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这篇文是来乱的还是怎样啦,
因为整篇想表达的观念恰好与诉求完全矛盾,
虽然我不知道“现在”“每一家饮料店”的糖度如何生成的,
比如说50岚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标准size的汤匙+员工手感去调的,
导致我听过很多爱喝饮料的人会说xx店要点半糖,因为他们很甜,
xx店要点少糖,因为他们不甜。
除了这种会因员工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先除去不讨论,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董氏基金会108年田野调查的数据:
http://nutri.jtf.org.tw/admin/upload/ckfinder/images/%E8%A1%A83(1).png
基本上我是认为讨论这个议题时不必非得强调乳糖要去除啦,
乳糖虽然比较不甜但还是有甜,以口感讨论时,
可以设计一些公式降低它的影响力但完全不计入则会失真。
基本上我会说,大多数手摇店的珍珠奶茶应该是含糖10克/100ml左右,
然而超商茶饮,像是茶里王、御茶园等等各式大品牌,
有糖茶类大约都是含糖5克/100ml左右,会达到每百毫升有10克糖的,
像是黑松沙士、可口可乐、雪碧之类的碳酸饮料,
这类型饮料不管是不是轻量或目前流行的纤维+,
都必须要加入甜味剂让整体口感趋近于10克糖每百毫升的原味口感,
我相信一般人也没有办法去喝什么半糖可口可乐之类的,
除了这类型饮料外,“全糖”茶里王本身就是一般手摇店“半糖口感”,
那为什么茶里王非得要再出一个半糖口感的商品?
我不是说你不能喜欢甜度再淡的茶里王或御茶园,
只是人家不是客制化商品,
有出等价于一般手摇饮半糖/无糖的商品了,
这些能活下来的品牌就表示他们长期是有抓住部分客户维持利润的,
为什么要再开一组生产线来生产鉴别度可能不高的2.5分糖产品呢?
结论就是,包装茶饮含糖的,基本上就是手摇店半糖水准。
你要甜到爆,有手摇店全糖水准的,也可以选麦香或纯吃茶,
想喝手摇店半糖的,就去拿茶里王或御茶园之类的,
这点先不论茶品质,只论甜度口感的话,
超商已经能满足大部分无糖、半糖、全糖用户了。
那为什么还要期待超商推出糖度分更仔细的商品?
万一卖不好,(而且有很大机率卖不好)
厂商一样会收掉退守那些卖比较好的商品啊。
__________
发完才发现忘记回最搞笑的面包部分了,
面包本来就是几乎都是糖类的热量填充物,
口感不甜但碳水化合物高是非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