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出品,与我同龄。我四、五岁看的,
就一直记着了。
我小时候,录影带店很多,家人也会租卡通片回来。当然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和日
本的;四、五岁还没认得多少字,小叮当也才刚开始看,最喜欢的是顽皮豹。
这么多美国片日本片之中,独有一卷,是大陆来的。那时候还没有解严,我也根
本还没学到两岸分隔的概念,但录影带店里就是偶尔会出现这种没贴正式标签的片子
,你长大以后也会发现家里书房有几本无出版资讯的翻版书,当年那些书商辗转从大
陆、香港得来翻印,卖给你爸的。我不知道原来租的那卷是怎样的,反正我们翻录了
一卷,我看了好几十遍。
这卷带子算是上美动画的选集,里面还有《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一共
有五、六部合在一起,我看最多的就是《三个和尚》,它的音乐好听极了,画面、情
节也都是那么简洁有趣。它和《小蝌蚪找妈妈》对我影响很大,我第一次看就喜欢上
了这种中国式的画风和音乐,那种线条的美。此后我看再多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
动画漫画,听各种音乐,审美观都没有被牵走,我就是打从心底爱着这些中国的东西
,感觉到这是我们自己的,是本国的东西。一直到现在,即使现实的中国和台湾,还
有一代代人的认同都已剧变了,我仍然是这份感情。
小学一二年级时,有一次上视听教室,老师也放《九色鹿》,没讲是大陆来的,
那一卷的顺序和我家那卷不一样,画质也不好,最大败笔是没有字幕,腔调也不同,
现在想来那一篇不太适合给七八岁小孩看,要再大一点才好。老师没讲为什么给我们
看这个,但从常理来想,应该是老师看了觉得好才会放,而且放中国的总比外国的好
。已经解严了,放放这个也不会出政治问题。
高中开始看霹雳布袋戏,《霹雳劫》里的大圆觉,用的配乐就是《三个和尚》的
主题曲,看过的一听就认得出来;《霹雳异数》里太黄君出场前放的一张山景,也是
安徽黄山飞来石,去过的都认得出那个风景片。那个还没有著作权法的年代,大家有
好东西拿来就用,认出的也就知道霹雳黄家也看过《三个和尚》。
网络时代以后,查到了一些上美厂的历史,也弄到了私人收集的全集。基本上,
他们那些水墨动画、定格动画,都是只有举国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才做得出来的东西
,那成本根本没有办法用金钱计算,近三十年也就做了那十几部。最后一部是1988年
的《山水情》,学古琴者必看。
也从大陆网友的文章中读到了《三个和尚》里面深刻的政治寓意,小时候根本想
不到这些。后来我在上美厂全集里面,看到一部文革刚结束不久后的短片,片中有两
个专门等著整人的“帽子手”和“棍子手”,把一间美术馆整得一片灰暗。终于他们
被赶走了,色彩重归大地,春暖花开,这一幕让我感动得大哭。那部片真是表现了他
们同仁在文革期间的惨况,然而它终于完了,他们仍愿意对未来寄予无限希望。从这
一部短片,也就可以看到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十年的精神气象。
除了1986年《三个和尚》,另一部让我重看之时眼泪淅沥哗啦直流的是1985年《
女娲补天》。当女娲最后牺牲自身,补上天际裂隙,地上先民们哭着喊妈妈的时候,
我也感到了一种血脉深处传来的远古亲缘;并不是真觉得女娲是我的祖灵,而是,制
作这部动画的人,他们呼唤、重现本民族远古巫性、灵性、母性的那份心意,我感受
到了,我和他们是同一族的。小时候我看这部没有多大感动,为什么长大重看却哭得
淅沥哗啦?因为读过书了,知道这影片之外的现实,变化是何等剧烈了。
上美厂至今再没有值得一提的作品,八十年代中国大陆那种呼唤、重铸民族精神
的理想主义,也随着六四天安门镇压,以及市场经济大潮而幻灭了。
最近Bilibili站向上美厂购买了版权,大家现在可以在B站上看到这些,弹幕评
论最多的是“童年回忆”,绝大多数都是赞,极少有吐槽的,吐也是吐现在的动画。
我们经常碰到一种焦虑:年轻人从小看的都是美国、日本的动画,如果审美观就
这么被牵走一辈子了,将来还能作出我们本土自己的东西吗?再问起台湾动画,代工
年代没有作出自己的经典,之后也只有一部不知几个人看过的《魔法阿嬷》。而我是
幸运的,因为我生长在还台湾认同自己是中国的时候,也生在外省家族,天然就认同
中国文化是自己的东西,中华文化就是我的本土和本命,真正的本命。而尽管我是反
共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有上美厂作出了这么一批正宗的中国动画。每当我顾忌
现在大家对中国的恶感,不敢大方表示自己的华夏认同时,给我信心与勇气的,除了
经典文学与历史,就是《三个和尚》这些很可能已经再也无法复制出来的动画。它里
面蕴含的心意,是超越一时政统之争的。那是真正的,亘古的人文情怀。想到他们是
在什么环境之下做出了这些东西,我也就不怕被厌恶,被污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