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 《你的名字》同人曲〈有你的梦〉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6-10-26 18:43:08
  部份内文修改重发。
有你的梦
词:胡逆天
曲:徐嘉良〈正义柔情永在〉(《蜀山奇侠之仙侣奇缘》主题曲, 1991)
谱:http://imgur.com/a/oqb0k
原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8Ys9m6iapk
A1
(男)依稀憧憬又记起
(女)惚恍暗喜神交时
(男)年少多迷梦 (女)想欲未来无仝
(合)谁知造化惯作弄
A2
(女)络纬拆散难再组
(男)天长日远魂飞苦
(女)红线结思念 (男)而今空余残念
(合)各自问 抑能安怎充填
B1
(男)寻索(女)宿缘 (男)梦里的人(女)纽带
(男)反复错身的幻影怅望 (女)缕缕绵绵
(男)总是欠 总欲喊 (合)何时才能再重逢
(合)因为伊 捌我的悸动
B2
(女)啊(男)似已断 (女)世途纷纭(男)又未绝
(女)眼中尘嚣又加了几重 (男)微微茫茫
(女)心已沉 绪已收 (合)也无理由再悬空
(合)只是犹原难放舍  有你的梦
缘由
  1997年,傲笑红尘于《霹雳烽火录》登场,其配乐取自1991年港剧《蜀山奇侠之仙侣
奇缘》的主题曲,风行了许久。我当年只有追霹雳台的重播,没有租看这几档新戏,但在
网上听到后,也非常喜欢此曲,除了旋律,还有间奏的琵琶加电音,既古典又现代,极为
酣畅淋漓。不久也找了粤语原曲来听,却很失望──词填得并不特别,而且填得太密了,
唱起来不好听。后来我研判,这可能和新派粤语流行曲“一字一音”的坚持有关--他们
早年为了作别于处处拉腔的传统粤曲,刻意一字一音,顶多一字二音,久而成习,但其实
这种坚持并非必要。而且,这首曲子并不适合一字一音的,它更适合三言至七言的古典诗
词句式,尤其适合台语歌的气口。我就想用台语来给它填一阕新词,试了很多年只得几句
,没能成篇。
  昨日看了当红的《你的名字》,确实精良;又想,这部片的剧情,正好可以和我填了
这么多年的这首曲子凑在一起,而且原词是男女对唱,更刚好能呼应本剧。于是打定主意
,确定主题,随着剧情和已有的句子拟定结构,十小时完成初稿。
  所以这阕〈有你的梦〉基本是《你的名字》,但也可以抽离剧情独立来看,算是我对
台语情歌传统的一件习作,摹拟令人怀念的1980-90年代的流行K歌。也化用了一些古文
古诗,以补我台语知识的不足。
解释
  (有剧透)
  这阕词的时间,设定在男女主角已成年,尚未重逢,对往事将忘未忘,偶尔又想起的
时候。作这种状态之下的情歌,最能泛化。所谓泛化,就是可以抽离其所本的故事,写到
适用于各种不同故事的样子。
  《你的名字》故事中,“组纽”这种传统的编织工艺占有很重要的戏份与象征意义,
这意义也体现在“糸守”这个镇名上面。那么,说到在纺织的意象上变花样,正是中文的
看家本领之一。所以这阕词中,我有意识地使用了许多糸部的字,这也帮助了我在短时间
内就完成了这初稿。
  A1
  首句“依稀憧憬又记起”脱胎自1983年《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依稀
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这两句歌词妙到毫巅,“依稀往梦似曾”六字连续叠出一种
极朦胧又难以忘怀的情状,而以“见”字轻轻托住,后句再用“波澜”泛开来,这和它又
磅薄又缱绻的编曲搭起来,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神作。可惜它后面没能继续这开头的神妙。
  剧中男主角会画画,我就多从和心象、风景有关的字词来发想,所以写了“憧憬”。
“记起”的“己”和“巳”都是线,这样也就兼顾文言、白话,以及本剧内外,图画与织
物的交集。
  第二句“惚恍暗喜神交时”,前面出自《老子》,中间“暗喜”摹拟女主角初时心境
,再用双关的“神交”处理本剧的特殊情况,兼摄一般的暧昧情况。写出这句之时,我深
切地感到,这种男女对唱的歌词,比通常一个人唱的歌词,更能作出对比,而在行进间互
补。光听也不难发现这点,但只有自己也写过,才能真有感觉。
  
  第三行“年少多迷梦/想欲未来无仝”和第四行“谁知造化惯作弄”都是泛化的写法
,交代这剧情中的变故。“谁知”可以用文读也可以用白读,看感觉,我是觉得用文读比
较顺口。“造化惯”三连音唱起来如果不顺,可以修改一下节奏,唱成“谁-知、造-化
、惯作弄”。
A2
  “络纬拆散难再组/天长日远魂飞苦”改自李白〈长相思〉:“络纬秋啼金井阑”、
“天长地远魂飞苦”。
  络纬是鸟名,但从字面来看,也可以是织品的经络、纬线,我取此象。如果要把它解
作两只鸟拆散就难再重聚,那也可以通,但就隔一层。使用“组”字是综合文意、押韵,
以及剧中“组纽”一名的考量。
  “魂飞苦”是多年以前就想好的,极适合用台语配这旋律来唱的一句。鉴于本剧的主
要阻隔在时间而非空间,故将“地远”(一作“路远”)改为“日远”。“天长”可以用
白读“thinn tng”。
  “红线结思念”是泛化也是特指,看过的就知道这红线的重要程度。“而今空余残念
”也是兼摄,而将日文“残念”转化为中文用法。以前我用过一次,这是第二次。
  最后“各自问 抑能安怎充填”比较不满意,有达到基本的押韵和承上启下的要求,
但是不够好,没有翻出更致密的意蕴,以后或许可以再改。
B1
  男唱“寻索”、“梦里的人”、“反复错身的幻影怅望”,对应男主角和新海诚导演
的风格;女唱“宿缘”、“纽带”、“缕缕绵绵”,糸部字真是好用。原曲在这一段,是
转用一主一副的轮唱写法,居副位的词,就可以使用比较单独、零碎、跳跃的关键词,呼
应主句和全篇。于是写了点题的“宿缘”、“纽带”;“缕缕绵绵”原词是“啊啊啊啊”
过去,这里考量台语的特质,使用了台语歌常用的“绵绵”,再查字典配一个成语“不绝
如缕”的“缕缕”,好唱,有意思。话说《诗经》里就有“绵绵瓜瓞”,是强调世代传承
的句子,放在这里,除了形容情意,也可以呼应本剧对神道传统的诠释与翻新。
  “总是欠 总欲喊/何时才能再重逢”,继前一高潮过后,要再铺垫一下,就最易抓
耳的经典“三三七”句式。“欠”、“喊”稍微转个韵。到后句,是两人的合唱了,但此
时他们尚未重逢,所以是各自对自己唱、对空处唱,于是结句就作“因为伊 捌我的悸动
”而不作“因为你”。
  捌,有一说正字应作“言别”,台语里兼具“懂得”、“曾经”、“认识”、“鉴别
”等义的一个用途广泛而微妙的常用字。一开始拟作“有我的悸动”、“是我的悸动”,
但这样写太白了,词性上也不无问题,所以改用“捌”,也对应本剧男女主角的特殊关系

B2
  轮到女方主唱,第一行本拟“啊”过去,动听又省事,后来还是加了一句“世途纷纭
”以呼应后句,虽然和后面的-ang韵不合,但是翻了一遍字典,尚未找到更好的字,所以
先这样。又两个糸部的字。
  “眼中尘嚣又加了几重”脱胎自我旧作〈追梦人〉歌词:“让拂过青春的灰尘/洗练
了少年的眼睛”。电影里有几场天空的画面,提到“纯粹”这个美感概念,我这里没找到
“纯”字的位置,就从反面来写,写我们长成大人、进入社会以后、或将逐渐世故儿黯淡
的眼神。在此,男声的“似已断/又未绝/微微茫茫”就负责反衬,提示她还是没有完全
忘怀。
  “心已沉 绪已收”乃以常理而言,进到合唱“也无理由再悬空”是把常理再推进一
步,最后我们再拉回来--“只是犹原难放舍/有你的梦”,这是几年前便已写好的句子
,唱起来很顺,但不免俗套。然而,一搭配《你的名字》的剧情,它便不那么普通了。
  这样,我们就摹拟了两人在尚未重聚、但也没有放弃寻找彼此之时的心境。抽掉本剧
,大概也可以鼓励自己,尽管失落,也不要放弃梦想与希望。话虽如此,这阕词对“爱的
起源”、“悸动的由来”等等大命题,或许还可以有更深一层的探讨与诠释,也或许可以
不讲求泛化,只盯住本题来写;现在这一稿对古文的引用,或也还是有点生硬。总之,功
夫做足但效果不佳,在缺乏成熟的创作/接受传统的状况下是常事。然而相对于剧中插曲
歌词之一个声音、一条线通到底,我这里使用对唱、交织,并且搬用中文擅长的起承转合
结构,务使环环相扣,首尾呼应,而再现本剧所讲的“扭曲、转变、断裂、还原”,这应
该还是可以端出来比一比,给我们创作同仁一些参考的。
作者: Yenfu35 (廣平君)   2016-10-26 21:30:00
推荐这篇歌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