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同人以上,商业未满;何去何从,才好发展?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7-11-29 10:25:27
  这个月我毕业了,拿到博士学位证书了。贴一下年初写的文章,先前没贴的,来
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网页板:
http://www.storm.mg/article/257352
同人以上,商业未满;何去何从,才好发展?
前言
  好的,你是个同人创作者,也许是一个社团的成员,或者是自己一人办一个社团。你
入坑已有一段时间,发过一些作品,跑过不少展会,认识几个朋友,有了一些名声。算一
算,一般商业所谓的生产、研发、管理、行销,这几方面,你都有经验了;虽然规模还小
,但总比没做过的人有概念了。
  然而,年岁渐长,你越来越不能满足于小打小闹了。如果你不想只做兴趣,你还想要
往更高的地方迈进,或者做原创的作品,或者在产业链上占到一个专业,或者……那么,
怎么办?
  不,你的第一个问题不该是“怎么办”,而应该是“我准备好了吗?”“我真的想做
吗?”
  我们都知道,等级提升以后,就应该去做难度比较高的任务,但你真的想做吗?尤其
是,当你对业界已有一些了解,也看过几个同人转商业失败的例子以后。
  或许我们应该直接问一个最远大的问题:“你这辈子想干嘛?”
  读书的时候,你可以说:“先毕业再说,想太多也没用。”毕业的时候,你可以说:
“先活下去再说,想太多也没用。”工作了以后,你依然可以继续这样说,但让我们诚实
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吧。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不想去想,所以就用一个简单的借口或者
答案拖着。
  或许你害怕说出一个伟大的目标,例如“复兴中华文化”之类的,会被人吐槽不切实
际。可是回头想一想,你当初进来搞创作,就已经不是什么实际的事情,而是爱与热血与
梦想、理想之类的事情。我们已经是在作梦了,为什么还要怕把梦作得再大一点?是怕被
否定呢?还是怕自己其实并不那么有追求呢?
  也许你整理完思绪,觉得自己并不那么有追梦的志向和能力,或者只想悠闲度日,那
么,你适合回到现实,或停留在一个比较舒服的位置,把同人创作当兴趣,量力而为、细
水长流就好。这样,便不至于耗损了宝贵的青春,才发觉自己其实并不真的想做这些事。
  而如果你还是想做,那我们就往下谈吧。下面,让我来分享一下,即将毕业、上路的
我,对“把创作当事业”这个心念的疑虑与考量。
是不是“不想费力去找别的工作,就继续做这个好了”?
  我是一直都有着一些远大志向的。我小时候的志愿就是做电脑游戏,中学以后因为懒
得学程式语言,改为想当作家,并且在经典和前辈的影响之下,把“复兴中华文化”这个
文明级的大志牢牢放在了心里。但你想也知道,身为一个家境并不差、又跟游戏一起长大
的现代人,不太可能真的那么坚忍弘毅的。
  我二十岁出了一本散文集 ,二十四岁出了一本诗集 ,又研究歌词,也想做个词人,
然而并没有多么积极伸展触手去和什么专业团队合作,只继续零零散散写些文章,到现在
也积了几十万字,大多数时间还是在混。因为还没有合意的正职想做,就去读了硕士,然
后又读了博士,中间没好好写论文,出了个《东方文化学刊》入了同人圈,然后就到现在
,好容易论文也过关了;于情于理,终于都不能再混了。怎么办?
  我可以跟你说很多冠冕堂皇的话语,等一下我也确实会说,但现在我先说老实话:驱
动我作出决定的、最核心的想法,不是什么大志,而是“不想费力去找别的工作,就继续
做这个好了”。
  为了将这个想法合理化,我就把大志端出来。具体做什么呢?我想:我读了历史系和
中文系,就做历史好了。选个最大的题目,那就把中国通史、诸子百家重新讲一遍;不可
能做得完,但可以先把这范围圈起来慢慢开发。于是我就跟朋友说:“我们小时候都看过
蔡志忠的诸子百家漫画,郑问的《刺客列传》、《东周英雄传》这些,但长大以后再看就
发现它满多错误的,而快三十年过去了,这几本还在卖,也没有多少人来画新的。那我为
什么不来做这个?我可以结合学界近几十年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
法,从短篇开始一步步做起。你想,我们这一辈人都渐渐结婚生子了,等小孩长大到可以
自己看书,我们会想给他们看什么?我就来做这个啊!如果真能做到,让我们下一代小时
候看的书里面,有我这么一套,这辈子也就值了。”
  然后,重点是:“反正我如果去做其他事情,也不会做得比别人好。”
  我发现我和很多人都说了这句话。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学历史,养成的一个习惯是:人家说什么话,你除了要审慎辨别真假,还要留意他
为什么想要那样说。对待自己,也要一样。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心态:我是想要别人更认
同我呢?是想把自己说得低一点以避免过度吹嘘的嫌疑呢?还是我在逃避思考自己其他的
发展可能?
  都有。而最要紧的、也最要命的心态,就是:只想做自己爱做、能做的,于是就给自
己灌迷汤。
  自由自在,人人都爱;你每听说现在外面工作环境多么差,会怎样地把每个人都逼成
智障,穷忙、瞎忙……你就更有理由坚持“自由业”这个选择,从而不去考虑:你要做好
、做久、做大,就要有纪律、有组织,要和现实中的生态与规矩相容;你现在不学,不看
那些能妥善处理此等问题的公司与案例,那将来轮到你的时候,你会不会变得跟那些被奚
落的失败者、老屁股一样智障呢?这个问题不用多问,因为你现在就已经是智障了--而
且比生理上的智能障碍还糟糕:你是画地自限。
  《蜘蛛人》说“能力愈大,责任愈大”,而我们如果不想多负责,就会倾向把自己说
得低能一点,请大家放自己好过。或曰:我不是不负责任,我是想掌控对自己人生、事业
、作品的主导权,做有价值的事,不负无意义的、他人强加的责任。这当然也没错,但漂
亮话谁都会说。谁来决定什么有意义、什么有价值呢?主流社会的正常标准是:由利害攸
关者(stakeholder)决定,或论公益,或取私利。但你既生活在这年头,你首先想到的八
成会是“只看钱”、“权力”、“虚荣”之类最坏的答案,这样你就有理由拒绝被评判。
那谁才能评判你呢?当然就是你自己,还有以你为中心的爱你的人。这样,你以自订规则
的方式,把“球员兼裁判”的资格拿到了,似乎可以心安理得地过下去了,但结果当然也
就是小圈子取暖。
  其实这是人之常情。多少公司和国家,争取的不都是一个球员兼裁判的垄断地位,一
种可以稳稳赚、爽爽过的日子,不用被麻烦的事情扯来扯去?他们能量大,能垄断大片地
盘;你能量小,就垄断你自己。世事当然不可能这么称心如意,人也总是需要跟他人来往
,所以我们也愿意妥协:大公司和大国,就结成方便逐利的大圈子;小社团和个人,就组
个方便取暖的小圈子。
  再推下去,人都想付出少少、得到多多,也知道大家都是这么想,所以会发明各种手
段来凹人,例如推崇各种无私奉献之类的,而被凹的也会想办法反制,于是我们有了“假
公济私”之类的成语……来往多了以后,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国际社会和商业社会,一套
尽管有再多无意、故意、偶然、必然造成的漏洞,但至少要在正常状况下,在自己人内部
讲究公平的规矩。于是,我们也有“天道酬勤”之类的成语,而志气未泯的组织与个人,
也就懂得把心放大,时刻砥砺自己去追求更高的目标,直面现实的考验。古代的经典,也
是这么引述著更古的经典: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
  我们的祖先早就明白人类的惰性,早就了解大圈子小圈子都会怎么烂掉,所以写了这
些句子,刻在器物上,印在书上,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来警惕自己。有用吗?如果你只
想说“当然没用”,你就完蛋了。总不会完全没用的,因为你就可以照做。即便不能时时
保持这等恒心毅力,至少也要保持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意向,推自己一把,去勇敢承
担各种必要的责任。至于什么才是必要的,也是要理想规划、实务删定,而不是我说了就
算、我说了才算。
http://0rz.tw/BCE2i
图1:仓颉输入法发明人,“中文电脑之父”朱邦复先生(1936-),2008年左右重拾书法,
开放网友求字,我便求了一句“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希望将这通常被看作贬义词的成语
用回它的本意来勉励自己。我高中时极受朱邦复先生著作中的文化使命感影响,立定了志
向,也长年关注他工作室的网站。先生一方面继承了传统读书人的心志,一方面开发中文
系统、人工智能,也写小说(推荐自传《智慧之旅》,《蜀山剑侠传》的改写版《峨嵋仙
踪》,及领先“未来修真”类型十余年的《宇宙浪子》),还做动画(比MikuMikuDance
系统还早了许多)。惟因毕生不求私利、不擅经营,思想与今之世风相差甚远,所以很少
人记得他。他的作品均可在“朱邦复工作室”网站下载:http://cbflabs.com/。根据留
言板上的消息,先生精力已衰,最近刚从病中恢复,但愿还能看到弟子与同人将他这番志
业发扬光大的一天。
  回到我们的标题:“不想费力去找别的工作,就继续做这个好了”,这需要一个追问
:“当你继续做下去,碰到问题,需要你费力去做许多‘别的工作’的时候,你做不做?
怎么做?有多么愿意去做?”
  如果你真的做好心理准备了,或许我们可以继续谈下去;不然,你还是先去外面工作
一段时间,学会真正的业界是怎么一回事之后再说。这是很多前辈都给过我的建议。其实
,如果你真的愿意多学、多做,你肯定也不会拒绝先去外面累积一些工作经验的,只要有
适合的机会。嗯,“只要有适合的机会”。你不会太挑剔吧?当然也不能完全不挑剔嘛。
所以也别再问说怎样才是“适度的挑剔”,我们就先继续谈下去好了。
“同人”与“独立”、“主流”商业的异同
  “同人”和“独立”有什么差别?这是一个月经题,也是我们创作者要想清楚的问题
。可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认真的答案,人家顶多也只会认真地回答你:“大概有一条模糊
的界线。”
  你对此大概不会很满意,所以我也认真再想了一想。我先再问一题“‘独立’和‘主
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这里来看“同人”和这两者的差别,总算给我想到了另一个
贴近实情的答案:
  “同人”容许随性与散漫,“独立”不允许。“同人”不必专业,“独立”必须专业

  不谈经营架构和原创与否,这里我们就看“态度”。是不是这样呢?不全是,但大体
上是。同人圈也有专业水准的产品,但我们不会强求大家都和他看齐,为什么?因为“低
门槛”是同人圈的基本属性,有大量业余的、松散的、新手级的作品,这个圈子才好持续
让人觉得“我也可以进来玩一下”,享受不用作出很强大的作品就能有人称赞的和乐融融
的感觉,然后我们的本子、盘片与周边才好继续现在这样,只做这点东西就能卖到这个价
钱;专业级的大手、大触,也才好持续吸收新血与新钞。--虽然也经常有人嫉妒心或优
越感作祟,乱引战、比高低,坏了和气,把小圈子搞到没趣而完蛋,但大体上我们是有自
觉在维护这个风气的。
  “独立”就不然了。无论世人给这个标签加上什么定义与属性,反正你是以此为业的
了,那你面临的就是现实世界的商场,你就得玩真的了。或许政府、学校、群众、天使会
给你一些新手红利,让你起步好走一些,燃料能烧久一些,但你早晚要能端出真正有品质
或竞争力的东西才好活下去。即便失败,也要尽心尽力了,才算败得体面,还有望从头再
来;不然,只要有任何一方面不够认真、没做到专业水准,失败了,都不值得怜悯。谁可
怜你心疼你,客观上都是在害你,害你缩回那个可以自我安慰、互相取暖的舒适圈。
  所以,为什么他们会跟你说“同人”和“独立”之间的界线很模糊呢?因为我们很多
人就是有侥幸心态,想脚踏两条船啊。
  有些小团队,已经是独立工作室甚至公司行号的形态,但在展会上还是把自己装作同
人社团,图的就是同人圈对作品质量的期望较低,却愿意出较高的价钱来支持同好。另一
方面,他们对社会大众,又标榜“独立”或“本土文创”之类的旗号来募资求关注,大吹
法螺,有些还真的成功弄到了一点钱。至于他们到底是同人、独立,还是别的什么,其实
,如果你最后能交出够好的成品,人家也不会太计较你起步时的一些手段,毕竟你能这样
玩,我也能这样玩嘛,保持这个模糊地带,对大家都好。
  只可惜,我们不用想也知道,这样搞而有好结果的,十中无一。真正能把东西做好的
人,比较可能倾向直接见真章,才不屑弄这些虚的。结果呢,就和现实中的其他新创事业
一样,很多人承诺了一堆愿景,最后只放了几个屁,把圈子搞臭了。所幸,群众不是白痴
,我们至少会骂人,而那种人也不会像主流业界大佬那样有根基有势力,他是可以被大家
骂倒的(虽然放著不管也一样要倒),于是大家同仇敌忾一下,换换气,我们还可以继续
做朋友,期待佳作。
  我们也确实可以出产佳作:有些能人,并非侥幸,而是理智地研判主流市场太残酷太
难存活了,然后决定认真靠同人市场来谋生,如此成为大触、大手以后,说不定就可以把
触手伸到更大的市场了,如近两年的“比村乳业”,他们对情欲、色彩、文体、营销等各
方面的学艺都研究到了某种极致,精准出手,终于成功。
  又或者,音乐领域,在主流乐坛早已崩溃、独立制作惨淡经营的现况下,同人似乎是
个还相对有搞头的市场:我亲眼目赌,在2016年2月21台北的Comic Horizon展会上,日本
著名同人音乐社团幽闭卫星(或译幽闭星光)的摊位大排长龙,到中午“完全完售”,就
是带来的东西全部卖光。我研究流行歌曲多年,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我受了很大触
动。
  这两年我也去过几场同人音乐会,其演出品质,不客气的说,是低于独立乐团平均水
准的,甚至有不少歌手荒腔走板、音控混乱刺耳、节目衔接不顺的情况,可现场观众却非
常兴奋,结束后网上也好评一片。这是为什么?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因
为爱。
  更差一些的,展会常常请一些cosplay歌舞团,唱功、舞步都只做做样子,连高中生
的水准都不到(学生起码还有一把认真的劲),而场边宅友也能成群唱和,也能嗨(他们
的叫唤真的比台上唱的还好听)。这是多么可爱的一群观众啊!那么,如果有职业级的功
力,哪怕只到二流,来做同人音乐,岂不大有可为?或曰你没有爱不要假装成同人(以前
有过这种事,将来想必更会有),然而爱是可以补习的,至少比没三五年练不好的功夫容
易多了。
  不过,我们大部份人应该都还不是具有多年修为的强者;我们的心志,大概也是很难
时时都保持勇猛精进不退转,直面淋漓的现实的。当你可以稍微靠死忠粉、靠卖情怀,来
轻松一点地赚个一波的时候,你要不要?
  主流厂商表示:要,很要,我还要!--这种时候,你可以骂他吃老本、不长进,嫌
他早已失了同人的初心,现在又要扮回同人社团的样子来捞钱。然而人家有老本可以吃,
又有人买帐,你骂就骂吧。
  所以,我们再问一次:“同人”、“独立”和“主流”的商业,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的答案是:感觉起来不一样。
  虽然你可以列几条客观的标准,例如股权结构、组织架构、贩售渠道等等,再剔掉一
些“规模大小”、“原创与否”这种容易出例外的条件,但划到后来你会发现,这些客观
的因素,与我们直观的认知,还是隔了一层。不要多费脑筋了,我们就问:玩家一看到“
同人”、“独立”、“主流”的标签,会想到什么?会预期些什么?问到这里就好了。这
第一印象,便相当程度决定了他会怎样来对你。
  如果我们现在是做学问、写论文,这是一个太粗糙的答案;但我们现在是做生意、卖
东西,这个答案,与我们的关联最大。
  举例来说:一个64页的漫画本,先不论是不是原创,我们卖200台币、50港币、40人
民币左右的话,以同人志的标准来说,这该是很丰富的内容、很良心的价格了(一般行情
是32页150台币,所以如果你有64页,你可以拆成两本来卖);而如果你是独立出版,你
要画得非常好,人家才会考虑看看;如果你是给主流的商业出版社来出,这个价格,人家
会认为你应该要有128到256页。或者做游戏,如果你是同人社团,或者装作同人社团的独
立工作室,体验版和半成品就可以拿来卖,还可以配一些周边和特典,顾客也愿意接受比
较阳春的品质;如果你给人的印象是正规的厂商,那么,众人的期望值也就会比照大厂,
顶多低一些。同时,随着近年独立制作的兴盛,玩家的口味也会愈来愈刁。那么,你准备
好了吗?
  大厂商或许还有一些老本可以吃,我们作同人则不然。我们是搭别人的便车(例如做
东方、舰娘、LL、型月、霹雳、金光或其他既有的IP),或是吃公共的老本(例如三
国、西游),藉著现成的社群与市场,比起原创,我们要做的、要考虑的都少得多,也轻
松得多。在同人这个圈子里,我们只要拿出六、七分的气力,花个几千几万块成本,就可
以得到不错的回响;如果把招牌升级到“独立”,做原创,即便付出到十二分气力,投入
几十几百万,都不见得有回报。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同人圈就像是新手村,也可以说它就是一个低配版的艺术界,各种交易、收藏、炒作
机制一应俱全;“低门槛”是同人圈的基本属性,它容许随性与散漫,我们甚至会鼓励这
种情调,这样才可以保持一个和蔼可亲的低门槛,吸引更多人前来享受这个氛围,然后买
我的东西。另一方面,与低门槛相对的,是一个天花板,给人一种上不去的感觉--“同
人感觉就是low”、“到顶也就那样了”。当然你可以冲上去,只是上去以后就不会被认
为是小打小闹的同人圈了。也许你不愿放弃新手村的红利,也许你正是想要冲上去,也许
你想要否认这些刻板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在目前,同人的创作与经营难度的确就
是比较低(虽然赚钱的社团并不多,但你亏钱也不会比人家开公司的多)。而我们要自问
的是:我是不是在这低难度和随性的环境里,养成了一些不该有的坏习惯?
  例如最常见人提的,不重契约:微时,大家口头约定或通个信就可以谈成合作,只要
不是太烂的人,当不至于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违约;然而,当利益大到一个临界点以后,
我们就会开始计较付出与回报,警惕谁占了谁便宜。占便宜的一方往往会有侥幸心态想要
蒙混过去,而相关人等如果不能及时把心态调整到认真模式,好好来重新谈判、订约,结
果就会比较难看,或者让先觉醒过来的一方得到那或许不大、或许几年以后屌炸天的利益

  然而,这最常见人提的,并不是最普遍的情况。最普遍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自
己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的思维,创作像交报告,把自己会的拼一拼凑一凑,做到差不多可以
就好了;经营也像玩票,这里不去、那个不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生活更是随自己步调来
,如果你选择不去赶那些截稿期限,就更自由--结果就是你的潜能完全没有发挥。你又
懒得去挑战更高难度的事情,过几年,当你的兄弟姊妹同学们已在各行各业小有成就,又
持续在进修,而你还在原地踏步,情何以堪?
  如果你现在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又还想再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再继续馒馒来一下子,
你可以考虑我几年前的办法:去读个硕士,然后申请个奖学金,再读个博士,就拿你这些
年在做、在看的东西来作论文题目。再然后,你可以当教师、当评论家、当记者、加入别
人团队,或想办法用这点学历资历来做群众工作,来提携同行与后辈,至于你脑子里原先
的什么创作或商业大计就算了,当兴趣就好了,你不是那种能无所不用其极地豁命拚搏的
人。
  而如果你觉得你还是应该拼一点,那我们可以继续谈下去。
制约创作者最大的是性格
我可以很久不和你连络 
任日子一天天这么过
让自己忙碌可以当作借口
逃避想念你的种种软弱
--伍佰〈被动〉
  〈被动〉是一首情歌,但我们也可以把“你”代换成“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学的
东西”、“应该写的稿子”;这样,如果你觉得自己中枪了,很好,你也是一个被动的人
。这并不好,但至少现在我们可以从承认这一点开始来想办法。
  想想,制约创作者最大的是什么呢?很多人都喜欢说是环境,是钱,是法律等等。为
什么喜欢这样说?因为这样就可以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如果从自己身上找理由的话,我
说,制约创作者最大的,是性格。
  你能作出一点东西,代表你有基本的智力和技能了。还不够的话,练上去就是了。还
是比不过高手的话,你找一片蓝海来做,总有别人还没做过的生意,那就是你的。人脉不
够?经营能力不够?去找啊,去学啊,去拉人啊,把自己变成适合这个环境的形态啊。但
我看到大多数的情况,是懒得去冲,不愿去改变,只想待在舒适圈,做喜欢的事情就够了

  勉强有了一点成绩,有了一些收入,那就更有理由确认说我现在这样子就可以了。如
果艰苦一点,也更有理由说能活下去就好了,太远的事也想不了太多,所谓想不了太多,
就是完全不去想的意思。或许不是完全不想,而是想过一些,然后马上否定说“不可行”
,或者再论证一下说它不可行。从结果来看,也和完全不想没什么两样。
  你跟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年头,创作者都是比较任性的人,不然不会来创作。会
听得进这种话、而且会照做的人,也许一早就是走常规的路子去各行各业做事,而没来搞
创作,或是玩过两下子就不玩了。没有一点任性和执念,在创作的路上走不远的;然而正
是这种任性和执念,会让我们不愿采行正确的经营方式,或者会坚持自以为正确的经营方
式。别人劝你建议你,你就回他“不懂不要囉嗦”。而就算人家是懂的,你也不会听,然
后你自己懂归懂,还是混不出头。
  所以,如此整理下来,我们可以说,现在来从事创作,正是时候。为什么?因为就没
几个人能克服性格问题,又能生产,又会经营,还会进修啊。所以只要你把自己变成这样
的人,那就相对容易出头啦。对吧?
  最好是这样。你应该会有点想吐槽,因为连我自己都想吐。但是,如果有人能真的把
自己练成这样灵活又勤奋的人,即便时运不济,他也必定比一般人都能找到生路。我们在
网上混久了,会倾向找各种因素来说“就算有了这个、做了那个,也还是不行的啦”,这
样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的不长进开脱,如苏打绿〈飞鱼〉歌词:“放自己好过”,然后你就
还是没有做出什么东西来。
  〈飞鱼〉是青峰大二得忧郁症时写的,如果你很焦躁,它或许对你有帮助,但你现在
不是焦躁,你是太轻松了。青峰他们后来和林暐哲音乐社签约,上轨道了,也又作了很多
为人劝解宽慰的歌曲,但他们自己是很勤劳的,而且还有学问。他们也就大我一两届,我
们是高中校友,还一起编过书;到2016年,他们已经几度巡回国际,还登上国家音乐厅,
和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拼够了,今年开始光荣休团三年。而我还在干嘛?如果不是我以前
太懒散,这些年,我也应该能至少和各等艺人合作几首歌,或是勤练一门乐器来自己组团
的;我完全能,但我就是没去做。现在再开始练乐器如何?我会说:“精力有限,我的技
能点主要放在编书、作词了,还要分一些去漫画和游戏,更还要继续关注历史学界,还是
写歌词就好吧。”但我很清楚,这些都是托词,真正核心的原因就是懒。
  我有一位同学,做了几年公务员,她文学底子很好,读书比我还多,也在两岸都待过
,也很有活动力,也想辞职到文坛或新媒体界闯一番名堂出来,可是工作太忙,家里也需
要这份收入,周末还要登山,大计画也就还在想而已。尽管她也知道,已经三十岁,现在
再不冲的话,过几年就更跑不动了,可是……她说了很多环境、法规、市场等等的不利因
素,她业务就是处理青年文创的案子,看过各种对现实社会和商业完全没有概念的奇葩,
所以她的分析比等闲的人云亦云者可靠。然而我想了一想,回她说:
  “你说的都对。可是你为什么不这样想:最主要的缘故,还是自己决心不够,没敢放
下其他事情去冲呢?你想啊,你每这样数落一次,你的不满就发泄了一点,你也又说服了
自己继续维持一下现状,这样好吗?为什么不干脆就完全怪自己,把不满蓄积起来,这样
或许到哪一天,也不必有什么契机,你想冲的时候,就冲了。”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再自欺欺人,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性格有些什么问题
,造成了哪些障碍。然后,该改的,就想办法改;如果你不想改,那么,我十年前画的一
篇〈大雄的觉悟〉,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https://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Home/doraemonx/-16
大雄的觉悟--如果你曾经见过未来的自己,明明白白给你看到你如果继续现在这样下
去会变成怎样,那你还会这么废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你接受这样的自己,
那我会说你是一个有觉悟的人,然而你也就不用再幻想自己能去做什么大事了。
(2017.11补记:我这位同学已于年中辞职,冲向外界去发展了,现正拚搏中。祝福她。)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支柱?
  自己的情况,只有自己最清楚;而怎样适应调理它,也只有自己最有资格。别人的建
议,常常是聪明而无用的!你知道。
──周梦蝶:《梦蝶语录》,扫叶工房
  这篇文章已经写了这么长,全都在讲心态,讲性格,没谈多少实际的创作与经营,而
我下面还要继续讲心态问题。为什么?因为我默认大家是有头脑、有能力的人了,即便还
有不足,只要你心态对、性格好,现在资讯如此发达,你肯定能找到办法,练到够用,交
到一群同样有志气和行动力的朋友,走上轨道。但我们应该没几个人是性格没问题的,所
以继续谈这个,很有必要。
  我们创作、表演,应该都是希望大家喜欢,想得到他人肯定的,或者,说伟大一点:
追求自我实现。而你的自我总也要与某种人群、文化、技艺挂钩,所以总还是会望向他人
、期盼肯定的。问题也就出在这边。
  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过度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度在乎黑自己的人。得几个好
评,还想要更多;得一个恶评,心情就大坏;被严格批判,更就要失态了。
  我们不可能不在乎别人,除非你封闭自己的内心,但那样就不用玩了。我们只能要求
自己别过度,但怎样才算适度呢?又要怎么调适呢?
  不,问题不应该是这个。设使你有第一等的好脾气和修心方法,能不沮丧、不失态,
可是如果你作品素质仍然不好,经营方针仍然不对,那么下次你还是会得到差评,或者根
本没人理你;你还是成不了功,你也就只是一个好人。
  “那就成功给他们看!”--这赌气的答案也没用,甚至会让你执念和知见障更深。
比较实际的思考方式,是看那些比较成功的人,比较少出现这种问题的圈子,大概是怎么
样的;我们的自我感觉,又应该要靠哪些东西来支撑。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支柱?怎样才比较好得到?
  我数了一数,精神支柱不外:情感认同(包括快乐)、名声利益、学问艺术、(对社
会或他人的)实际贡献。你可以再多列几条,但总之至少要有一条,多多益善。其中,“
情感认同”最易波动,最靠不住,尤其在这个“粉转黑”只需一瞬的网络时代。后面三项
比较客观,可以让你在被黑的时候保住自信:“我并不差!”然而,同人创作,很显然,
在这三项上面,都难有很高的成就,所以也难怪“庙小妖风大”,特别容易见风就是雨了

  有钱赚的行业,真正在做学问,真正在服务人群的人,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喷子动摇,
因为我自己知道我在干嘛,我明白我可以成就什么、得到什么,也愿意“认命”,坦然接
受自己很难得到哪些东西,所谓“欢喜做,甘愿受”是也。这样,内心就不会那么容易受
伤,而可以理智地反驳攻讦,或者无视污蔑。但如果不能,那他的圈子或行业,也就容易
产生各种刷存在感的烂戏。
  所以不管我们要继续作同人,还是要转作原创,还是要改作哪个专业,关键都是要能
在后面三项立起来,至少要有一项,最好都有。
  具体怎么做呢?我的答案是“与人相关”。
  这是我去年12月在重庆与东方圈小伙伴吃火锅的时候想出来的。那时大家在讨论创作
的重点是什么,谈了一会,一位同学说:“所以还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吧?”
  我突然感到一股莫名的烦躁,脱口而出:“不对!”
  为什么我说不对?因为太常听到这句话了。一句话如果太多人讲,就会变成陈腔滥调
,变成不须用大脑就可以人云亦云的废话,本来对的,也变不对了。
  我转了一下思绪,说:“重点不应该是做出自己的特色,而应该是:和别人有关,和
你的群众有关。”
  如果人家觉得这东西与我无关,你再有特色,也不能期望他感兴趣,更别说来买了。
我如此解释了几句。讲完以后,觉得好像还满有道理的,或许可以对个一阵子。
  现在,我们再结合前述的四柱来谈。先说最后一项“实际贡献”:简单的有在漫画里
加入公益广告帮有困难的人募款,或者玩大一点,像《少女与战车》动画搭配“圣地巡礼
”行程,振兴灾区经济;或者,直接在你的作品里呈现一些公共议题,助人了解,引人参
与。这和“学问艺术”是相辅相成的:你的文笔、画工、运镜,以及整体的叙述与论说手
法,达到一个高度,便有继往开来的意义与价值;你呈现某个学科、某段历史,又是学问
上的贡献。或者你刚好知道什么,你就可以做那个题目,例如荒川弘是农民出身,画起农
业漫画,就比外行人顺手且有说服力。
  由此发想,你又可以连上有钱、有名的领域,例如饮食,日本人已经画过米酒漫画、
葡萄酒漫画、咖啡漫画、各种料理漫画,其中葡萄酒的《神之水滴》嘉惠酒商不少,早些
年,日本酒的《夏子的酒》也饱具情怀地传达了文化保育的意念。又如交通,日本有各种
铁路旅游作品,中国近年也出现了铁路拟人化的《天朝铁道少女》,我就跟他们说:你这
题材,是第一流的题材,我想不到比这个更能牵连中国大众的题目,当今世上最能做铁路
漫画的国家,除了中国又有谁?你想想,每年多少人次坐火车,其中多少故事?你可以结
合多少地方和物产?又,动车、高铁车厢椅背都有一些铁路月刊什么的,通常都是东一篇
西一篇的软文和广告而已,但乘客若无聊,没别的东西看,也会翻它一翻,我就会。那如
果这刊物上面有你们的漫画呢?或者你搞大一点,干脆就来办一份以铁路漫画为主的杂志
呢?这可以拉到多少投资与广告?每期可以有多大发行量?从当代历史、国家文化与产业
战略的眼光来看,这都是一件体面的事情,那你是不是也就可以向教授级的艺术家、行内
评价一流的编剧与小说家来邀稿?再多花点小钱,做英文版,卖电子书,也有不少外国人
对中国铁路感兴趣吧?就算步子不要一下跨太大,先集中精力做几个中短篇出来也可以。
只要用功下去,直接面向最大的大众,那么,四项支柱兼得,定然比什么架空玄幻题材都
容易,哪还需要学那些日常废萌系的作品,让少女喝喝茶聊聊天演些小剧场,就因为觉得
当前同人市场比较吃这一套?
  我们当然也要考虑各种困难,有一些困难是我们不能排除的,如环境限制;有一些是
我们可以克服的,如自己学问、技能、毅力不够。克服困难,需要坚强的动机与执行力,
那我们就要从动机开始分析:我为什么想做这个?我究竟想要什么?它能带给我多少?欲
达成目标,需要做到哪些事情?目前做不了大事的话,可以先做哪些小事来累积能量?然
后排时间表,我大概什么时候要有哪些进度?如此一步步倒推下来,先排好半年一年的计
画,就可以开始找人、找钱,或是直接开工了。
  这是我老哥给我的建议,他有不少经验与见闻。他对我讲的话里面,还有一段特别值
得拿来与大家共勉:“我不会像那种说闲话的人那样一上来就否定你,说这个不行那个没
戏。我就问:你要怎么做到?”
  如果你想得还不够清楚,那我们可以找有经验的人一起讨论;如果你还不知道该怎么
想,那你还是先去外面工作一段时间,学会正规组织的团队合作是怎样一回事再说。而如
果--以下是我的补充--如果你整理“需要做到的事情”列表的时候,发现自己其实并
不想做那件事,也不想逼自己去把它做好,那么,你最好能找到可以督促你、与你互补的
伙伴。而如果不想做的事情太多……上面已经贴过〈大雄的觉悟〉了。
慎防“证明我有做出成绩就好了”
  另外一个常见的陷阱,常见的、我们自己给自己挖的坑,是“向大家证明我有在努力
就好了”、“向世界证明我有做出成绩就好了”。或者说白一点:“能继续愉快地玩耍就
好了”。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登在报纸、社刊、校刊上,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东西结集成书,
那成就感都是很美好的;能把这东西拿给亲朋好友或陌生人看,证明“我很行”就更好了
。但且慢……如果你做的是比较上不了台面的,在主流社会里比较羞耻的东西呢?这是会
难过一点,但有小圈子支持我就好了。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秘密社团所能带来的同志
情感往往更加强坚。我是可以做喜欢的东西,而且会有人喜欢的。这样,我们似乎就直接
达到了“自我实现”这个很终极的人生目标。
  但这样真的就够了吗?
  不够,还不够。
  不要跟我玩隐逸那一套话语,说什么逍遥自在就好。你九成九不是那样真看得开的人
,隐逸只是我们混得不好的时候,可以拿来为自己开脱的一套说词。
  那怎样才能算够?
  庸俗一点可以谈钱,野心大一点可以谈影响力;把利他的精神放进来,可以说帮助他
人、给社会作贡献;再有意识一点,那就站到文明的、艺术的、产业的、国家民族文化战
略的高度来论述我和我这些东西的意义与价值。
  如果要吹,就是这样一级级吹上去。如果你的作品确实配得上,那你就不是吹嘘,而
是名实相副的宣传。
  但大多数的情况,我们当然没有这么理想这么伟大的。那怎么办?一个方便的做法,
就是把目标划小一点。做多少说多少,然后大家彼此互相肯定一下,我们都很棒!继续努
力!
  于是我们就这样掉进自己挖的坑里了。我们在里面互相取暖,而外面的世界,3A级大
作、跨国企业、新兴IP正战得满天飞絮,更还有真枪实弹的战争杀人无算、血流成河。这
些我们都能看到,新闻每天都在报,多点几个网页就可以了解不少。
  然而我们还是选择继续待在舒适圈里。今年我们又出了两三个本子,下次展会再来搞
个什么合同企画,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有种朝气蓬勃、似乎很有搞头的景象。总之我们是有
做出成绩的。要说往更高的地方迈进,我们有没有努力呢?当然也要说有。至于为什么没
做到呢?从环境找几个原因,也承认一下是自己还不够强,结论是大家继续加油,继续努
力。
  然后我们仍然是在这个坑里互相取暖,偶尔做点杂图、编几个段子出来就朕心甚慰了

  不过,我们也不要太怪罪自己心志软弱,因为这里面有科技和我们人类生理交互作用
的因素。2016年12月30日,网上开始流传一段演讲:〈千禧世代在职场上到底出了什么问
题?〉(原题:The Millennial Question),讲者Simon Sinek引用医学研究,指出社群
网站的“赞”可以让我们大脑分泌多巴胺,感到愉悦,而这具有成瘾性,可以解释我们很
多人成天滑手机、时刻注意有没有新回应,是一种怎样的生理与心理机制,又会如何造成
我们在线下生活、社交、工作上的障碍。对此,台湾的资深漫画家陈飞雄有以下感言:
“那段关于脸书回馈会得到多巴胺的论点,解释了为什么台湾的图文创作如此兴盛
的原因,因为可以快速得到回馈,一个赞或一个回应,可以让你分泌一点点多巴胺,让你
快速感到愉悦,即使一毛钱都得不到,而商业创作虽然多少会有个几千一万块,但是回馈
的时间实在太久了,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得到的多巴胺分量跟得到一百个赞差不多,所以
年轻人多倾向于网络图文创作,因为年轻人不缺这几千一万生活费,却很需要快速分泌多
巴胺。
  很明显这段视频告诉我们,这种现象在抗压性越低的族群越容易发生,所以台湾的图
文创作市场如此兴隆并不是因为台湾人有创意,而是如短片中所说的,自尊心高,抗压性
低,没耐心造成。”
(2017年1月5日于脸书)
  然而,我们引用这段影片和文章,不该是为自己开脱,而是在明白此中机制以后,开
动我们的智慧,去衡量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效率,能给你高度长久愉悦的活法。
  常听说,自从网络普及,人的生活愈来愈“碎片化”;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同人圈,
也就是一个个满地堆积著鸡零狗碎的坑。这是新世纪的坑。外面的世界,则还有很多旧世
纪的坑,如我在台湾看到许多政府单位、国营企业、被老屁股占了所有资源的组织,每年
都做一大堆空虚不切实际的事情,产出报表来证明我有做事就好了,绩效不好不是我的错
,我们大家都很努力了。实际结果就是虚耗一大堆民脂民膏,只因为制度的保护和既有的
垄断地位,才没有被真正能打的跨国企业碾死。
  我们就是因为厌恶这种令人绝望的组织的积弊,才想来独立创作的。如果我们自己也
让这样的官僚心态主宰了我们的言行,你就彻底完蛋了,因为你一只脚掉进旧世纪的坑,
一只脚又陷在新世纪的坑,五毒俱全,神仙难救。同样是独立创作,消费者会认同真正用
生命在披荆斩棘的战士呢,还是你呢?媒体会更喜欢报导他们,还是你?我去年底就买了
一款报载是顶着癌症做出来的手机游戏《Crashlands》并且玩完了;最近我又看到报导说
有一些非洲的、乌克兰的、委内瑞拉的团队,在连电力都不稳定的环境里拚命做游戏,为
梦想也为生存。我会愿意买一两款来感受一下他们的生命。相比之下,如果你只有“本土
”或“情怀”这些标签可以tag,那就不够看了。“本土”和“情怀”可以加分,但加完
分你还是不会赢。
  怎么办呢?办法一是否定我刚刚提出的“赢”,说我们不应该、不需要这样比,这样
大家可以继续安然待在舒适圈里。办法二是礼貌性地说的确应该见贤思齐,我的确受到激
励了,我们也要更努力,这样吹一吹正能量的风,然后继续安然待在舒适圈里。办法三是
真的离开舒适圈,去补全各种还不齐备的素质,到真实世界、大众市场上作战,把那些远
大的志向落实下来。嗯,最好是这样。
  在你我真正切实地做出了一点东西来之前,说什么都是虚的,然而这虚并不是全无意
义。至少,我们可以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真的准备好把创作当成事业与志业,
往一个可大可久的目标做下去了。我们可以暂时停止自欺,学习去认知自己目前还是一只
没有真正见过世面、经过风浪的菜鸟。当碰到质疑与讥讽的时侯,我们可以先不要急着辩
解,不那么执著于保护自我感觉。
  然后,我们或许可以开始来谈一谈故事,谈一谈创作企划与现实社会的对应关系,谈
一谈人事与技术的细节,作出哪怕只有一两幅四格漫画也好的小短篇,作出一个你是认真
的态势,然后一步步落实。我们众人会看着你,会在你得道的时候热情肯定你,也会在你
失道的时候严酷地否定你。而这些肯定或否定,却也他妈的和收入没有必然的关系,只要
你能活下去,你就活下来了;而我们也还会有新人一波波地进来、一波波地淘汰。现实大
概就是这样的了。
作者: qwer338859 (温莎公爵)   2017-11-29 10:31:00
End
作者: RabbitHorse (赤兔马)   2017-11-29 10:33:00
呃…论文?
作者: ga2006221985 (野生小妹)   2017-11-29 10:33:00
我不记得我有修这门课啊
作者: hiimjack (凤梨田ㄈㄓ)   2017-11-29 10:34:00
太长惹 END 看在这里不是八卦板 给箭头
作者: senas (事情就是这样啦~)   2017-11-29 10:35:00
虽然很长 不过是篇好文 有好好地把自己对创作面与现实面的观察写出来
作者: safy (Ty)   2017-11-29 10:36:00
End
作者: senas (事情就是这样啦~)   2017-11-29 10:36:00
至少不是那种一股脑地想要创作 对现实面却不屑一顾的文青
作者: Xavy (グルグル回る)   2017-11-29 10:39:00
这篇看起来是说作游戏的
作者: diding (酸碱中和)   2017-11-29 10:40:00
太长了..
作者: chister ( )   2017-11-29 10:41:00
作者: ihero (殉情未死)   2017-11-29 10:44:00
Summary.在哪?
作者: arrenwu (键盘的战鬼)   2017-11-29 10:46:00
End 你这写法我要状况很好的时候才看得完
作者: hdjj (hdjj)   2017-11-29 10:52:00
蜀之僻,有二僧
作者: Lupin97 (Lupin97)   2017-11-29 10:54:00
先推再慢慢看
作者: n99lu (大家都有病)   2017-11-29 10:55:00
就跟这文说的一样 大家都太没耐心 所以市场就是这样没法长进我拼死拼命画本漫画 还不如简单画的图文回馈多巴胺来得高又多现在已经不是单靠创作能力强画力强就能活下来的时代了
作者: timez422 (SIXTeeN)   2017-11-29 11:01:00
推文其实就反应现在的市场/_>\...
作者: n99lu (大家都有病)   2017-11-29 11:02:00
如果你认为人生得过且过没有觉悟的话 那还是不要走创作....这套用在任何事都一样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摆脱安逸圈更进一步的觉悟 这也是人类的劣根性cuphead的团队把自己房子卖了也要做到最好 想独立创作摆脱同人有这种觉悟再说吧
作者: koty6069 (问号问号)   2017-11-29 11:05:00
先推
作者: hdjj (hdjj)   2017-11-29 11:09:00
赌上一切去拼,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输的本钱,更多是输一次就不得翻身. 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平凡如果你不赌,你就不会输,但你也不会赢. 可是赢家总是少数.
作者: n99lu (大家都有病)   2017-11-29 11:14:00
但弱势想更进一步可是不得不赌 除非你觉得这一生就是这样而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写照不赌没什么不对 一切只看你觉得好不好
作者: ask321035 (ask)   2017-11-29 11:15:00
推个 自己的劣根性自己最清楚...
作者: MDzz   2017-11-29 11:19:00
掷地有声
作者: timez422 (SIXTeeN)   2017-11-29 11:26:00
小并感抱歉,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但像前面推文说的,有些人没有本钱。或许有些能靠毅力、靠所谓爱发电,牺牲自己完成己梦。自己的状态,自己最明白,然而实际上要顾的不只有这些。家人呢?别说同不同意支不支持,要想想你的失败可能会牵连到他们,一个人万劫不复不可能完全不影响其他人。有点离题,只是想说其实有些人尝试了也努力了,甚至比成功的人付出更多,但他还是失败了,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劣根性啊..
作者: probsk (红墨水)   2017-11-29 11:27:00
说这么多不就是赚不赚钱的差别吗
作者: RabbitHorse (赤兔马)   2017-11-29 11:29:00
不会啊 美图一样很受欢迎 重点是速度同时要快 这也是专业的一环吧
作者: hdjj (hdjj)   2017-11-29 11:30:00
饱暖思淫欲..(X) 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物质条件满足才有追梦权
作者: yinrw (Yin)   2017-11-29 11:30:00
现在的市场很单纯 你要先抓住别人的注意力 才能开始你的正题 巨人就满符合的 开头其实很单纯但又有吸引力 节奏比较慢长的文戏在中后期开始补上 想你这篇开头就把长篇大论一股丢出来 我也是end
作者: n99lu (大家都有病)   2017-11-29 11:33:00
你知道深渊差一点被斩吗?
作者: probsk (红墨水)   2017-11-29 11:33:00
那个最强原创也很有企图心啊 不过东西做出来是另一回事
作者: tadanobuta (ただの豚)   2017-11-29 11:34:00
推文量看出这边需要的是什么文
作者: timez422 (SIXTeeN)   2017-11-29 11:34:00
再来当你将兴趣结合至工作,他就已经变质了。我不知道你在重庆吃饭的朋友是不是我想的那位,但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就算不是你也知道我在讲谁/_>\..),或许他初衷是好的,但现在看来他已经完全走偏却丝毫没有发现,出的很多次包根本原因就是有梦最美完全不考虑现实面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7-11-29 11:36:00
呃,我在重庆是跟一些高中大学的小朋友吃饭而已。
作者: kurohanaito (黑羽夜)   2017-11-29 11:41:00
有懒人包吗
作者: ron761230 (Ron)   2017-11-29 11:50:00
很久以前看过这作者的文章
作者: ubs557w129 (Hachiken)   2017-11-29 11:56:00
作者: obeytherules (蓝菇菇王)   2017-11-29 11:58:00
下拉 看到标题想到dlsite
作者: probsk (红墨水)   2017-11-29 11:59:00
懒人包就是成功有一百个父母
作者: tccauo (别问了)   2017-11-29 12:01:00
太长,现在看不下去,不过推个
作者: NekoArcueid (猫猫人)   2017-11-29 12:15:00
先推晚点看
作者: hanmas   2017-11-29 12:20:00
讲重点啦 同样的话一直绕来绕去没有比较厉害
作者: knife5566 (爱心疖瘤‧刀)   2017-11-29 13:29:00
挺好挺好最近在想搞创作 这篇点出了很多我心境上的问题
作者: WTFCN (WTFCN)   2017-11-29 14:25:00
总之END了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7-11-29 14:29:00
文太长、笔法不够吸引人、看半天没重点,只有其中一个问题还好,三个都具备我就不知道你想表达啥了
作者: theendstar (陨星)   2017-11-29 14:35:00
这篇文章在这种版面看得很不舒服,还找不太到重点,END
作者: stfang925 (司马铃薯)   2017-11-29 14:50:00
推文完美诠释台湾人性格
作者: minioling (海肉)   2017-11-29 15:24:00
少见的好文章 但是手机看的好吃力
作者: s8018572 (好想睡觉)   2017-11-29 18:04:00
推 手机看很吃力
作者: LancerEvolut (LancerEvolutionIV)   2017-11-29 18:58:00
很长 先收著慢慢看完
作者: Regition (器根G刃)   2017-11-29 19:49:00
END
作者: Victory2 (Victory2)   2017-11-29 19:57:00
我从头到尾看完了,推!
作者: bnn (前途无亮回头是暗)   2017-11-29 20:09:00
其实你有写出很多东西蛮重要的(而且值得),但是废话太多了...有一些点是值得想要把兴趣做到能执业的人好好想想的
作者: senshun (æ·º)   2017-11-29 21:20:00
现在的人出资者没办法等几个月看绘者画出细腻的艺术,作为商品的成本无法给付过长的创作时间速食消费的影响也很惊人
作者: a062361316 (小熊维尼)   2017-11-29 21:33:00
看完了 还蛮有感触的 谢谢
作者: cpcexe (梦戦“幻想之月”)   2017-11-29 21:55:00
东拉西扯的无病呻吟+老生常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