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黎明之剑的的毒

楼主: JustinTW (DoW FAN)   2021-07-14 00:35:22
顺路补充一点历史上招工真正的文化难题吧,发这篇也是避免以后这类讨论还有鸡同鸭讲
的余地,再有讨论这种问题,发这篇写到的困难出来问人怎么解决就好了:
https://www.taiwancon.com/238068/%E5%8A%89%E4%BB%B2%E6%95%AC%EF%BC%9A%E5%A4%A7%E6%A3%8B%E5%B1%80-%E6%B1%8E%E4%BA%9E%E4%B8%BB%E7%BE%A9%E8%88%8720%E4%B8%96%E7%B4%80%E9%81%A0%E6%9D%B11-5.htm

招募华工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马来原有的部落组织不大适应资本主义劳动体系。我
们要清楚,就是说,资本主义不是人人都可以搞的。记得马克斯·韦伯曾经提到过这件事
情,就是说,有些人在殖民地设厂,希望给当地的劳工发工资涨工资,把他们吸引到新的
企业中来,但是效果非常不好。因为当地的人习惯于原有的生活方式,他们没有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下人人都想多挣钱那种动机,即使他们在名义上做了工人,也没有办法遵守工作
纪律。如果你用涨工资的办法吸引他们多干活,结果是适得其反。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为
了挣更多的钱,而是为了保证原有的生活方式。比如说你原来给他们100块钱,他们吊儿
郎当地一天只工作三个小时,你以为你把他们的工资涨到200块钱,他们就能够一天给你
工作8小时了。其实不是。你给了200块钱以后,他原先只工作三个小时,他现在只工作一
个半小时了。理由很简单,我原先干三个小时挣100块钱,现在你把工资涨了一倍,我就只
干一个半小时了。
但是中国人不一样。说句难听话,从大清帝国出来的这些华人是以勤劳和生活水平低而著
称的。他们是最佳的苦力材料,因为他们愿意接受任何条件的工作,而且希望钱挣得越多
越好。同时,他们也跟欧洲的工人不一样。欧洲的工人经常为了争取待遇或者是政治权利
,不断地闹事,搞工潮搞工会什么的。而华工的特点:第一就是他们愿意接受低工资;第
二就是他们爱钱,你只要肯给他们涨工资,他们肯定愿意多干活,愿意给他们加班费的话
,不愁他们不肯24小时中连续18小时工作;第三就是,他们只讲家族,不讲社会性的团结
,他们有钱了只会给本家弟兄或者什么帮会组织,他们不会组织工会,不会搞什么政治活
动来分解权力。所以从各方面来讲,他们都比马来的部落民要好一些。
所以,英国殖民者大量地引用华工,以至于本地的华人人口迅速上升,从最初,殖民地刚
刚建立的时候不到10%,一直上升到抗战前夜的40%,在大概是1944年前后,马来的华人人
口一度超过了原有的土著部落民的人口。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简单说,就是,比较
原始的马来部落民,他们不适应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逻辑;而华人呢,不仅适应资本主义
雇佣劳动的逻辑,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很适合奴隶劳动的逻辑,他们不要求西方工人
阶级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些权利。
在这个过程中间,他们的钱如果按照英国资本家的角度来看,当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
因为这些人是自动来打工的,所以你可以合理地推论,他们在这儿的种植园或其他地方打
工挣到的钱,比他们在广东或者福建内地打工挣到的钱要多。所以他们相对于英国人来说
虽然没有钱,相对于内地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财主。有很多人在南洋挣到钱以后,就跑回广
东去,去当财主。所以国民党在革命时期把他们当作重要的募捐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义务教育和工业化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念书=有饭吃"这种华人
意识形态其实本身也是需要教育的,换句话说,没有义务教育,平民百姓根本不会意识到
念书会有饭吃,甚至你给他们饭吃他们就更懒得念书了。招工一样如此,觉得简单教育就
能让人变成听话的劳工是根本幼稚的想法,完全无视了9年义务教育给人提升的纪律性。没
有这样的教育,很难克服人的直觉思维,比如说家里习惯打猎的,会觉得去打猎就有饭吃
了,你给他饭吃来鼓励念书他也只会觉得是多余;家里习惯种田的也是一样,种田就有饭
吃了,念书干嘛?除非你直接把他们的食物拿走,再告诉他们唸书才能拿回食物,不过那样
嘛,就成了酷吏&暴君了
也就是说,要让人认为念书=有饭吃,本身就需要教育,但是问题是你现在就是需要用念书
=有饭吃当教育的诱因啊....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永远层出不穷,不借外力,或者长达百年
以上的观念积累,哪有可能打破这种惯性想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