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没有下一部片的导演们:台湾动画产业何去何从?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33592
文/王世伟
编按:王小隶执导的《魔法阿嬷》,近期才因当年金马评审的“评语”重新被拿出来讨论
了一次。当年得主从缺引起一片譁然。而到了今年,金马一部动画长片都没有入围。并非
没有长片参与竞赛,如入围原创歌曲的中国《大鱼海棠》,从第 42 届分为动画长/短片
之后,长片入围连续从缺了 9 届。除了质量,台湾动画片产量严重不足,并非政府与产
业没有使力,正在进行的台中动画影展( 10/13 – 10/21 )就是最好的证明。到底台湾
动画产业,哪一块出了问题?
在 2015 年的台北电影节中,有幸和一群年轻导演们参加一场入选短片动画的映后座谈会
。场导演们在大萤幕前一字排开,谈创作心得,在场观众都很热烈的提问,互动气氛显得
相当的热络,颇让人沉浸在创作分享的甜蜜氛围中,会后大伙走出戏院,我好奇问了身旁
几位导演下一部片的计划如何?所有人的答案几乎都是没有下一部片了,因为作动画实在
太辛苦了!当下感觉场内场外的心情,真的是瞬间从甜蜜转为悲情,而这个小故事也正是
台湾原创动画环境的现实写照。
这个故事的背景,要从认识台湾动画产业谈起,若从整个产业的发展脉络来看,如大多数
人所认知的动画代工开始,整个产业结构可以用一个金字塔的形状来解释,金字塔的基底
是技术( Know how ),往上则是人力( Manpower ),再往顶端则是近年来在台湾被广
为讨论的创意和美学( Sense ) ;要制作一部动画需具备的就是这以上的金字塔三要素
,我们先姑且不论创意及美学能力,就单纯执行来看,有了“技术” ,将其复制扩大、
引进人力、培训养成人才,人才若折损,再继续引进新血。这就是我们业界一直重复不断
在做的事,而政府过去的扶植方案也长期着重在人头数字的核销补助,所以造就了如此不
断在金字塔中段的循环生态。而台湾许多活跃于影展,或得奖肯定的小型原创团队对于政
府政策的资源,只能感叹说“看得到,吃不到”,当然也就不太会有往金字塔攻顶的机会
了。
但是反过来看,动画代工不好吗?提起自己来自动画代工的资历背景,我常常很自豪。概
念很简单,不进少林寺蹲马步练基本功,如何出江湖成为武林高手?你若不深入亲自体验
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怎么会有办法设计产品呢? 这就衍生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全台
湾有超过 80 所的动画相关科系,老师鼓励学生们要尽情发挥创意、探讨美学,学生们接
受薰陶,向往创作;在学校环境得到鼓励赞赏,在外甚至获得影展比赛的肯定,却鲜少有
机会在技术底层蹲马步练功,所以学生们在此系统中,自然而然长成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
形,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产学落差”,造成一种业界苦觅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
窘境。
探讨韩国的《尸速列车》如何从动画变成真人实拍电影,或是他们的电影特效公司如何一
条龙的服务,那都不是单一个案,反而都是一个产业生态形成之后的产物。台湾的动画并
没有形成一个生态,只能说见树不见林,怎么看都只有几棵树和稀疏的草皮;而一个完整
生态则需要像是一座野生的森林般肥沃,有长满青苔和腐朽的巨木,有丛生的花草和林立
的树种共生,绝非短时间内即可成形,它需要大自然的环境条件和长期的新陈代谢,但问
题是我们的投资人未必有那个耐心等待,另外也要看动画团队有没有能力一边赚钱养活自
己,一边烧钱坚持走在原创动画的路,完全要各凭本事杀出一条路。(讲这句话时我开始
觉得自己像个爱发唠骚的老人)
回到影展话题,在台湾只要是有动画影展活动,我一直以来都很热衷支持,因为愿意办活
动的多数立意良善,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作品展演的舞台,任何奖项的设立,都是一种
鼓励肯定。许多影展可以比喻成是一个概念车的展示舞台,每一件作品都是一部概念雏型
,只需打造一部,不需要有目标观众群、市场规格的包袱,概念车未必要商业化;但是若
真要从概念车走到商业量产,过程仍是有一段相当大的距离需要克服努力,因为其牵动的
故事企划、技术规范、人力生产、创意管理流程与行销完全是另一套游戏规则。所以如果
把概念车和量产车放在同一舞台来评比,也会让评审标准无所适从,基本条件不同,出发
点、类型功能用途也都不一样。
动画影展和动画产业,在台湾目前看起来像是两条平行线,各自以其不同的需求存在着。
商业作品并非因此在影展中缺席,从策展人的角度来看,在台湾的商业动画作品产出量实
在太少,三年能出现一部台湾动画电影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要能够有足够的产量,在
影展中自成一个商业作品的单元;所以在尚未形成生态环境的台湾动画(产业?),每年
的影展中可以看到的是前仆后继打造出来的概念车,就不知道何时可以真正量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