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为何少有佛教 修佛为主的小说

楼主: gfc (???)   2021-08-21 10:10:39
我对佛教的了解主要是来自法鼓山频道的圣严法师讲法跟泰国森林修行高僧阿姜查
我的说法不见得正确,有兴趣想进一步了解可以自行去找来看
佛教的神话、传说故事多不多? 数量不只多内容也很复杂丰富
但是为何少有佛教、修佛为主的小说,前面已经有网友提到一些原因
在这补充一下个人的看法:因为作者不识苦、读者不想知苦。
大家看网络小说都是来爽的,剧情发展不讨喜都还要先预告了
这种风格怎么可能会有市场
佛陀的教法的核心主旨是什么呢? 只有一句话 “苦” 与 “苦的止息”
世间是苦的、五浊恶世尤其是极苦的,悲痛是苦、欢愉是苦
为了彻底止息永劫以来轮回不断的苦,让心灵永远的安住喜乐
所以踏上了寻求涅槃的道路。
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世间是苦的吗? 我们认为的欢愉快乐是苦的吗?
为什么我们不认为这是苦,在这不多作解释。
要谈苦,首先得知苦,你不觉得世间是苦的、是需要超脱的,自然也没有
动机去了解佛法去修行。所以学佛有八难: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生长寿天、边地、盲聋瘖哑、世智辩聪、生在佛前佛后
传说北俱卢洲没有佛法,因为生活太过快乐,难以察觉世间苦,所以难起修行心。
佛教流传至今已经 2600多年,并且融合许多地方的民俗文化,所以许多人认为的佛教
其实跟原本面貌差异很大。
就我的认知佛教其实是种探讨生命、面对生活的哲学、到达目的地的旅行指南。
佛陀是个观察世间法则运行的教导者,祂把总结的心得教导给愿意学习的人
佛陀是个实际走到目的地的旅行者,祂把旅程会遇见的障碍跟克服的方法
向大家述说,让大家能够生起勇气启程出发,有信心能够坚持下去
诸佛皆出于人间,没有不在人间成佛的
由于这段旅途十分的漫长且歧路甚多,于是佛陀提供了几个指引方向的原则
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三相:无常、苦、无我 (阿姜查认为无我应该解释成非我:这不是真正的我)
四圣谛:苦集灭道
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修行的方式: 戒、定、慧
解释世间运作的十二因缘
为断除因缘结束轮回修行四念处
违反这些原则的,就很明确的不符合佛法、是附佛外道
佛法的修行原则是信愿行,也就是佛陀的教法可行的并可印证的
问题来了,可行的并可印证的指的是什么意思?
我们接触到的佛教缺少了什么
四大皆空的空应该要怎样解
戒律的原文为什么是"清凉的"而不是戒律规则
学问僧跟修行僧的差别在那
为什么很多人对于慈济会有不好的印象
吃素、一心念佛的争议性
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深入探讨的部分,不过这边毕竟毕竟不是宗教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