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meryu (雨龙千寻)
2016-04-12 01:10:53=================================================
== 重点提醒;建议看电脑版的,不然格式会跑掉。 ==
=================================================
= Age 23 = [投资]与[学贷],兼顾的可行性?
#先声明一件事,各位目前看到的[心得],算半成品。
#小编先分享上来,标点符号的部份再慢慢修正回来。
#以上两行字,文稿修正完成后会,连同本行自动删除。
第二集
: 【相对容易存到钱的族群】
:
: (一)住家里。
: (二)不用补贴家用。
: (三)不用给孝亲费。
:
: 光是这三点,在每个月的可存金额上就会差很多了。
社会是现实的,生活也是现实的,
你没有办法选择您的父母是谁,但您可以选择怎样过生活。
苦情悲催是一天,笑笑过日子也是一天,
没有富爸爸,也不用太灰心啦!
小编倒是觉得,靠自己最实在,
在这世上,有几样东西是别人没办法从您身上夺走的,
一、等著您去实现的梦想。
二、被您吸收进脑袋的知识,掌握在手里的技术。
三、别人没有的本事,或是别人没有的能力。
以上三点,请各位在‘投资自己’时,稍微参考一下。
努力投资自己是好事一件,就怕您是“三天捕鱼两天晒网”,
有一搭没一搭的,这样就真的有点浪费时间跟金钱。个人觉得啦!
投资自己,真的算是相对不亏钱的投资。
至于能不能反映到您的薪资收入上,就看您的手腕了。
基本上,小编能够讲解的部分,大概也只能
以‘定存’+‘三点一理财法’做为主轴,来写心得分享文。
注:事实上,理财手法还蛮多种的,
信封理财法,算是所有理财手法中,基础中的基础。
用卡通‘海贼王’来比喻,大概就是一档跟二档的差别。
进化比较表:
PS. 这边可能会有点无聊,不过若想知道来龙去脉的可以稍微看一下。
信封理财法,你研究到最后,其精髓,就是‘专款专用’的概念。
什么叫做专款专用?
先用大分类去分类,一个大分类一个信封,不够用再拆开。
【 大分类 】=> 子分类,如果怕会乱掉,就是拆开存,多开几个子分类。
【居住开销】房租,水电,瓦斯,第四台,室内电话,拨接网络,宽带网络。
【生活开销】基本的‘食衣_行’,居住开销,要拆开。
【储蓄规划】早期的观念是留点钱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叫‘备用金’)
【存钱购物】例:买机车,或是手机,如NOKIA 8250,或Moto的CD928。
【保险规划】储蓄险跟年金险有段时间卖得很好,跟客人推医疗险,会被轰出门 =_=!
【旅游基金】例:明年要去日本的旅费、后年要去欧洲的旅费。
以上共六项对不对,在古早时期,薪水几乎都是领现金。
所以,古早人就会准备很多个信封,
拿到薪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依照‘每个信封的需求’,
把钱放进每一个信封里。
早期的长辈是比较懒,都是直接分三份,
一份付房租跟其他家用。
一份家庭领用金跟买菜钱。
一份是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又或者是替存小孩的高中学费。
早期的时候,某些私立‘国中’,还要考笔试才有办法进去就读。
那学费,真的粉贵。
在早期多数长辈的观念,相对薄弱一些,再加上,
‘生吃都不够了,还晒干勒。’所以早期的长辈,
大多数都是没有规划保险这区块的,
能有闲钱去买保险的,家境不是“小康”就是“大康”。
至于,网络银行,黑系啥咪小叮当?在古早时期的理财环境是这样的。
所以很多长辈,对于‘储蓄险’跟‘定存单’,会比较有兴趣。
台湾曾经有段时间,银行定存利率 9%多。有兴趣的可以去台湾银行找找,
数据库应该是还没被下架。
讲古时间结束,
若没先讲‘信封理财法’的基础运作模式,后面您可能就会看不懂了。
所以,小编还是先‘概略’的讲一下。
【信封理财法 V.S. 三点一理财法】
套一句俗话说的,不管是黑猫或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基本上,不管您用‘啥咪稀奇古怪’的理财手法,
只要能存到钱,那就算好方法,若是有部分转投资。
一部份就是看‘实力’,另一部分就是看‘运气’,
万一碰上‘黑天鹅’,就请多保重囉!
信封理财法 三点一理财法
运用的层面较广, 此法,则是采用‘比例原则’,
可以依照自身的项目需求, 来作为基准点,一般是分成四个区块,
去使用‘预算型理财法’。 居住、生活、储蓄、保险。
亦可以‘专款专用’, 先套基础理论,30% X 3 + 10% = 100%
甚至是‘指定特别用途’。 再根据自身需求去调整,
例:存钱买东西就是一种。 重点在于储蓄的这个区块,
算是在早期,金融网络; 梦幻储蓄率是:37.5% 以上,
还没有很发达的理财方法。 储蓄率30%, 仅算普通储蓄率。
小编个人会比较倾向‘三点一理财法’,
其中有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原因是,当您的薪水增加的时候,
在实务状况,应该也会增加一些支出,
因为‘人性’是这样的,我加薪了,所以我可以;
买好一点的手机,贵一点的笔电,稍微奢侈一点点,多吃几顿大餐......等。
想尽办法,说服自己,多花这一点点钱,‘ 没、有、罪、恶、感 ’。
被小编说中的,看要不要,自己去‘面壁思过’反省一下!
问题是,您薪水增加了,每个月若是存‘固定金额’,
说真的,对您的理财是没有帮助的,
收入少,能存的不多,小编也经历过,而且会存得很辛苦。
所以,刚开始在学理财,学存钱的时候,会建议,
先存‘固定金额’,等紧急备用金存够了,或是薪水有增加了,
改存‘固定比例’。这样您的存款,才会随着“收入之增加而增加。”阿拉机?
【该如何处理学贷?】
前面讲了一堆,基本上都只是方法。
现在要来说一点概念性的东西,
小编会建议,新手们,请先带好全罩式安全帽。
不然,有可能脸会很肿。并非是小编故意要打某些族群的脸。
ㄚ~靠,现实就这样,差别就在于您会不会‘想’。
这跟实际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跟‘心智’成不成熟,有一点点关联性。
一开始小编就有提到,相对容易存到钱的族群,那就很现实啊!
不然您可以‘白目一点’说要自立自强,自己搬出去外面住。
一个人租屋过一年试看看。
除非您的月收入,大于基本工资的三倍,差不多是六万元左右。
不然存钱的速度,大概跟‘蜗牛跑百米的速度’差不多。
以‘三点一理财法’为原型,小编用分析的跟您说要如何处理‘学贷’。
为避免各位忘记,小编再把那些资讯搬过来。
相对容易存到钱的族群;
(一)住家里。基本上,您的居住开销,就会很少,甚至贴近不用花钱。
(二)不用补贴家用。若不用补贴家用,您赚的钱,就能接近全部支配了。
(三)不用孝亲费。如果平日没给孝亲费,逢年过节,亦不用包红包,送礼。
若没这三项支出,您还存不到钱,要去学一下‘记帐’跟‘分析帐目’。
注:这个后面再详谈。
正如同家家有本难唸的经,会去贷学贷的原因百百款,偏门就不谈了。
基本型(采用比例原则),若您是一个人在外租屋,大概就是这样去列帐。
居住30%:房租/房贷,水电,室内电话,家用网络,有线电视......。
生活30%:平日部分:三餐 + 下午茶、点心、宵夜,饮料。
假日部分:简餐 或 大餐,轻旅行......等。
交通费 :平日 + 假日,或是从外地回家。
储蓄30%:以上前两大项的支出,说真的,算贴近固定,就算您想省,
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能省的有限,一个月省个几百块或几千元。
算非常了不起了。这个您实际去记帐就会晓得。
要处理学贷,基本上,大多数就是从‘储蓄率’这边,
挪钱出去缴学贷,或是信贷,再不然就是您额外消费的卡费。
若是想存旅游基金的,基本上也是从这边着手。
如果居住的支出可以压下来,才有办法在这边多存一点点。
想存紧急备用金的,也是从这边;
但这边就会产生一个差异点,
如果您是住家里,是可以把‘居住的30%’转换成要缴学贷的部分。
这个时候,您就会有多钱。
顺便再补充一点,学贷的设计,是真的有透过精算师去精算过的。
有考量到各位的还款压力,基本上很少超过,您个人的月收入的30%。
不信的话,您自己去问看看周遭的朋友,学贷会缴到超过月收入的30%。
真的很少,除非是因为特殊科系,学费是私立大学的两倍以上。
那才会超过月收入的30%,故意延毕也算其中之一。
大多数人存不到钱的原因,有不少人是因为在外租屋,
随工作而居。然后又有学贷,甚至还要再给孝亲费或补贴家用。
虽然您不住在家里,但家里还是替您留了一张床,不是吗?
学贷的处理方式,大多数的状况,就是看您要缴多少学贷?
再用 预定储蓄金额 - 学贷的月付金 = 实际可存金额。
如果算出来是 ‘负的’,只能建议您自己想办法加薪,或开源节流。
若储蓄金额,不足以支付学贷,那连‘投资金融市场’都不用想了
您可以做最低限度的投资,花钱买书,花时间上网,投资自己的脑袋。
想办法变出一颗,会理财又会赚钱的脑袋。
保险10%:除非您是搭乘大众运输工具上下班,不然这边就是用来支出,
商业保险;向保险公司或业务购买的保险。
产物保险;最基本的也要投保强制险,如果您原先的生活手头已经很紧,
最好想办法挤一些钱出来,加一下财损,少说也要30万的财损。
不然,万一真的发生交通事故,您有可能会破产。
关键字:交叉理赔,产险肇事理赔比例原则。
若是机车,应该是会有剩,汽车的部分,就看您有无投保,超额责任险。
黄牌、红牌的保费就不便宜,而且愿意承保的保险公司并不多。
这个就要去问了,一般仅承保‘机车强制险’。
若对于‘三点一理财法’的运用,如有任何问题,烦请用推文提问,谢谢!
小弟的手机怪怪的,有时若有‘箭头’手机不会显示。
致 kaizhizun 先跟您说声抱歉,因为您现在的真实状况,
其实应该也不少人也是陷进同样的挣扎。
那种心情是很纠结的。所以小弟在这边,完整回复。
: kaizhizun: 推你的虚荣心欲望论...我现在就是为了买房头期而删去 04/11 03:38
: kaizhizun: 许多非必要的欲望...小有成果,但看着别人爽很痛苦, 04/11 03:39
: kaizhizun: 出国旅游,买新衣新包包,吃大餐,拿IP都已离我远去... 04/11 03:40
: kaizhizun: 现在伴随我的是中华电信188没绑约,剪发都去百元快剪, 04/11 03:40
: kaizhizun: 这样存非常快,看到你这样说心有戚戚焉 04/11 03:42
这部分,小弟可以分享一些让您心里比较平衡的东西,
削减欲望,尽量压抑虚荣心,这个真的很不容易,
小弟会建议,您用一种,花小钱的犒赏自己的方式,不用花很多钱,
但一定要‘买到快乐’,不然您存钱会存到最后,会没有动力。
就像泄了气的热气球一样,要重新灌满热风(热情),要花不少时间。
甚至有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
小有成果,算好事,不过您‘赚钱的速度’,再加上‘非工资收入’的赚钱速度。
是否能追得上房价,您就要自己评估了。因为您列了不少东西,小弟还有一点时间,
就针对每个项目,分析给您听,其他乡民朋友,亦可参考一下。
出国旅游,个人觉得,只要时间许可,自己规划一下,当成是犒赏自己的奖励。
因为小弟不知您的头期款目标金额是要多少,仅能假设,
反正头期款要多少先不管啦! 以这个时代来讲,假设存到现金一百万+旅费。
就飞出去吧! 用‘奇檬子’来分析,因为已经存到了一百万,
那种心情很难用言语形容,存那么多钱,自己都没享受到,牺牲那么多,值得吗?
买新衣跟包包,这就有点头痛,
如果您是男生,基本上,大概就是留两套正式一点的西装、衬衫、领带。
包包的部分,买一个好一点的,要可以用很久的那种。
不要买合成皮或标榜环保材质的,有的会自然分解。
皮鞋建议买那种可以换天皮的。就厚脚根,有增高效果的那种。
一样不推环保材质。特价时,应该是三千有找,甚至更便宜。
如果您是女生,正式深色套装,一套。这套可以买好一点,正式场合穿。
内衬就看您自己。
半正式套装,看起来很像轻熟女的那种,两套,
朋友喜宴,或是比较没那么正式的场合,可以穿。
包包跟鞋子的部分,我就没研究那么多。
只不过,个人倒是不太建议女生穿高跟鞋,影响健康。
吃大餐的部分,个人觉得,是可以久久一次,
反正您就看您的存款速度,每增加多少就可以去吃一次大餐。
例如,每多存十万元,就可以去吃一顿。
先讲好喔!如果您的大餐是那种一餐一人份要价好几千,
甚至是破万的,那我会建议您改成,每增加五十万再去吃一次。
如果是吃几百元的简餐,我可以分享一招给你。
拿定存生出来的利息,去吃即可。(记得改,按月给息啊!)
基本上,我都是把‘紧急备用金’生出来的利息,拿去吃简餐居多,
价位大约在250~450(不知在贵三小叮当),
均价大约是300~350左右,就可以让我吃得很开心了。
当然也要看店家还有居住地。这方面您就自己衡量一下。
注:不管利率怎么变,小编都会想办法,
让利息的年所得至少有3600左右,超过也没关系,
反正扣掉跨行转帐手续费之后,大部分都是被我拿来吃掉居多。
央行降息,小编就是补钱进去这样,以上供各位参考。
【重点提醒】
若是住家里,有学贷的,又想存钱的,
就看您的居住开销有多少?
若为零,那就是直接把‘居住开销’转换成‘贷款月缴’。
理论型的配置就会变成
【学贷月缴】 30% 以下
【生活开销】 30% 左右
【储蓄部分】 30% 左右,学贷缴剩下的,先拿来存‘紧急备用金’。
若无备用金之需求者,可以先小额投资玩看看。
【保险部分】 10% 左右。
针对一般乡民的建议是,有剩的先不要急着还学贷。
您先存一笔备用金。为什么?
阿就很简单,你确定你这份工作会做很久,不会有待业期的问题?
您可以去问问人资(HR)新人的流动率有多高,
存活率,阵亡率,烙跑率???
少说也存个四个月的月收入来当备用金额度。
这样您还比较有本钱,去撑过待业期,找到理想的工作,
或是薪水高一点的工作。
等您的备用金开始再生利息了,到时要加速还学贷就会比较轻松了。
到这边,都算观念建立,还没太多的计算。希望各位可以看得懂。
想要一边还学贷,一边碰投资,是真的可以,但是您要有多的‘闲钱’。
赔钱的机率会比较小啦!
未完待续......2016-04-11 PM 01:08
ameryu.
作者:
Go2 (勾兔)
2016-04-12 01:50:00先推再看 XD (上一集有看完)
作者:
miauhuei (宅..也是不得不的选择啊)
2016-04-12 08:10:00谢谢分享^^
作者: energy00091 (阿晋) 2016-04-12 12:46:00
推^_^
作者:
Freeven (夏舞枫)
2016-04-12 13:06:00推
妈我被CUE了~(笑)真的,就像a大说的,这样存的方法到后面,真的会很无感(对生活),有确实的必要做一个调整,看到您的这些文章让我提醒了我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谢谢您让我重新燃起热情
作者:
slz2501 (虎是丹丹)
2016-04-12 22:00:00先推再看
作者:
wuhoho (不是我在说)
2016-04-13 00:01:00好实用的文! 谢谢您
辛苦了,是说我个人会把移动电话列为居住开销因为个人理解居住开销像是房租水电等等就是每一两个月缴一次并且金额大约在一定范围的必要开支那么移动电话也是这样的性质,就和吃穿等等不同不知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楼主:
ameryu (雨龙千寻)
2016-04-13 11:23:00观念很对,但在记帐上,算对一半,看你的居住实况。
楼主:
ameryu (雨龙千寻)
2016-04-13 11:45:00下一集会有现实范例两个,可供参考,第3种,目前还没想到
作者: quaketw (O_O) 2016-04-14 02:03:00
推!
作者: acclkk (残兵的春天) 2016-04-14 07:12:00
大推~
作者:
jaming (jam)
2016-04-14 21:58: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