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 (以下有漫画雷,超多雷,怕剧透的动画档请小心)
各位水水、巨巨安安,打给厚,
不好意思又是我(ry
站在死忠粉的角度来说,
有如阴影缠绕着(这么说应该不为过)Vinland Saga这部作品的两则负面评价,
其一为漫画中期的农奴篇章步调过于缓慢、适应不良
其二为动画改为顺叙式,开头冗长沉闷
这两则负面评价同时摆在一起,相信明眼人能一眼看出来,
这两件事所指的其实是同一个症结的一体两面。
基于三人成虎的道理,以及因为人脑处理"负面印象"的权重大于"正面印象"
(ex. 一个产品有100个优点,但一旦出现1个缺点,
这个缺点在消费者心中会被放大检视、有时甚至会抵消掉100个优点的正面评价)
为了避免长久之后,人们在谈论到这部作品时,
会有“我记得这是部很精致的作品,可惜动画开头很无聊 / 漫画中间很闷”
这种脱口而出式的既定评价,
站在给予作品公允评价的立场(尤其是当那个缺点并非真的是缺点),
请容我在此花点篇幅谈谈载体差异,以及为何这并非是缺点的原因。
唉不过我想愿意看长篇文字的人并不多,
相信就算打了这篇,不少观众心里肯定会维持上面那则评价不会变吧。)
=========================================================
(前言先放上之前的访谈翻译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64734358.A.BBA.html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65164131.A.050.html )
在继续往下谈论前,有一个概念想先说明,
在评价一则故事时,两大标准为娱乐性及故事概念的完整性,
前者自不必提,
而后者影响到一个故事是否能自圆其说、创作者欲传达的意图不会颠三倒四。
为何漫画会以攻城战为故事开头
因为漫画初期是在周刊上连载,为了吸睛,
必须要端出让读者会持续往下翻的牛肉。
而这项决定也造成了一些读者在进入这作品时,
最初的误会,也是后来中期农奴篇适应不良的远因--
意即这部作品,并非是宣扬武力的传统少年漫画。
假使我们以阿谢拉特的死亡作为漫画的前后分界线,
即便在漫画前期,
漫画第一回的氛围也和之后的回数有所差异,
可以说第一回是整部作品中气氛最轻快的故事,
回首漫画连载,法兰克攻城战完接着便是童年回忆篇、1013年英格兰入侵篇、
再来就是一路直奔阿谢拉特谢幕的库奴特王子篇,
以调性而言,甚至可以说漫画第一回的情绪和其他篇章完全不同。
(漫画前期除了第一回以外,之后几个篇章都没有丑角式的角色登场,
足见这个第一回反而是与故事基调相异的存在。)
同时,作者为了保全娱乐性,做为取舍,
漫画第一回将故事的主题按下不表,
直到童年篇托尔兹的登场,才点出这部漫画的价值观核心--战士不需要剑。
而这时让我们先跳出海盗战记,
看看其他同样是价值观先行的作品中,成功的案例:
钢炼--第一回就点出等价交换
进击的巨人--第一回就指明主角对自由的渴望
并非所有的剧本都需要在第一回就开章点题,
但要说幸村诚在Vinland Saga有什么算是作的不够洗练的地方,
就是第一回不仅没有点题、也和他想描述的价值观没有挂钩呼应,
令读者对作品的发展有了错误的期待
(而中文的漫画译名更是直接误导了读者XDDDDDDDDDDD)
动画的改编
与漫画还在持续连载不同,
动画给予的故事篇幅是有限的、剧情是已确定的,
必须要把它当成"就算今天没有漫画补足,动画也是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故事。"
我偶尔会想,也许动画的编排,才是这则故事脱去当时的连载压力后、
所该呈现的真正样貌。
动画开头的第一个事件,就是托尔兹看见了妻小的幻影,决定假死脱离战场。
而整部作品的价值观核心,亦源自于托尔兹这名角色。
这也是为何动画一次放送前三集、让它看起来完全就是托尔兹的个人前传:
因为这才是这部作品的理念根源。
从访谈中编剧的说法来看,
我相信海盗战记动画版的剧本编排会采用首尾呼应的作法
在演完阿谢拉特之死后,结尾会是原创、
以托尔芬回想其父托尔兹的幻影作为动画的ending。
这仅是我的猜测,只能留待最后一回才能验证。
(原作漫画中在阿谢拉特死后,剧情仿佛嘎然而止,时间一下跳跃到两年之后(1015年)
动画组势必要作出原创的小结,甚至有可能会出整整一回后日谈,
才能让观众的情绪放下来。)
=============================================
从前作的惑星奇航到本作Vinland Saga,
幸村诚的文戏表现一直都是最精湛出彩的地方,
每个角色在剧本中站的位置都有其功能,彼此互相参照
透过人物之间的交流,建构出恢弘而深邃的哲学观。
只是刚好,这样一位漫画家又很擅长画动作戏XDDDDDDDDDDD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