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新清史”到底研究了些什么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3-11 19:01:13
https://chengyubang.blogspot.tw/2017/11/no98.html
作者|罗兰
简介|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政治学硕士
兴趣|宪法、政治哲学思想史
  “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曾经在网络上引起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但具体什
么是“新清史”,当时我还不是很明白。于是,本着给自己“扫盲”的目的,写下了这篇
文章。文章简单梳理了“新清史”的起因,四本奠基性的作品,以及中国学者的回应。若
有翻译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新清史背后的几种理论
  清朝不仅是中国观众热衷于寻找“戏说”、“秘史”乐趣的对象,同样引起了美国一
群历史学者的关注。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出现了一批以清朝历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历史
学家,于是这一批学者和他们关注的历史话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作品被统为“新清史”

  吸引这些历史学家目光投向这一段历史,是因为清朝有着和从前许多的中国朝代不一
样的特点。首先,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其次,这是一个依靠军事征服的王朝(
conquest regime)。这样两个特点让新清史学者把清朝和几个史学理论联系了起来。第
一,帝国主义理论(imperialism),新清史学者认为清朝实质上是横跨几个文化地区的
帝国(imperialist empire)。第二,边疆假说(frontier theory),和特纳(Turner
)一样,新清史学家强调研究“边疆”在理解清朝政治与军事政策中的重要性。第三,后
殖民理论(post-colonialism),新清史认为满族对其文化和语言的重视,是清朝统治成
功的重要原因,而非一味汉化。
新清史的开端
  新清史的开端源于何炳棣与罗友枝这两位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间的隔空论辩。
  1967年,何炳棣发表了题为《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的文章,认为清朝是中国
历代最为成功的征服王朝(即非汉族王朝),为中国历史留了四样财富:疆土扩张、人口
增长、系统汉化,以及社会融合。何炳棣认为,“彻底的汉化”(complete
sinicization)是满族统治者成功的政策,包括吸收了明朝的政策体系,统治者尊儒家为
正统,以及用儒学改造满族内部精英。
  1996年,罗友枝对何炳棣提出反对。罗友枝认为,清朝的成功恰恰在于对其自身特殊
文化的坚持,以及在中亚地区与中原地区推行的不同的帝国政策。罗友枝认为,何炳棣忽
略了满语在政治系统中的重要性。同时,罗友枝认为满族统治者采用了是“尊满”的不平
等民族政策,而非用汉族文化来改造精英系统。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清朝视为多民族的征服帝国,开始关注清朝内部不同
的文化、政治系统、历史话语。“新清史”也由此诞生了。
新清史关注的几个主题
1. 东方帝国?
  1998年6月,《国际历史评论》(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出了一期有关清
朝历史的特刊。其中Peter Purdue将清朝定位为“统治了不同民族的殖民帝国”,他的观
点为以下几方面。首先,Purdue将清帝国与大英帝国相对比,认为清朝在蒙古和中原推行
的不同政治政策,和英国在北美与非洲推行的政策一致。其中,清朝对蒙古法律由习俗法
往成文法的改革,与英国在印度留下的法律体系类似。第二,殖民帝国中常用的“性别话
语”(gender analogy)也在清帝国当中有体现。满族把自己视为“男性”的军事征服者
,而将中原南方视为被征服的“女性”。第三,宗教成为了清帝国控制中亚地区的重要手
段。
  另外在这期特刊中,也有学者把清朝的军事扩张和“边疆理论”作类比。他们把蒙古
、新疆、西藏等地区视作特纳笔下的边疆荒原。而清朝对这片疆土的拓张,同样也是一次
重要的边疆推进。其中,Nicola Di Cosmo直接将这片地区称为“新边疆”(New
Frontier)。
  然而,无论是“边疆理论”还是“殖民理论”都不能够很贴切地描述清朝的军事拓展
。首先,边疆理论强调的是个体的、自愿的边疆冒险开拓,而非像清朝这样由政权主导的
军事行动。其次,蒙古、新疆、西藏在清之前就一直处于汉文化的辐射范围,与英国远征
殖民是不一样的。另外,这期特刊里的文章都未有对中文文献的引用,也没有对清朝的独
特性有深入研究。
  在这之后,四本较长的正式作品相继问世,成为了新清史研究的代表作。它们分别是
罗友枝的《清代宫廷社会史》(The Last Emperors: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柯娇燕的《半透明之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身份”》(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路康乐的
《满与汉》(Manchus and Han),以及欧立德的《满洲之路: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
同》(The Manchu Way: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这些书籍中中文文献的引用率明显提高。把清帝国和其它欧洲帝国进行浅显的比较也
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满族王权的系统分析。这几部作品也标志着新清史的成熟。
2. 正当性的建立,满族身份认同
  柯娇燕和欧立德都强调了满族文化在建立政权的正当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半透明之镜》一书中,柯娇燕认为,满族统治者通过建立自己的“满族历史”叙
事,巩固了自身的王权。柯娇燕借用了“以史为鉴”的典故,认为满族从自身的历史这面
“镜子”中,寻找到了属于满族的“谱系”,也在这这漫长的历史延续中,找到了自身统
治的正当性。这样的“历史叙事”有两方面,既有面向满族自身的身份神话构建,以及对
其它民族的统治威权正当性的建立。另外,欧立德在《满洲之路》中也批评了“汉化”一
派的观点,认为这是忽略了清朝与其它朝代不一样的“他者感”(otherness)。欧立德
同样也提到了,满族起源的神话也在清朝历史中被反复提及。
3. 少数的优越,满族的统治
  清朝的“八旗制度”也是新清史学者非常喜欢的话题,这项制度在他们看来,正是清
朝对多民族的帝国统治的一个反映。
  欧立德的《满洲之路》与路康乐的《满与汉》都有对八旗制度的相关叙述。八旗制度
曾经是满族军事训练的重要系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已不需要接受严苛的军事训
练,但八旗的特权却保留了下来。八旗子弟不仅有每月的津贴,法律诉讼的豁免权,更容
易进入官僚体系,并且也不需要服兵役。尽管后来八旗制度也开始接纳汉人与蒙古人,但
都集中于八旗中等级较低的位置。八旗中尊贵的世袭爵位仍然全是满族人。这些“尊满”
的制度政策,都体现了一个征服民族的帝国统治的特点。
4. 宫廷生活,文化融合
  新清史学家同样也关注清朝的宫廷生活,认为这既反映了满族文化的重要地位,也突
现了满族传统如何与其他的民族文化融合。其中,罗友枝的《清代宫廷社会史》关注的就
是这一话题。
  首先,罗友枝认为,满族身份的尊贵在清朝宫廷中得到了明显体现。第一,满族语言
、服饰、姓名、食物都得到了良好的保存。第二,清朝采用的是与其他汉族王朝不一样的
王侯制度与继承制度。因为军事起家,在早期满族王公子弟都是手握实权的军事将领。后
来为了避免这些子弟权力过大,清朝要求所有皇子都必须居住在京城。但为了避免血腥的
夺嫡,在康熙之后清朝开始采用秘密立储。
  其次,罗友枝也写到,清朝的宫廷生活也反映出了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其中儒家文化
、萨满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罗友枝也特别关注了清王朝对儒家文化中的
国祭的采用,认为这是对其统治正当性进行巩固的手段。另外萨满教与藏传佛教在宫廷中
的仪式,也反映了政权对东北与中亚地区的重视。
中国学者的回应
  中国学者面对新清史时的情绪是复杂的,一方面,一些中国的历史学家指出了新清史
的一些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新清史也在中国学者间引起了有益的论争。
  李治亭、钟焓都指出,新清史并未像它自身标榜的那样,充分运用了新的历史文献。
新清史称自己是重新发现满语文献的第一人,然而中国学者早已开始运用满文,在其它民
族语言的材料运用上也有建树(如何星亮先生的《边界与民族》)。相反,新清史学者依
赖的文献大多是已翻译、整理出的已有材料,并未有革新之处。
  另外,刘文鹏也指出,新清史强调的“内陆亚洲”的概念,虽然对中国“多民族统一
国家”的历史有所启发。但新清史将“内陆亚洲”分割为一个确切的实体概念,认为在这
些区域民族认同是高于政治认同的,这和中国多民族传统的历史有出入的。
  另一方面,姚大力和汪荣祖的一系列交锋之作,也是推进新清史在中国被进一步讨论
的重要契机。其中,姚大力对新清史的三个肯定也值得阅读。第一,肯定新清史对清帝国
对内亚地区的国家建构模式以及政治管理模式的关注,对中国学者有借鉴意义。第二,肯
定新清史推动了对“帝国主义”(imperialism)的新理解。第三,认为学者对新清史的
批评不应局限于“历史主义”(historicism)的苛责,即仅仅是批评新清史对史料的运
用不全,而全盘否定了新清史的价值。
作者: visa9527 (高级伴读士官长)   2018-03-20 15:30:00
嘉亲以前八旗优点明显,道光以后八旗缺点明显制度没有与时俱进做改革,最终粮草成了压死自己的稻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