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raku (厚子)
2014-11-09 23:35:41[台漫]雨帅 第一集
初次发文,请多指教。
这位作者虽然没看过同人,但三本商业志在自己书架上都有。
蛮期待这本作者自己编剧的作品,但是有点落空、所以在这发了倾向检讨的心得。不免有点眼高手低之嫌,请多包涵
一、题材特异
会看会买台漫的人,心中都有多少有种“希望看到亲近的故事”的期待。并不是一定要有角色穿短裤蓝白拖喝台啤,是说“共鸣感”,更重要一层是“亲近的有趣”。
S大的篇评说:“就像日本人画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视点”,解释出我心里的矛盾感。
那么,一定要选这个题材吗?
把历史人物用漫画重新注释,可以。
举例“火凤”或者“一骑当千”都程度不同地做了这种事。前者写实画风不违和、后者扭曲更大,但是借重三国人物的性格记忆点塑造。
回来看一下吧,国编版历史课本中胡子小胖军阀大叔,大家有什么记忆点?画成闪电眉霸气帅哥,又有什么原因?又同时作者在经营同人志,这方面的既视感就暂时不言了。
对我来说这题材是个缺点,但我希望它不是、希望它有天变成巨大伏笔来垫爆今天吐槽的我。
作者到现在还没有解释,希望之后能有合理的理由、用漫画。
(从邢大与狐仙的手法,猜之后会弄到张学良去再接到台湾。)
二、特写太多、对话太少
“亲自赴东三省取材”、研究马枪,这些都是作者的细心。但怎么说呢、陷进去了
开头就没有说清背景,作者对自己画面功力很有自信,也确实画得很好。
漫画中有旷野平畴、白雪霭霭、星空闪烁;也使用许多特写镜头描写枪对于主角的意义,复仇、反抗心、求生意志等等
有很多大格的表现,却没有角色把这些诉诸于口,形成一种欲言又止的画面。
对白,乃至对话框都是一部漫画的武器,这应当激烈的作品中却没有见到。变得像是在拍电影一样,还有点同人志的味道。
我坦白说,这漫画看第一次翻过自己是看不懂的(现在我也不太有自信)。
战斗场面相当多的故事,格子应该更多地用来表现动作进行、场景推移,却被拿去做特写描绘情绪。
这些本来是该用对白说出呈现的。
常常笑说为什么战斗之前要叫嚣老半天,其实那是种角色性格表现跟剧情磨合。
一本漫画能让人重复打开看而不腻,因为随便翻一页每一个段子都有它清晰地连结脉络。只要记得三成,就能再回味一次另外七成的乐趣。
画面性太多而叙事性太过少,这就是为什么角色会单薄。
主角绿林起家,乍看选得很王道,但是表现出来却不是。看起来是个混混,故事在演小混蛋打大坏蛋
王道的主角是要触发其他角色,乃至读者心中的热情。
虽说jump系流于制式化so、咳 p让人麻木,但是整整第一集主角还没办法发挥“吸引读者”的亮点(至少我)。
漫画最后附上了人物关系图。
我过去看过这个做法一次,那部作品叫做“朝九晚五”,一部关系太乱的少女漫画。雨帅的人物关系,私以为没有到需要用关系图的程度,可是却用了。
三、结论
这样的第一集带着许多难能可贵的尝试与胆量,但是看了感觉很惊险。
C3志的能见度很高,带动了很多创作者向平常不注意的历史注目、进而发生更多的创作。
但是这是漫画、商业漫画,重点不在于画了怎样的历史,而是在于历史被画成了什么样子。
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