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假设做起来了,会先从新闻媒体界开始有反应。
一开始可能会在爸妈转到新闻台时听到熟悉的名词,而这时报导都还算正常
"宅经济正夯,虚拟人物唱歌跳舞不稀奇,跃出萤幕与观众互动"
"新世代网络文化流行虚拟人物Vtuber,还没看过你就落伍了"
"网络超过百万人浏览,年轻人偶像竟非真实人物"
记者现在走在信义区街头,来看看现在年轻人对于Vtuber看法,然后随便抓个
路人"请问你听过Vtuber吗?"
接下来记者会一如既往地开始滥用这个名词,好像所有新闻都要塞进这个词一样
当然因为记者嘛,加上这是网络的东西,所以"网友"一定会大量出现
"Vtuber外表激似影后,两人如同一模子印出超震撼"
"Vtuber自爆,曾穷到买不起便当,网友心疼:真金不怕火炼"
"儿想成为Vtuber,妈妈上网求救,网友提一关键狂劝"
当然除了媒体跟政府,民间也会有乱象,新闻当然不会放过
"知名XX业者也要推出Vtuber,为自家招牌宣传"
"XX高职增设虚拟主播课程,学子踊跃报名"
然后会访问校长:"我们认为呢...新的事物,是需要学习的..巴拉巴拉"
访问学生:"我觉得很好玩"
"现在虚拟主播执业正夯,业者脑筋动得快,坊间竟出现Vtuber培训补习班"
记者现在所在位置是台北XX路上,这栋大楼看似不起眼,里头竟藏有玄机,我们就跟着
记者进去看看!(然后开始快转走路开门直到老板或老师入镜)
接着老师开始讲这个产业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后面背景是正在练习或上课的学生
但是奇怪的是却没人听过这个老师名字,不知道他有什么实况经验。
或是设法找些老害发言例,例如可能是老牌主持天王
"这个年轻人爱玩嘛,想法很有创意,但这种玩一玩的东西,说穿了就是个哗众取宠,
我们演艺专业性还是很强的,不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藏在色情图片后面哼几句就叫表演了"
这话题就又能延烧个几天。
能沾上边的都沾了,再来才会延烧到政治人物
"哪位县市首长最适合成为Vtuber,网友狂推他"
"粉丝绘制虚拟形象,XXX立委:比本人可爱多了"
或是变成财经节目标题或名嘴话题
"Vtuber概念股崛起,老牌大厂XX、OO皆受惠"
"虚拟形象科技起飞,脸部表情辨识成关键,多家厂商布局Q3"
"我们今天来聊目前正夯的网络虚拟人物!你听过Vtuber吗?虚拟人物在电脑里聊聊天就能
月入数十万,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天我们请到知名网络达人OOO老师"
"主持人你好"
"知名网络观察家XXX老师"
"主持人你好"
"那么老师你能说说你对这个网络新兴行业的观察吗?"
然后这个XXX老师就开始拿出几张holo或AI的照片,用刻意夸饰的语气,讲些老掉牙的历史
而且通常是错的
例如"台湾会兴起主要是2018年这家叫Hololive的公司,他们是Vtuber的始祖,其中这个
白上吹雪是他们第一个推出的虚拟人物...巴拉巴拉"
喔当然到了最后这些所谓的虚拟形象概念股,都只有一开始真有听信名嘴的菜篮族
让他们涨个一小阵子后就跌回来被套牢了。 这时名嘴们也开始换下个话题。
最后才会是政府开始有所动作,而这些动作大多没什么意义或只是方便捞油水
所以会在新闻看到
"今年报税大不同,财政部推出虚拟人物小税,帮助大家了解报税"
"搭上流行风潮,警政署推出首位虚拟警广主持人"
然后就是一如既往的政府官员跟一个照片或吉祥物在记者会上拍照的画面
"卫生部公开征稿,举办虚拟形象人物设计比赛!"
然后这篇新闻就会贴到巴哈西洽,一堆人投稿,有搞笑的,有来乱的,有抄袭的
还有一堆看起来就很厉害的大手。
但最后得奖的是一个看起来就像不化虫或不惑仙那种从国立编译馆课本走出来的。
比赛最后也不了了之,举办时新闻很多,得奖的新闻却没多少人报,然后也没真的把他
拿来用,比过就算了,后续也没人关注。
然后才是最没用的新闻
"领先全球!亚洲首座虚拟直播概念馆落脚台北,总统到场贺词"
开始介绍这个花了多少钱,弄了多少设备,然后到场官员讲了什么官腔。
接着就是一些没什么用的花边新闻,最有可能是立委或议员拿着某个Vtuber照片去质询
"请问市长,你认识这个人物吗?"
"市长你连目前最红的产业都不认识,请问你要怎么去布局接下来的经济发展?"
更狠一点就是又有人要cosplay进立法院搏版面。
接着就没有然后了,就持续上面几种新闻轮流穿插在各个事件中
直到下一个可以滥用的名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