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hsuann (Esther艾斯特)
2016-05-04 13:45:41恩 我也有最后一些话想讲,
Dana前面提到的荣格也是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家,
最近我还跑去上了一堆关于他的课,
他的人生也算是开放关系一个很有趣的案例,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研究看看,邓惠文最近也写了关于他元配的文章,
之前有一部电影"危险疗程"是琪拉奈特莉演的,就是在描述荣格跟他的病人莎宾娜的故事,
外遇的故事.那当然电影我觉得大家可以当参考啦,跟真实状况会有落差是必然的.
荣格的元配艾玛完全有资格称得上是白富美,我原本以为这样的话
那么这个女人可能没有智慧吧,可能跟荣格说不上话导致老公在外找到精神伴侣,
但后来看了邓医师的文章发现艾玛也是从事心理治疗,她的研究跟著作
提出许多深入而有见地的创见,其实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女人.
荣格一开始也是一对一关系的信徒,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希望被尊敬的男人,
他并没有思考过别的可能性,后来碰到莎宾娜,碰到托尼(另一个外遇对象)
他的整个关系样貌都变了,其实真实人生的很多人都是如此,
并非一开始就觉得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概念,而是碰到了才开始思考
自己是否适合原有的框架.
他的元配艾玛仍然过著正常的生活,做荣格完美的避风港,生养五个小孩
还能同时做研究,她是怎么过的?如何处理自己心里的压力?
是否还能继续爱着她的丈夫?坦白说这些都令我难以想像.思考到这里我
也会觉得为她难过,不过她可怜吗?她后悔她的选择吗?
我没有答案也觉得除了她以外的人并不知道.
我们对于别人的生活的想像与演绎时常充满很多自己的投射,
相似的情境会激发情绪是因为碰触到了内在那个受伤的自己,
很容易的作法是去概念化跟我们的生活并不相关的陌生人,
这很容易因为贴完标签以后你仍然不认识他.
我其实满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对阿妹的原文觉得不舒服,
身为同样选择一对一关系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不舒服主要来自于对
阿妹女友的投射,认为她是无知无辜而无能为力的人,
另外可能会有些不舒服来自对阿妹的失望,一个应该是灵性大师的人
私生活与想像中不同,不符合期待,这方面的话如果能理解他不过也就是
另一个在情海中浮沉的男人可能会好很多.
最后,我觉得很多事情我们用理性去处理,比如说在这里辩论说怎么样的
事情该怎么处理,其实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还记得危险疗程的最后,
莎宾娜结婚怀孕之后回去看荣格,当时荣格又跟托尼外遇了,
莎宾娜只问他一句话"你要如何自处?",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
如果你是当事人,你要如何自处?其实就只有这个问题而已.
如果你是当事人,根本没工夫去想说应该如何,而只能问自己:你想如何.
人生有一些难题是没碰到时根本不会知道该怎么处理的,
如果听说了别人的故事感觉到特别生气或特别难过,通常跟自己的内在有关系,
而跟别人实际的处境,或别人的为人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让你有很大的反应,我的建议是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
把这份悲伤找出来.
那如果真的觉得还是那个人的问题,继续骂他没有关系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