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说过,中华的文化是一种“名教”
名教的意思,就是看文字望文生义,而不求实质内容的甚解
首先我定义一下为什么我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军师”“是中华文人戏曲小说的妄想”
现在你对军师的想像,就是“参谋总长”
是组织的 NO.2 ,甚至是 No.1
他是“策略的制定者”“计画的决策者”
实际上根本没有这回事,这根本不是古代人类组织的决策产生方式
制定策略的人是要“负责任”的
没有一个领导者会听一个书生的计画,然后听命实行
下面没有人会服从你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里孔明出山之时,叫张飞去埋伏哪里,赵云埋伏哪里
刘备完全信任他,而且发信物,说不服者斩
这就是一个军师形象在中华文化里的典型,但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妄想
重点有二:
(1) 所有的策略都是领导者自己做的,不可能有个叫“军师”的人做策略
(2) 幕僚团是一个“团”,没有所谓“单人”的总智囊
领导者形成策略的过程,是综合所有幕僚长的意见与情报,再做决断
以刘备集团来说,刘备在世时,麋竺陈登以下省略一堆人都是他的幕僚长
原po问说军师是谁
没有这种职位,没有这种人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文化妄想
1. 三国演义是不得志的文人写的,他没有真正领导过组织
整个组织决策的过程都是他的妄想与自我满足
文人自己没几两重,想要权力,幻想一个会完全听命他、信任他,
把权力交给他的主公
所以三国演义在文人圈才这么红,他根本上是书生千千代代的妄想自我意淫小说
把自己看得太重,团队看得太轻
幕僚团是集体分工的
组织的成败主要是看领导者的
根本没有什么神算鬼谋的军师国师
2. 三国演义军师妄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常见于政治界,和一些比较未开化、非现代化的组织里
人人想当“国师”就是三国演义军师文化的影响来的
“军师”的文化不只出现在三国演义,也出现在包青天为首的“师爷”里
文人很爱妄想自己无所不知,神算鬼谋
这个状况两岸都有,所以一堆“国师”
封你个“国策顾问”会高潮爽翻天
实际上跟白痴差不多 = =
但你如果和日本的高层交流过,会发现日本完全是团战的现代幕僚组织
他们是幕僚团,没有什么洨军师
台湾是未开化的后进文明,你看很多政治新闻都说什么“操盘手”是谁
“操盘手”就是“军师”
就是一种妄想
根本没有人能操盘这个世界 = = 大家都是边打边战
策略制作的过程也是普鲁士参谋本部式的巨大工程
根本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
所以说,你google断简残编里,看到有一个官名叫军师
就说:啊哈哈哈!明明就有军师
第一,那个名字真的重要吗?根本不重要
第二,你还是受到戏曲小说的过度影响,不求甚解
今天心情比较好,不尻太大力,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戏剧小说和文创作品不要看太多,切忌不要从这些东西理解真实世界
※ 引述《wizardfizban (疯法师)》之铭言: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B%8D%E5%B8%AB
: 起始于两汉交替时期(即新朝末年,东汉初年),军师在当时相当于幕僚,为将领出
: 谋划策,政局安稳后即废止。
: 东汉末期,天下大乱,军师一职再度出现,此一时期,军师之权相当于将军,如:军
: 师中郎将、军师将军等职。诸如卢植、蔡瑁、李典、诸葛亮等,皆曾担任过此类职务。
: 在当时,于曹操军中,亦设有军师祭酒、中军师等职,主要担当曹操之幕僚、策士,
: 如:
: 陈琳、荀攸、郭嘉等人。曹魏建国后,设有大将军军师一职,主要为督军之职。如:
: 司马懿与汉军交战之时,朝廷即派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前往督军。
: 两晋时期,“军师”一词为避讳景帝司马师之“师”字,而更名为“军司”,职责同
: 曹魏,主要为督军。
: ====
: 这个好经典....
: 难得看到文章的第三句就打脸前二句的写法。
: 还有军师就是幕僚呀!而且还是官名。 XD
: 最后现在有些流传下来的东西其实本来是官名,像貂蝉是汉代宫中管帽子衣服的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