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状态:暂停一下,思考中。】
【 现在卡在‘货币的时间价值’,我得想想该怎么解说,会比较简单易懂。】
先跟站内信来问“问题”的版友说声抱歉,
因为,关于储蓄险的问题,真的不是我的强项,
而且我已经回过不少,此类型的站内信,
最主要是,一般人都把储蓄险当投资在玩=__=!
在这边会有一个“分界点”可以讨论,
(一)、卖储蓄险的理专或业务,
有没有透过卖“储蓄险”得到利润或业绩?
(二)、如果你要业务人员退佣,
那请问你为什么不自己去考寿险的执照?
退佣要多少有多少,看你打算压多少身家财产在上面?
恶性竞争的销价市场,是不会替经济带来正向循环的,
大家都是混口饭吃,如果你要退佣,请问你凭什么?
出钱的是大爷?第二点就讨论到此为止。
再来回到第一点去讨论,如果你是跟保险业务买,
一样会回到老问题,
同价格比品质,同品质比价格。
在这边,品质可以“稍微转换成服务态度与品质”。
根据我侧面了解,银行理专其实没透过“储蓄险”赚到你钱,
只有达成上层指示的业绩这样。
我是不知那些理专有没有虎烂我就是了。
【如果买到非趸缴型的储蓄险】
大多数人买保险,大部份都是透过一个“接口或平台”的介绍,
然后才掏钱购买,或是自己去找朋友买。
今天故事的主角,算运气不错,
遇到一个还算“诚真”的保险业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