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airytaly (fairytaly)》之铭言:
认同香蕉的写法会消磨小说的故事性和乐趣。
但是,香蕉用来尝试传达思想的媒介是网络小说,
那么他的受众便是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网文读者,这些人未必受过系统化的高等教育,
对各种理念未必有个基础的认识,更别提能在哲学层面读懂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
甚至即使是我们台湾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说不定都有超过一半的人,
没有一个足够完善的知识体系,来支撑他读懂一本比较深的文学著作,
普遍的情况可能是:“这个词...有听过,那段话...略懂,这整篇...想表达什么?”
那么,如果香蕉想把思想传达的精准一些,他就不能像是那些经典文学一样点到为止,
写短短几句富有寓意的句子就停(当然,香蕉的功力够不够做到也是个问题)。
比较可行的做法应该是把这些思想的来龙去脉、对角色的影响,都详细的写出来,
让读者能够明确的理解书中提到的理念:是什么?为何而生?与现行制度又有何差别?
然后可能的话思考书中人物面临的处境、可能的内心冲突,观察他们思维模式的转变。
对愿意看的人来说,这种写法可以给他一些基础的概念,
促使他去思考书中提到的内容,甚至去找相关的进阶资料来阅读。
而不管最后读者对香蕉是认同还是反对、有没有去寻找相关的知识,
这些读者至少会因为读网络小说,了解到一些原本可能要自发寻找的,基础哲学概念。
当然,这种写法也有缺点,由于过多的理念叙述,它往往会让故事内容失焦,
甚至只要作者把持不好理念传达和故事进展的平衡点,就会让整体节奏变得拖泥带水,
可能读者等等等,终于等到香蕉更新了最新章节,迫不及待的点开一看,
结果里面有大半的篇幅是在写角色内心的纠结、价值观的冲突,故事进度原地踏步。
不管导致这种失衡的原因,是由于作者想把概念讲的尽可能清楚明了也好,
抑或是为了突显配角的存在感、强调角色间价值观冲突的重要性也罢,
唯一不可否认的就是这种写法会大大破坏读者的耐心,以及网络小说的故事性和乐趣。
尽管如此,香蕉透过网文来传达价值观的尝试仍然很有意义,我想我会继续支持他,
而这其中唯一的问题就是,他更新的实在太慢了...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