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说东吴有多废好了。
夷陵后东吴第一次跟曹魏用兵是孔明第一次北伐后的石亭之战,
这场仗是228年吴国的周鲂诈降曹魏,
曹休带10万人来接应结果被陆逊派三路各3万军偷袭,
结果是曹魏去接应的军队被陆逊打败死伤万余人。
但是曹魏这边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除了曹休的主军外还有让司马懿到江陵、贾逵到东关,
贾逵看东吴在水路没有多做防备,
知道兵力都集中去对付曹休,曹休十之八九会大败,
于是追上去接应曹休撤退的军队。
事后曹魏把本来守蜀这边的军队调去守荆州,
孔明这边为了降低东吴的压力于是赶忙进行第二次北伐,
带一个月粮食突袭陈仓(吸引魏的援军过来后又撤退)。
看上去没有虽然打败了曹休,但是并没有多占到什么土地资源,
接下来是230年孙权号称出十万兵打合肥,
结果刚上岸就被满宠六千人埋伏击退逃回家。
234年孔明第五次北伐,孙权决定跟孔明一起出兵,
又是号称十万兵马还亲自带兵,
曹魏这边则是大概叫了一万左右的兵马守城,
打了两个月孙权还是打不下,
七月曹叡调中央亲兵亲自想来收孙十万经验包,
孙权马上落荒而逃。
238年公孙渊叛魏,来跟东吴求援,
但是东吴动作不如司马懿快,到的时候公孙渊已经被司马懿吃干抹尽,
东吴军只好救一些百姓送回东吴。
之后240年、247年、248年、249年250年姜维都有小规模北伐,
但这段时间东吴……都在装死,
好啦其实也不是装死,而是孙权这时老番颠了在内乱。
252年孙权过世,于是曹魏想乘机攻吴,被东吴诸葛恪击退,
诸葛恪打出信心于是想要重启北伐,用20万人发起第五次合肥之战,
结果被张特、乐方3000人守了超过三个月,
有部署蔡林屡次建议不被诸葛恪采纳还反而被猜忌,于是投魏,
结果曹魏就知道吴军的详细部署……然后被司马孚打爆。
257年寿春之乱,诸葛诞叛魏,于是合肥成为空城,东吴进驻……
但是接着跟诸葛诞一起被打爆,朝思暮想的合肥又丢了。
之后吴继续乱,264年蜀灭亡时还想着要去白帝城分一杯羹,
结果被罗宪以不足十分之一的兵力挡了半年才撤退。
隔年年底魏为晋代,有人建议孙皓快出兵打戈阳但孙皓未采纳,
却等了3年晋内部比较稳定后又开始进攻,不知道这时机是怎抓的,
268年开始孙皓开始一直打,对又是打合肥,
这次连着打十年,268年被直接打爆,
269年打下交趾,270年被打爆,271年遇到下雪撤退,
272年打下西陵,273年被打爆,274年再被打爆,
275跟276继续打不过最后只在277带了点人回去,
整体看来虽然有时也有点成果,但被氏族拖后腿,
结果落得“今师所克获,不补所丧”的下场。
而这段时间真的是吴军进步了吗?
当然没有,这段时间晋没有把主力放在吴身上,因为北方鲜卑跑来乱,
直到279年司马炎才把主力挪到南边要打东吴。
换成某些人说阿斗很厉害因为他自己主政撑18年没亡国的逻辑的话,
其实孙皓也是很厉害嘛,一直打一直打还亲征撑了16年喔。
接下来大家就都知道了,从279年11月正式出兵起,只花四个月,
280年3月东吴举国沦陷,三家归晋
(季汉那边还多守半个月……),
据说东吴的士兵投降是每次整个部队整个部队一起投降,
虽然可能有所夸大,但相关记载大多说晋军“攻无坚城”,
其中又听说蜀地降将打吴军打的特别用力……
拿孔明北伐来比较,
东吴因为自家氏族扯后腿,办不到孔明连年征战却能维持内政经济的成果,
一直都做不到收支平衡外,战略目标也一直一成不变,
孔明那边看情况不顺都是全身而退,但吴这边一输掉往往动辄死伤万计,
再来政治文化也不佳,季汉直到亡国也极少清算流血,
但东吴流血斗争不断,以至于机会到来时根本没能力往外进攻,
有时机也没内乱能进攻的时候又被氏族扯后腿,
更别说举国将领守城有余进攻无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