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阿妹最近在catch版人气已比D姐高
推那么多 觉得嫉妒
所以我要来参一脚回文以拯救我下滑的 人气
看完整个讨论串串
觉得大家在论的主题大概两个:
1. 妹女友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她是真的接受还是只是被情感勒索接受?
2. 这样的爱是自私不平等还是真实的关系?
其他关于阿妹大到底是怎样的人这个光讨论层面
我就不觉得有什么好论断的惹
先来讲第一个,先不管阿妹女友,先讨论“人到底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家有耐心的话可以先把这个TED看完:我们是否主宰自己的决定?
https://goo.gl/idtoqP
其实不只这个学者,三大现代心理学大师学派中,
除了阿德勒有主张人有自己决定自己幸福的能力之外,
佛洛伊德强调创伤与各种性出发的情节,与解决问题没什么相关也就不讨论了,
我也没有很了解佛洛伊德
想来讲点我最喜翻的荣格,他提出我们其实都深深受到集体意识以及集体潜意识所影响
我们以为自己能够遗世独立(思考?),但我们其实深深受身边的人跟整体社会气氛影响。
会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大家听过一个知名大学的社会实验的话,
知道区区狱警跟囚犯角色扮演游戏都能擦枪走火,使整个实验体失去理性,
被迫开始几天内就必须停止(有兴趣可以去看德国电影恶魔教室the wave)
还有另外一部实验情节的电影叛狱风云,都跟这个真实存在的社会实验很有相关
所以我们以为我们能够独立思考,但其实不然,
在我们能有“觉性”跟“察觉自我”的能力之前,
我们的价值观、想法、思考模式,都是被父母、社会、同侪共同(讲难听一点的话)
“洗脑”出来的,家庭角色的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金钱观念....
就像以前的人觉得女神应该都有点肉,但现在就是有线条不能有赘肉才是美?
为什么你会跟那么多人一样觉得那样才美,而不是跟前人一样?
就是因为被集体意识所影响。
只要我们身处在哪个文化之下,或是能接触到什么文化,就会被其影响,
我们无法接触到的文化,就难以接受
(就像现代人无法想像“野蛮”的马雅文化一样
但如果真的你生在马雅文明,杀人献祭可能对你来说变成是跟喝水一样自然)
而这边我相信现代一对一的感情模式也是当代感情观“主流”
那我们现在回来讨论阿妹女友有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好惹
我们前面已经质疑了人的理性思维是否那么坚实,
又尤其女友的case是已经参杂了四年的感情,
我们先假设阿妹女友很爱阿妹好了,那必定会因此产生强烈的情绪,
而情绪是阻挡我们理性思考的最大阻碍,
所以女友说不分手、接受开放关系是独立思考的结果“机率”极低
又加上现代阴性特质(多出现在女性身上,现在有越来越平均出现在各种性别身上的趋势,
但统计上还是女性居多)西蒙波娃说我们是“成为”女人,而不是身(or生)而为女人,
而成为女人之后,我们所追求的就是想要“被爱”,
也造成了女性大多无法一次喜欢多人,或有能力跟多人拥有关系的现象。
而在感情上有男性特质,想追求英雄主义,左拥右抱的女性,
也追求开放关系的女性,不是没有,只是在现代社会框架下真的不多。
(加上现在我们还在大谈女性自主,表示权力根本还没平等,这也是因素之一)
虽然我本身是觉得开放关系是蛮好的啦,
可以跟各种帅哥不拘束的去约会,
看到男友有女生追也会有点变态的,觉得更喜欢男友觉得他好有吸引力
但我也没有想要到会因此想看到男朋友因此很难过的样子,
所以就算了,麻烦。我还蛮佩服阿妹有这个balls提出der
(但我本身没有balls就算了,拥有多重关系也没那么好玩,进修比较好玩)
尤其以一个本来“以结婚为目标”的女性来说,要扭转观念的可能性又更低了,
如果她本来就是个不婚主义者,对婚姻的概念没有向往,那还好说。
所以有些版友说女友是因为“爱他,所以妥协接受”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原因。
而且在我接触过这么多个案,听过大量女性的问题之后,
发现其实90%“会来找我”的女生(会来找我表示我不能确定不来找我的人是怎样)
都是很容易在爱情中幻想、迷失自己,就像前几篇有人回说
因为抱持着某天阿妹大会愿意给自己承诺、放弃开放式关系而留下,
这的确在我的经验之中,是很多女生会做的事情,
而这无关乎什么“有离开的权利”,当然权利大家都有,选择大家都可以做,
但是诱因是否相同,有没有欺骗自己的嫌疑,跟阿妹用什么方式沟通,
都会有其影响选择通到哪一条在“事主眼中”看起来比较吸引人。
但实际上是否是这样,事主有可能是宁愿骗自己也不想接受的。
但也不用排除掉那个机率很小的可能性,因为机率与事实是完全没关系的。
希望大家看到这里没有太混乱 颗颗
而第二点的讨论就必须承接第一点的论述,
如果女友并非那机率一咪咪的族群,那就会是一个不平等的关系。
而如果女友是那一咪咪族群,那便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关系,
但不管怎样的关系,也许他们沈浸在其中也是自得其乐,
就像有人也会追求爽痛爽痛,觉得这才是人生的极致,才算活着,
只要他们都做了自己的选择,不论这在旁人眼中是真爱还不是真爱,
但旁人的眼光,至少我是觉得不甘旁人的事,
没有人可以替别人承担选择的后果,因果都是自己要担的,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课题要处理,不论是不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也不会改变他们现在就是这个状态而且目前没有想要改变的事实,
要是因为谁的攻击跟谩骂而改变,那这个“谁”
是否跟当初自己指控跟自己认知的“因为一己私欲而强迫女友接受你的观念”的人一样?
利用谩骂跟舆论压力,去强迫别人跟你一样认知“这不是真爱”的观念ㄇ?
你也可以缩他可以不要听不要接受,但不就也就跟认为女友没有选择背道而驰了ㄇ?
最后一段有点绕口令 但我的观察啦
波波!(还有波波明明就是我发明的但竟然被亚瑟拿去发扬光大,
觉得感受到某被爱迪生偷去点子的科学家感到相似的愤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