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了Thomas LaMarre的"The Anime Machine: A Media Theory of Animation"觉得
非常有意思,他借由火车移动的经验将影像活动区分成纵深的运动和横向运动两种,然后
分别命名以电影性和动画性(不是说电影没有动画性,或是动画没有电影性,而只是从两
者的特性来说,电影更容易借由摄影机运动表现电影性,动画更容易用图层表达动画性)
然后他再利用这个区分来分析宫崎骏的动画表现(例如纵深的摄影机运动和横向的背景平
移)甚至进一步像法国哲学家Paul Virilio那样将两种影像活动的逻辑和战争进行连结,
从而分析宫崎骏在动画表现的选择之中隐含的反战意涵。
这就让我想到前阵子读到的大冢英志的文章,也是采取类似“动画性=横向运动”这样的
观点,而根据他的说法这其实是普遍的业界共识--他以拍摄《骇客任务》的华卓斯基姊
妹为例子,他们翻拍自日本动画的电影《骇速快手》,明明是实拍电影却还是刻意将画面
进行分层的拍摄以表现动画的特性--只不过大冢英志取的名字レイヤーの美学。
此外,他也不认为这是“动画性”这样的客观属性,而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指出,这种横
向运动的图层美学,其实是来自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而爱森斯坦又以日本文化作为支
持他蒙太奇理论的例证,就仅仅只是因为这样的巧合而已,并非影像机制的固有性质。
而从这个角度引入爱森斯坦之后,他更进一步主张战后日本漫画的理论依据,不只是手冢
在《新宝岛》时将电影分镜引入漫画的画格,还可以追溯到更加根本的也就是“画格”本
身是如何产生:这个依据同样也是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在〈镜头以外〉这篇文章,爱森坦森主张日本的绘画教学不同于西方“从无到有的画完整
张画”的空间组织的方法,而是“从完整的画面中进行切割选取”的蒙太奇方法。换句话
说,前者是建构,后者是撷取,而这样的“撷取”则更进一步成为“画格”的逻辑。
不过说到漫画和画格,其实还有其他不同脉络切入的的研究者,像是Scot McCloud的序列
观点和"closure"理论,还有Thierry Groensteen提出的"Arthology"观点。当然还有日本
的竹内长武、夏目房之介、四方田犬彦等等,但是这就和动画没什么关系啦,而且也是更
加小众的研究主题,所以也不指望--还是说回动画吧,台湾有什么社群媒体或是平台比
较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吗?而不只是像停留在大冢英志所说的数据库消费的层次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