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所谓的中堂大人

楼主: aaa8841 (匡国军节度使)   2013-04-17 01:49:34
: ※ 引述《Pygmalion ()》之铭言:
: 请问一下所谓的中堂大人是不是一定是指军机大臣?
唐宋以来就有习惯以古时官名称呼当时官名或衙门,作为雅称,
明清亦如此,或者有略称。
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为“中堂”、“相公”、“阁部”、“相国”,
其中领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又称“阁揆”、“首辅”。
明清二代,拜命大学士时,大学士须到翰林院上任,设座于翰林院大堂正中,
,翰林院掌院学士坐东偏以避相国之位,因此大学士才称“中堂”。
拜命大学士也称“拜相”、“大拜”。
太子为“东宫”,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为“宫衔”,
分别称“宫师”、“宫傅”、“宫保”。
詹事府詹事称“宫詹”。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为“阁学”。
入内阁者又可称为“阁老”,
因此有些大学士、内阁学士、内阁侍读学士、内阁侍读学士也被称为阁老。
(明代“阁老”一般指大学士,清代有所转变)
吏部称“天官”
吏部尚书为“天官”、“冢宰”。
户部称“地官”
户部尚书为“大司农”、“大司徒”。
礼部称“春官”
礼部尚书为“大宗伯”。
兵部称“夏官”
兵部尚书为“大司马”。
刑部称“秋官”
刑部尚书为“大司寇”。
工部称“冬官”
工部尚书为“大司空”。
都察院称“御史台”、“柏台”、“谏垣”、“察院”,
左都御史为“大司宪”、“总宪”、“御史大夫”。
左副都御史为“副宪”、“御史中丞”。
给事中为“黄门”。
太常寺卿称“奉常”。
翰林院称“翰苑”、“玉堂”、“词林”、“槐厅”,
翰林官职司修史,翰林即史官,因此翰林侍读、翰林侍讲、编修、检讨等,称“太史”。
清制,殿试一甲一名状元及第者授翰林院修撰,因此状元也称“殿撰”。
总督为“制军”、“制台”、“制宪”、“督宪”、“部堂”
雍正之后定制总督有时会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故又称“大司马总宪”。
巡抚为“抚军”、“抚台”、“抚宪”、“抚院”、“部院”。
部院之称也来自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加衔。
布政使为“藩司”、“藩台”、“方伯”、“东司”。
明代左右布政使又称“左辖”“右辖”。
按察使为“臬司”、“臬台”、“廉访”、“西司”、“总宪”。
道员为“道台”、“观察”。
顺天府称“京兆”,顺天府尹称“京兆尹”。
府、直隶州称为“郡”,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称
“太守”、“郡守”、“郡伯”、“二千石”、“太尊”、 “黄堂”、“五马”。
县、散州称为邑,知县或知州称
“令”、“邑令”、“大令”、“明府”、“邑宰”、“邑尊”、“令尹”。
督抚、两司、道员等府县官的上级又可称为“大府”。
总兵全称为“镇守某处总兵官”,因此省称“总镇”、“镇台”,
副将为“协镇”、“协台”。
至于“老先生”、“老爷”、“大人”等俗称就更多兼用以及变化的情形,
像老先生可指相国、内阁、六部堂官、九卿、翰詹,甚至后来扩大到庶吉士...
老爷则最初只称呼九卿、翰林、外官司道以上,后来连县官都称老爷...
举人、贡生在乡里也被称相公...etc.
: 李鸿章常被称为李中堂 可是我记得他没当军机大臣
: (好像没有一个正式的官职叫中堂 这应该是尊称而已?)
李鸿章自同治七年(1868)协办大学士以后便是李中堂。
有时一个称谓可指不同职官,像阁老、总宪、大府可多指,
因此若在文献中出现还须看上下文或该人履历而定。
台南赤嵌楼现存有一“兴建大士殿碑记”,开头一句“爵抚部院刘”,
便是有功臣世爵的巡抚刘铭传(但许多导览或所谓的文史工作者不知道这个意思)。
→ aaa8841:大学士雅称中堂 04/16 21:00
→ Pygmalion:那不就有很多中堂大人?? 04/16 21:02
是有多位没错。
推 kingstong:军机处几乎都是宰相级的一品官在行走,总之里头几乎都宰 04/16 21:04
→ kingstong:相啦 04/16 21:04
军机处由部院尚书/侍郎/内阁学士入直,以侍郎入军机者不在少数,
而侍郎、阁学只有从二品。名义上的宰相级还是限定大学士。
“以大学士兼管某部事务(户部占多数)在军机处行走”,才是名实兼备的宰相。
楼主: aaa8841 (匡国军节度使)   2013-04-16 21:00:00
大学士雅称中堂
作者: Pygmalion   2013-04-16 21:02:00
那不就有很多中堂大人??
作者: kingstong (卍解-天锁斩月)   2013-04-16 21:04:00
军机处几乎都是宰相级的一品官在行走,总之里头几乎都宰相啦
作者: smayson (sm)   2013-04-17 14:16:00
官啊~~~官啊~~~啍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3-04-17 18:26:00
那么 相公娘子互称 大约何时出现
楼主: aaa8841 (匡国军节度使)   2013-04-17 18:49:00
大概宋以后的戏曲出现。我不确定唐或更早有没有。
作者: proletariat (Die Ruinen von Athen)   2013-04-17 19:32:00
导览不懂就算了,文史工作者不知道刘铭传是福建台湾巡抚部院一等男未免太夸张了吧?
楼主: aaa8841 (匡国军节度使)   2013-04-17 19:37:00
应该说“爵抚部院”四字凑一起他就不知道了,尤其部院二字至于工作者...像X森电视台常有出来胡扯的“文史工作者”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3-04-17 19:43:00
推一下 很详细
作者: scott2009 (红土芽庄单品香)   2013-04-17 22:49:00
作者: markov (-chain)   2013-05-27 17:41:00
...这篇可以给M吗 有整理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