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研院清实录的检索
乾隆在孝贤皇后去世后
搞了以下几件事情
1. 跟大臣来个礼仪之争,大臣胜,乾隆败
不敢办得太隆重,结果后来那些高举著祖宗礼制的大臣
全被他用不合礼制等原因解决了
2. 常常去梓宫奠酒
这也是我困惑的地方
我在清实录用孝贤皇后梓宫检索
乾隆大概去了80几次
时间大概是孝贤皇后过世停灵到乾隆十七年修好为止
可是大陆论文写说去了118次
这数字怎么来的???
3. 常常去祭拜孝贤皇后陵
用清实录检索,发现到乾隆六十年他退位太上皇为止
他谒陵去了将近300次
大部分是自己去,有时候是下旨要儿子代替
我不太懂清代祭祀的习俗
这个次数在清代算是一般的吗??
乾隆在祭祀圣祖甚至满州祖先的时候有这么勤奋吗??
因为不知道关键字要怎么设定
想知道孝贤皇后死后的乾隆年间
乾隆皇帝对其他死去的家族成员,甚至是祖先的祭拜频率为何?
4. 礼制之争带来的对官员报复性惩罚
这个不少学者写过了,连名单都勾勒出来
比如剃头案就处分了59位大臣
想知道那朝代顶戴大臣大约几人,乾隆惩罚的人数占总官员数占多还是少
因为论文找不到确切的资料
想请孰悉清史的人协助告诉我怎么剪所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