讲
话,马上受到江东交际圈的敬重。
同一年,谢尚和姚襄相约北伐,这次对手是苻洪的儿子苻雄,算是姚襄同辈,可是谢尚真的
只是个不会打仗的名士,姚襄又大败,但这次应该算队友太雷,谢尚被贬,姚襄也觉得北伐
无望,就在淮河两岸屯田、练兵,培养实力。
当时东晋主政的殷浩,看姚襄不北伐还培养实力,觉得厌恶,就屡次派刺客下手,结果刺客
被姚襄感化,说出实情,之后殷浩干脆直接派兵偷袭他,又被姚襄反杀。
https://i.imgur.com/OctMwHs.jpg
殷浩决定北伐,可是他脑袋怪怪的,居然还敢以姚襄为前锋,这时姚襄已经决定背叛,于是
埋伏起来偷袭,殷浩大败,姚襄获得粮食,并吸收当地流民,部众超过了七万,这时可能是
姚襄最威风的时期,虽然很大程度是因为殷浩是个军事菜鸟。
https://i.imgur.com/d1Y8MDx.jpg
之后姚襄想要北归,于是率军和晋军的高季战斗,又败,但高季打完这仗就突然去世,运气
很好的姚襄重整实力归来,占据许昌,打算继续攻下洛阳,可是姚襄想不到的是,之前打败
殷浩,让殷浩失去了主政机会,反而上了一个更强的人,桓温。
桓温打算讨伐姚襄,姚襄可能觉得之前用埋伏大败殷浩很爽,于是故技重施,假装请降,实
则埋伏,但桓温不理他,继续进军正面上他,姚襄又败了,北逃到并州,当时有五千人不惜
抛下妻儿都要跟着他。
顺带一提,姚襄每次打败仗逃跑,百姓都争相询问地点跑来投靠,这次还有人谣传他死了,
被桓温俘虏的百姓没有不痛哭流涕的。
https://i.imgur.com/Jng9g7p.jpg
过了几年,姚襄始终不愿放弃争夺天下,又对关中动起念头,这次前期还满顺利,一路攻城
略地,中途被名义上臣服前秦的并州军阀张平击败,也用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张平结为兄弟
,令其退兵,并且胡汉五万户来归附。
可是好景不长,前秦这次派了名将邓羌讨伐,姚襄固守不出,邓羌深知姚襄性格强势,率领
三千骑兵摆阵叫战,成功将姚襄逼出,邓羌假装战败,诱使其到秦军主力埋伏地点,然后杀
他个回马枪,姚襄这次跑跑本领失效,坐骑失足,姚襄被捕杀,享年二十七岁。
相信看完这人的经历后,大家会觉得杨亮比喻错误,这人更像一千多年后某个知名历史同人
小说的主角。其实笔者认为姚襄打仗虽比不上孙策,但多少还是有点本事,只是初战错失在
关中的发展机会,导致后面缺乏争天下的资本,他爸都看出这点劝他效忠东晋,但姚襄执意
想出头,又没说真的特别能打,最终还是战死。
至于姚襄为何能获得世人、史官一致的高评价,应该也和他那不分种族(胡、汉)、身份(部
下、百姓、刺客、名士)的魅力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