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这玩具的目前玩到一些媒体的整合 还有贴个time的连结
http://time.com/5106363/nintendo-switch-labo-toy-cons/
大家都知道这个玩具的核心是
Make
Play
Discover
如果是以一个电玩来说“Play”应该是放在最后的体验顺位的,
但任天堂这次完全采取知育玩具(教育玩具)的概念,
把“Discover”放在最后。
Make
首先在制作的过程
在软件上(平板)会告诉你你每一个组合动作所具有的概念的操作,
并且留下tips让你在最后阶段回头想,
组装的过程通常不会短,也可以达到亲子同乐的概念。
Play
就目前看到的回报来说,Play也毫意外的是简单的部分,
就只是弹弹琴琴玩玩音乐游戏操纵战车等等,
当然如果以后有程设比赛等等也许会变得不同,
这类儿童编程竞赛在国外不算少数。
Discover
在这个地方替NintendoLabo做总结,
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孩子,Labo会教导你把现有技术整合的知识。
为什么钢琴时手把放在那边,绳子是做什么用的,反光纸放在那个位置
为什么能增强接触等等的,为什么钓鱼的时候下方能够震动,咬耳也能够震动,
画面会跟着你左右去晃,这些他都会透过透视图来告诉你,
而时代有提到钢琴这游戏除了超精准的感光接触以外,
如果你用了不一样的钉子放上去也会有不一样的音效,
例如弹钢琴可以变成猫叫声等等,
游戏也会提供不少“让玩家自己去变化”的部份来完成“属于自己的Labo与操作”,
这应该才是这个玩具的核心。
除此之外也有人提到
5合1那个游戏应该会有一个user端的tool kits,
让你可以做一些比较简单的接口式组合编程,
而之后不意外应该会有规模更大的写程式专用软件让你来作动够多的手把、
主机等等。
厂商那边也会收到老任那边提供的Nintendo Labo的新API跟Joycon精准资讯,
如果顺利发展的话应该不会是一条炒短线之路,
大概会从热卖变成有一定量核心使用者的小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