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提的建议是大学部课程规划应该要像国中小一样,有一个总目标希望学
生能够在大学阶段获得哪些技能与思维态度,然后将这些目标融入各个课程中,
例如:学会阅读线上说明文件以了解课堂没有教过的程式语言或算法、学会如
何规划设计与实作一个大型系统等。课程内容的部份则应该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
资讯领域有哪些课题,尤其是选修课的设计,应该跟研究所是不同的。前几篇有
同学提到专题可以提早到大三下让大家有更长的时间了解一个领域,而且很多学
校的系所也是这样做,但是我觉得大学部应该是要先认识所有领域,才去谈了解
一个领域。除了少数本身对资讯领域很有兴趣的同学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大部分
的人在选专题的时候是很犹豫的,因为对各领域的了解太少,结果不是选择大三
修过的选修课的领域,就是找曾经上过必修课觉得教的很好的教授,然后可能就
一路做到硕士班而不懂其他领域在做什么。所以我建议大学部的选修课可以开一
些由多个领域组合起来的入门课程,而不全然是跟着研究所的学长姊一起花整个
学期钻研某个特定的领域。
另外一个想提的是英语授课的问题。我的问题是英语授课的用意是什么?我
觉得这是需要被讨论的,我没有特别支持或反对,但是我想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正向的思考是有英语文环境让大家练习听说读写,当我们有机会在英语文场合跟
非华人沟通时比较不会尴尬。反面来说,我们在一个说华语的环境,教授跟学生
都说华语,但是我们却用不熟悉的语言在教学,如果用华语教都听不懂的东西用
英文教可以懂?大家认为呢?又,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英语授课吗?
最后,我觉得做研究跟教学是不一样的。我很感谢系上有很多在做研究之余
也热衷教学的老师,不过现实就是有些课堂上互动多,老师学生都很有劲,有些
课堂上冷清清,老师好像在唱独角戏,学生则是一脸茫然。教学内容是一个原因
,教学方法也可能是一个原因。我觉得自己身为学生要付一点责任,因为有任何
意见应该在课堂上即时反应。而最近看了几期教学发展中心的电子报,我觉得还
蛮适合老师跟同学看的,里面有一些不同系所的老师分享其教学经验,也有不同
学生分享学习的经验,推荐给大家。
张翰文 B9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