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historia 看板 #1NEAOHh1 ]
作者: youtien (恒萃工坊) 看板: historia
标题: [转文] 伊朗革命的冒险游戏《1979革命:黑色星期五》
时间: Mon May 16 00:38:37 2016
晚上看到这篇介绍文,写完稿子就在Steam上买了。刚刚玩完开头第一章,做
得的确很好。先转这篇文章来,明日继续跑。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514-dailynews-column-1979-black-friday/
搞得定快门,搞不定革命
1979年的那场革命里,他恪尽职守拍摄暴力瞬间,却不知自己将会被照片埋葬——这是一
场注定失败的“游戏”
Game ON 2016-05-15 特约撰稿人 罕妮耶
“如果我死了,这就是我最后的遗物。”
黝黑狭小的暗室只容得下一人转身,我小心翼翼地夹起洗液里的底片,照片逐渐浮现出来
:愤怒的人群、宣传的册子、全身挂满受难者照片的老人、全副武装的警察——这些影相
不只记录了我作为摄影师“到此一游”的痕迹,也能帮助反对党向世人展示伊朗的血腥与
不幸,但秘密警察也觊觎能按图索骥,依照人像抓获那些背叛国家、背叛信仰的“暴徒”
。
昨晚,我在美国生活的伊朗朋友哈桑在 Telegram 上发来讯息,“Steam上了一款关于革
命的游戏,做得很逼真,你一定会喜欢。”
他所说的“革命”是指1979年伊朗爆发的伊斯兰革命。由于巴列维王朝(Pahlavi
dynasty)残暴腐败的统治,1978年1月伊朗爆发反对君主制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到8月,
罢工及示威活动使整个国家处于瘫痪,国王宣布戒严,禁止所有游行示威。哈桑的父母生
在德黑兰,在1978年全国大罢工兴起之际,父亲决定带着全家移民美国。
9月8日,逾千名示威者仍在德黑兰聚集,保安部队开火杀死数十人,这一天被称为“黑色
星期五”。次年1月,在人们的反抗之下,国王被迫流亡海外,两星期后,流亡在外15年
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重返德黑兰,受到数百万伊朗人的欢迎
。1979年4月,伊朗建立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在12月宣誓就职国家最高领袖。
哈桑推荐的是纽约独立游戏开发商iNK Stories制作的冒险游戏《1979革命:黑色星期五
》(1979 Revolution: Black Friday)。和哈桑类似,这家公司的创始人Navid
Khonsari是伊朗裔加拿大人,十岁时因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移民至加拿大,后来在纽约
攻读电影学院,毕业后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影视编导,不久后为著名游戏公司Rockstar邀请
参与多部游戏的制作,其中有今日已成为经典的《侠盗飞车》第三、四、五部、《罪恶都
市》等等大作。离开Rockstar后,他和人一起创立了游戏公司,一边拍摄纪录片,一边创
作游戏。这位电影制作出生的游戏制作人深信流行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在游戏中广泛运用
了当年曾经流行世界各地(包括伊朗)的文化符号,以1979年发生的伊斯兰革命为蓝本,
将人生历程和专业经验融合在一起,讲述这场影响了几代人的革命故事。
游戏采用倒叙进行,开场已经是1980年,革命早就“成功”,霍梅尼代表的神职人员掌权
上台后,开始肃清其余革命势力。电影般的分镜画面主要为两种色调构成:象征巴列维王
朝统治的压抑黑色和寓意革命流血的红色。配乐低沉惊悚,伴着人们的呐喊和来自警察队
伍的枪声。
玩家扮演的主角是一位摄影师,名叫里萨(Reza),他出生在中上层的富裕家庭,家里雇
有佣人,哥哥更是王朝的警察。1978年,刚从海外学成归来的他,对伊朗日益走向混沌的
局势一无所知。在家佣的影响和带领下,里萨加入了反国王活动小组,游走在示威现场的
第一线。虽然他对霍梅尼的意识形态抱持比较开放的态度,但因在革命中和来自不同党派
的革命人物交好,最终还是登上霍梅尼治下政治嫌犯的黑名单,不幸被捕。游戏的第一层
叙事线索就是里萨在素有“伊朗巴士底”之称的埃文监狱里,被杀人不眨眼的“埃文屠夫
”阿萨多拉·拉赫瓦尔迪审讯,交待自己拍摄的照片中人物的形踪。审讯和回忆交杂之处
,剧情一点一点倒回至革命本身,形成第二重时间线。
整个游戏过程中,里萨需要不断在伊朗新旧各种势力中做出选择,帮助警察哥哥还是“恐
怖份子”表亲,背叛国王还是对宗教革命存疑,龙蛇混杂的革命队伍谁可以相信,谁又需
要继续观察?里萨身份设置十分精妙,在这场革命中,他虽然只是一颗砂砾,却要时时刻
刻和不同的政治阶层与社会理念发生关系。里萨的迟疑和焦虑,让玩家第一身体会到处在
剧烈变革的国家经历的种种不确定性。
玩家参与革命的主要方式就是“摄影”。作为摄影记者,玩家,也就是里萨需要用镜头记
录一切。每当关键事件在游戏重现,里萨需要把握时机、找好角度,迅速调焦,完成摄影
。有趣的是,完成拍摄后,游戏会呈现在同一地方拍摄的真实历史照片,并配有相关文字
解释。比如如果拍摄到罢工的巴扎小贩,此时所对应的历史照片会说明,“1978年,巴扎
小贩的集体罢工给了国王治下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致命的一击。” 就连里萨和家人、玩
伴的合照也会配上游戏制作人的私人照片,黑白照片无疑给电子游戏增加了历史重量。
而和玩家发生频繁互动的NPC,也不少是真有其人。游戏制作方还特意邀请了不少有伊朗
族裔背景的美国影视剧演员为人物配音,浓重的口音和偶尔夹杂进来的伊朗语,又让你贴
近了那个陌生的国度一点。当年群众游行抗议的广场、革命人士秘密聚首的电影院、还有
关押异见者的埃文监狱,这些场景也都出现在游戏中。此外,在与路人对话中听到的关键
词条、在手抄小报上读到的新闻事件、录有霍梅尼演说的磁带、甚至在路边摊上的一餐午
饭……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都在向你全景化地展示着这段曾在伊朗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你会看到国王奢靡生活背后,底层贫民挣扎的生活,看到在政治迫害中痛失亲人的示威者
的控诉,也会逐渐理解这场革命的根源——受压迫者对自由的申诉。
从这个角度来看,玩家好像当了一次康熙王朝的韦小宝,或是越战时期的Forrest Gump,
不小心就亲历了伊朗历史。
作为奔走在第一线的革命者,除了拍摄照片,你还随时可能陷入生命危险,遭遇警察的枪
击和追杀。因此,你必须通过键盘或鼠标准确地输入动作指令,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危险
,否则就会在革命的各个角落被踩死、中弹死、砍死,根本活不到审讯那天。
整个游戏中,你都需要在主人公的立场上不停地做选择,每个选择都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
剧情发展。比如,在监狱中接受审问时,监狱长会拿着鞭子恶狠狠地逼你招供,这时你需
要选择是沉默以对、积极迎合还是坚持拒绝。如果你选择前两者,很有可能会得到夸奖,
并继续下一环节的审问,而选择后者时,你极有可能被毒打一顿,并被使用更加严苛的刑
罚进行拷问。
除了国王与革命者这一冲突的主线,还有一条暗线的冲突埋藏在游戏内部。自由派、共产
主义人士、宗教人士、武斗派的“人民圣战者组织”……因为不同政治目标临时聚集在“
打到国王”旗帜下的党派,革命“成功”后马上分崩离析。更悲剧的是,其中最强那只—
—霍梅尼上台后,立刻对其他革命势力进行政治清洗,杀个干净。
游戏最反转的一幕,莫过于里萨在狱中看到自己拍摄的革命现场:前一刻,这些照片还被
反国王小组用于揭露残暴统治、鼓舞士气;下一秒竟被新政府留作物证,侦捕和清算自己
和朋友,所谓的“反革命的异见者”。这是怎样的一种黑色幽默。就在埃文屠夫用枪指向
里萨,逼迫他坦白同伴下落时,游戏戛然而止。
在第二遍玩游戏时,我曾抱有一丝希望,以为某些选择不一样,就可以有不同的结局。我
一厢情愿地认为里萨这样只是坚持自己的理想,算不上有反政府思想,不应落得如此下场
。但一次又一次,我不断改变了关键性的选择,到头来还是同一个结局。
其实,当游戏的设定本已是倒叙,而开场主角即被关押在狱,我就已经能猜到,故事注定
会以悲剧收尾。因为里萨只是这场革命中微不足道的尘埃,因为没有一个“异见者”,能
从埃文监狱活着走出来……经历了这样一场血与火的洗礼,那些誓言“赶走国王”的革命
者们,究竟是已经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又或者,只是用新的黑暗取代了旧的黑暗?
我想,即使是伊朗人,也很难回答这一个问题。的确,关于革命的论述和论述革命的权力
,哪怕在今天的伊朗依然是敏感所在。游戏制作人Khonsari成为伊朗媒体攻击的对象,他
们指责Khonsari是为美国政府工作的CIA,扭曲历史、丑化祖国,剥夺了Khonsari和家人
重回伊朗的权力。
游戏,并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