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oveP (My Love)
2020-09-02 02:19:58我发现家人到银行好像也被骗买了类似基金 ==
讲也讲不听,好像喝到理专符啊水
钱既然是他们自己的,他们要怎么花权力也在他们手上,花光自己倒大楣就算了
现在讲破嘴都是白说的
我想先请教板上各位先进
我在报税的时候有报扶养家人,那家人如果因为这种基金有配息有收入
报税时是否会算进家人的所得里面?进而影响我的报税状况?
谢谢
※ 引述《kof70380 (小隆)》之铭言:
: 来源:
: https://tinyurl.com/y4us2qz4
: 原文:
: 理专推买高息基金“每月领3万” 绣学号阿嬷2年后一查...惨赔200万老本!
: 微利时代下,呆存款已满足不了一般理财需求,各式固定收益型产品趁势崛起,特别是高
: 息基金更是民众的最爱,经常见到的宣传话术是:基金配息率有10%,只要持有超过7年,
: 本金就全回来了,之后都是赚的。但天下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在理专吹捧下,不少人对
: 高配息商品趋之若鹜,最后却落得息收缩水、本金亏损下场,成了包裹糖衣的毒药。
: 与林阿姨相约的这天清早,天空下起大雨,我们在新庄老巷弄内迷走了一会儿,总算找到
: 正确地址,门上有块牌子:绣学号请按铃。屋内空间不大,但杂物不少,尤其茶几上堆满
: 各种保险契约、基金对帐单、银行存摺更显凌乱。昏黄日光灯下摆放的两台裁缝机,则是
: 多年来林阿姨养家、拉拔四个孩子长大的工具。
: “我辛苦绣学号,绣错位置不但要马上拆掉重绣、还要低头跟人道歉,不然客人就开骂,
: 说态度不好。”68岁的林阿姨红着眼眶说,“一个学号也就赚30元,绣不好要道歉;但银
: 行是大企业,赚这么多钱,现在我赔这么多,竟然连人都找不到,难道他们都不用说抱歉
: ?”
: 多年前林阿姨接触配息型商品,之后每个月存摺都有钱入帐,金额不固定但估算配息率有
: 7、8%;“但后来入帐的利息越来越少,就请别人帮忙看,一看大惊,才知道两年来,投
: 资本金已亏掉超过200万元!”
: 原来林阿姨遇到的情况,就是高配息基金广告上的警语:“本基金之配息来源可能为本金
: ”,所以尽管每月都有利息入帐,殊不知本金已经惨赔。“我16岁学裁缝,后来开服饰店
: 、帮人改衣服。但这几年不好做,想说把店收起来。才相信理专买高配息型基金。”
: 现在老本亏掉一半,等于每月领到的息,也会跟着大幅缩水,但林阿姨看不懂对帐单,直
: 到发现配息金额逐月减少,才请人帮忙了解;听到赔了这么大笔钱,真的欲哭无泪,痛斥
: 银行理专太无良。
: 其实,像林阿姨这样“错爱”高配息基金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在微利、高龄化趋势下,
: 民众对配息产品趋之若鹜,尤其配息率超过6%的高息基金,在理专话术催眠下,让人容易
: 误认这类产品“稳赚不赔”,忽略背后潜藏的风险。
: 她气愤表示,因为想退休,希望每月还有3万多的收入能支应生活开销,才相信理专、拿
: 房子借钱投资高配息基金。后来发现不论行情好坏、疫情冲击,银行都能赚钱,但所有风
: 险都是消费者自己承担,出事了理专就不接电话,不然就是离职找不到人!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20-09-02 04:35:00当然会,不过这种问题,税板比较合家户所得税,就是纳进家户里所有人的所得去报税,没有只要扣除额,不管所得的买基金股票,市价怎么跌,没卖出,国税局不会让你认列损失有配股配息,都有资料可追税
作者: vanessaW (vanessa) 2020-09-02 10:46:00
什么叫被骗了买基金?!有真的去了解产品内容本身吗看了黑影就开枪,看到报导就套用.....
作者:
z820410 (稳健积极派)
2020-09-02 17:03:00同意楼上说的
作者: vactory (...) 2020-09-05 11:36:00
国外基金的配息基本上不扣税,台湾的基金配息要扣税喔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20-09-05 12:24:00不要乱教,国外有国外的税...-.-台湾对海外所得比国内所得宽容100万以下免申报,合并国内所得670万以下,海外所得还不扣台湾所得税吧?详情也许在税板问问,美国公司配息,美国政府也扣税
就是了解才知道这种商品是骗人居多如果真的固定配息5%或8% 那政府把退抚或劳保都放到里面就好 也不需要改革了 这种商品光开出这种条件就知道有鬼了不过还是有些贪心便宜又无知的人会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