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第五届御宅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巴哈论文奖

楼主: Comebuy (三分鐘熱度)   2016-10-19 01:22:49
第五届御宅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巴哈论文奖圆满落幕│以多元学术观点探讨 ACG 议题
http://gnn.gamer.com.tw/0/138720.html
(GNN 记者 Sam 报导) 2016-10-17 22:00:32
  由国立交通大学数位动画文创学程与淡江大学未来所主办,巴哈姆特电玩资讯网站
与台湾艺术与文化社会学会协办的“第五届御宅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巴哈姆特论文奖”
,上周六 10 月 15 日在淡江大学圆满落幕,共有来自各方共 21 篇通过审查的论文在本
次活动中发表,以多元学术观点探讨动漫游戏议题。
  由 U-ACG 与交通大学教授梁世佑(RainReader)创办的“御宅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是从学术观点来研究御宅文化的学术研讨会,2012 年首度举办即获得日本交流协会
支持,邀请对御宅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日本知名学者东浩纪来台演讲,2013 年与日本相关
电视台合作,2014 年与巴哈姆特合作成立“巴哈姆特论文奖”鼓励从事御宅文化研究之
撰写者。随着研究主题的深入,开始有来自香港、中国、新加坡、日本等地的大学研究机
构乃至于一般同好的投稿与参与,更拓展了御宅文化研讨会的知名度与国际性。
  以往都在新竹交通大学举办的御宅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巴哈姆特论文奖,今年首
次来到北部在新北市的淡江大学举办,主办人梁世佑表示:“过去研讨会都在国立交通大
学举办,这是第一次前往他校举办,未来我们也希望将巡回全台湾各学校,甚至期待有朝
一日能于海外举行,展现台湾动漫电玩研究的多元性。”
  今年研讨会的主题为“过动‧漫活着”,具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将“过动”、“漫
(慢)活”作为速度与生活形态的对比,象征动态与静态的互补,试图说明动漫族群并不
完全是大众所认为的擅社交活动、厌恶运动宅在家中的族群,也有为其所爱展现疯狂与冲
动的一面。其二是“过著动漫的生活”,也就是数位娱乐与视觉表现已经成为现今日常生
活的一部份且无所不在。除了作为观众随着剧情欢乐、愤怒、悲伤之外,其实这些 ACG
作品正在各种角度介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研讨会一开始首先是开幕仪式,由主办人梁世佑、淡江大学未来所所长纪舜杰与交
通大学通识中心副教授胡正光登台简短致词。紧接着是巴哈姆特论文奖的颁奖典礼,由巴
哈姆特执行长陈建弘(sega)亲自颁奖给本届的 3 名得奖者林齐晧、黄玺宇与杨雅婷以
资鼓励。颁奖结束后,梁世佑在台上提到每年论文数都有显著成长,因此每次要评出论文
奖得奖者都是一件艰辛的挑战,他笑着向 sega 说希望 sega 可以考虑增加论文奖的名额
,台下的 sega 则是爽快的以一声“好!”给了肯定的答复。
  本届研讨会共有 51 篇论文参加初审,26 篇论文通过初审,21 篇论文交稿通过审
,取得登台发表的资格,发表录取率为 41%。主办单位表示,这 5 年来投稿数字的上升
显示动漫电玩领域的文化与产业研究正逐渐受到重视。论文的主题非常多元,包含动画、
漫画、游戏、轻小说,议题则包括现象的分析与研讨、从名家哲学观点解析作品意涵等。
由于发表论文篇数大幅增加,因此分为 8 个场次在 2 个场地同步进行。对此梁世佑表示
,分场地的方式让参与者只能择一参加,多少有些缺憾之处,他半开玩笑说希望下次可以
找个温泉旅馆,把时间拉长到两天,让大家过一晚,晚上还可以吃吃饭洗洗温泉轻松一下
,不过这可能要拉更多赞助,参加者也得自行负担一些费用。
  今年发表的论文中,有不少是搭配了时下当红的题材,像是以《Pokemon(精灵宝可
梦)》来探讨虚构的宝可梦是否符合动物伦理学范围,透过知觉现象学来探讨游戏的设计
方向以及 VR 虚拟实景的发展,以多玛斯的神学观点来论述《心灵判官》中人类的自由意
志,讨论日本声优偶像化的 2.5D 风潮,圣地巡礼的发展与前景等,其中还包括轻松诙谐
的“乳摇简史”。应邀讲评的与谈人同样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学者、编辑、作家、老师、
影评人、文艺工作者等,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论文论述的内容提出补充与批判。
以下是本届研讨会发表论文一览:
1.漫画创作中运用并置概念于剧情的表现─以《一九四五夏末》为例|杨婷雅
2.藉沉浸理论探讨QTE系统对游戏体验之影响|陈柏均
3.漫画叙事与读者诠释:以漫画《航海王》为例|杨哲豪
4.从电玩《真三国无双》中看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不定式文本再制与多元价值兑现
:以刘备作为观察点|刘兆恩、范凯婷
5.少女革命:论女性主体的性别角色、认同与出走|吴思萱
6.论电玩游戏中虚构生物的价值定位:以《Pokémon》为例|王建奇
7.论细田守家族题材作品中“母性”与“母职”的冲突:
以《狼之子雨和雪为例》|赵海涵
8.虚拟与现实世界中的乳摇简史:台湾宅男的动漫、电玩与流行文化观察|刘扬铭
9.二次元版图的接合与加固:论中国动漫意识的生活化及产业化:
以“有妖气”现象为例|周文鹏
10.命运的奴隶与拓荒:论《JoJo的奇妙冒险》之人体图像及其人文意涵|林齐晧
11.虚与实的融合体:2.5 次元的魅力─论日本声优风潮之形成与
声优文化现象在台之发展|杨雅婷
12.论我辈将宗教、灵异与 ACGN 互注的潮流|胡又天
13.欧洲联盟游戏产业政策之探讨|黄惠铃
14.看见香味在跳舞:图像表达之多重可亲性以漫画《神之雫》为例|范凯婷、刘兆恩
15.欢迎来到地球:试论饭岛敏宏的巴尔坦星人论|陈韦佑
16.《玻璃假面》面具前后的性别展演|陈柔安
17.漫画博物馆的实践与理想|杨书柔
18.以多玛斯论《心灵判官》中人之自由与该追求的幸福|黄玺宇
19.现实与虚拟的交叉点:圣地巡礼的发展与前景|郭家宁
20.进入游戏中:从《知觉现象学》探讨电子游戏的感官知觉与主体经验—
从体感到 VR|李秉原
21.从希腊悲剧《安堤冈妮》论《废弃公主》的自然法与自由意志两大古典课题之辩
|赖芸仪
  所有论文全文可参考以下连结:
2016 第五届御宅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全文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_A5Had9AFCuVzlNNWhRalAxWG8
  梁世佑在闭幕致词时语重心长地表示,他觉得这次上台的发表人大部分表现得不是很
好,讲白一点就是“说得很烂”,像是时间掌控不佳、内容条理不足以及口条不顺等。这
部分的批判并不是针对个别发表者,他认为原因在于台湾 ACG 界长久以来专注于书面的
论述,缺乏登台发表练习的机会所致,他认为这场研讨会仿佛就是台湾 ACG 产业与文化
的缩影,更是困境的呈现。希望借由研讨会来打破这样的僵局,让台湾的御宅文化学术论
述在正式发表场合能有更好的表现。
作者: hansen5026 (瀚生)   2016-10-19 01:29:00
肥宅光上台说话压力就很大ㄌㄋ
作者: defendant (被告)   2016-10-19 01:40:00
qq这样错惹ㄇ
作者: rainnawind (守序邪恶的雨飒)   2016-10-19 01:42:00
感觉题目看下来一届比一届更硬了
作者: chi12345678 (to Terabithia)   2016-10-19 01:46:00
同感 这就远离"谁都可以来发表"的口号了 嘛~没办法
作者: moonoftree (月之树)   2016-10-19 02:54:00
乳摇那篇真的颇猛 XD
作者: gino0717 (gino0717)   2016-10-19 03:41:00
好像冒号前的标题没有也没差嘛
作者: dixieland999 (迪西兰)   2016-10-19 06:37:00
8.......这题目也太绅士XDDDDD
作者: MikiSayaka (美树さやか)   2016-10-19 07:04:00
空余时间的研究跟本业研究差很多...看到 topic... 就算 Master 真的分析好某资料写成文投也没有任何 accept 的机会啊 OAO (那种分析太硬)硬到要去解释分析出来的数字... (默)台湾人的空余时间... 不是连顶上的都嫌劳工假太多?
作者: a7569813 (囧)   2016-10-19 09:03:00
靠北这些题目看起来有够硬的
作者: SCLPAL (看相的说我一脸被劈样)   2016-10-19 09:09:00
有妖气是啥...已经忘了
作者: lordmi (星宿喵)   2016-10-19 09:37:00
就我自己去年的经验,题目严肃起来反而是好的。去年大部分投稿作品在文献探讨和实验描述都还不到论文程度。既然要学术化至少先从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原则没错
作者: arrakis (DukeLeto)   2016-10-19 11:53:00
这届的题目跟各系本科炼合状况不错...
作者: ckrmay0513 (五月)   2016-10-19 11:55:00
啊看到认识的学姐了XD那时候原本有兴趣要过去看看不过打工太累了于是作罢_(: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