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良好互动的破坏者 -- 社交焦虑

楼主: ManaBear (玛那熊)   2015-03-19 11:20:47
※ 引述《AMESSAGE (超MAN)》之铭言:
: 看到熊大的文章 深感折服
: 不愧是专业咨询心理师!
: 社交焦虑是一个湛深的主题。
: 首先,社交焦虑和接近焦虑是否是同一件事?
: 我觉得本质是一致的,但有层度上的不同。
: 接近焦虑这个名词我是从谜男方法中认识的。源于演化心理学,在穴居时期一个男人为了
: 繁殖接近女人的风险很高,有可能会被活活打死或是被放逐群居生活。当生存的风险大于
: 繁殖时,接近焦虑就演化下来成为男人的保护机制。
: 白话就是,你搭讪有死亡的风险,不搭至少不会死。
我也听闻过这个讲法,但当时听完觉得疑点重重...(眉头一皱)
首先我好奇的就是,是否真有学者提出这样的理论?
依据什么证据推论出来的呢?
(毕竟提出者总不可能穿越到穴居时期去考察XD)
然后我又想到,接近女人为什么可能被打死或放逐呢?
哪一个穴居社会(或说文化)有这样的情形呢?
有历史资料或人类学考古资料能推论吗?
印象中听过一种说法,
如果接近到部落领袖的老婆或女儿,可能会被打死
但如果一个部落已经出现“社会阶级”,
那应该会有代表阶级的符号或象征物。
例如服饰、装饰的不同,好让部落成员知道谁是老大(以及老大的家人)
除非那位老兄太糊ㄅㄞ/涂ㄇㄨ\,才会选错对象而受惩罚。
另外,若要从演化理论来看
它告诉我们,“繁衍”是人类存活延续的重要目的与方式
这么来看,人类反而不应该发展出“接近焦虑”,
因为接近焦虑会阻碍人类的繁衍。
男性害怕接近(繁衍)会危害自己生命,所以保持距离
造成即使他个人活下来,但却不易产生后代
这样的部落应该将逐渐凋零(大家以自己安全优先,重于繁衍)
但演化理论下的生物,应是以族群延续为优先,大于个人生存。
这样来看,“接近焦虑”与“繁衍”、“物竞天择”是相互矛盾的。
若真有接近焦虑,这样的人类应该已经被淘汰了才是(繁衍过少)。
而存活至今的人类,普遍上应该没有接近焦虑(适者才能在千百年演化中生存至今)。
所以,有发现矛盾之处了吗?
这也是为何我不用演化来解释接近/社交焦虑的原因之一。
聊了这么多题外话,
是想要提醒大家一件事。
我观察到许多人都很有热诚与强烈动机在学习
不管是吸引追求、关系经营、搭讪、聊天技巧等等
而且感觉愈来愈多板友同时吸收心法观念与实务技巧
甚至愿意踏出第一步尝试、练习,
这是非常棒的事情,我相信大家会逐渐开拓出自己的道路。
当大家在广泛学习时,
我鼓励可以多元接触,了解不同的理论知识、流派技巧。
但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
当你看到新的观点、内容时,
同时也去思考是否具逻辑性?推论是否合理?有无实证证明?资料哪里来?
当你逐渐养成思考判断能力时,比较不会人云亦云
且会让你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观点
在聊天讨论时,展现出与其他人不同之处(但不是为反而反,别误会)
懂得思考、判断、看待或讨论事情有逻辑脉络
会成为你的魅力,增加吸引力。
之前有些板友会来信跟我讨论我的文章
提出疑问 或与他的经验连结,这些都是很不错的事情
也让我有好几次愉快又过瘾的讨论、交流。
: 至于 层次的不同是,我认为社交焦虑可以克服,接近焦虑永远都不会消失!
: 另外有些男人平时社交技能就很好,一但遇到自己喜欢的女生一样会因为紧张而脑袋一片
: 空白。
: 搭讪时搭一般的妹和搭超级正妹的心理状态也是完全不同。
: 所以我认为接近焦虑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
我是将接近焦虑看成一种特殊的社交焦虑
因为搭讪或跟异性聊天,也是社交情境的一种。
: 它是搭讪的第一道关卡。也是每次搭讪要重新克服的东西。不论你搭讪经验多丰富,多会
: 把妹,接近焦虑从来都不会消失,每一次搭讪都是新的开始。这也是为什么搭讪这么难这
: 么容易放弃的原因。
: 克服接近焦虑无法从理智逻辑下手,它更像是基因里的原厂设定。我的方法是把焦点集中
: 在处理对于“被拒绝”这件事的心理建设。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我现在比较想闲聊。
我比较乐观,或者说重视人的“主体性”、“自主性”
不认为人类(认知情绪行为)是完全被天生基因决定的。
对于接近某个对象时有焦虑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那来自于过去经验建构的信念、自动化思考,或是未被修通的情结等
当我们将焦点放在“人”本身时,事情就比较有改变的可能
白话点就是,我自己不太走“宿命论”或“命定说”那套。
或者即使你天生有某种限制,但还是可以改变(原厂设定还是能JB啊XD)
: 熊大推荐的“ 掌握好心情”似乎很有意思,我会找时间找来看。
: 随意闲聊几本我看过,然后觉得对搭讪和我的信念有帮助的书。
: “叔本华的眼泪”“当尼采哭泣”“异乡人”
: 这三本的共同点是 存在主义 。
: 个人偏爱的哲学类型,至于为什么我觉得对我的信念和搭讪有帮助?
: Well ...
: 那又是可以写很长很长的心得题材了。
: Peace!
赞喔!Yalom的书很值得看。浅显易懂的小说形式,不会生硬。
BTW,上面哩哩叩叩写一堆完全不是针对你
相反地我很感谢你愿意提出不同观点来讨论
我也忍不住聊聊自己的观点。
也期待你之后的分享 :)
作者: rabinson (何时无事一身轻?)   2015-03-19 11:41:00
我觉得接近焦虑类似于打猎时,要接近猎物又不被发现的感觉。小心有助存活,并且紧张会刺激内分泌,提升肉体能力。
作者: AMESSAGE (Die for your dream)   2015-03-19 12:02:00
哈 熊大 好认真 感到温馨!不过我和熊大的看法不同,我认为生存的动机绝对大于繁殖!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诉求,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当生存无虑时,才会进一步考虑繁殖。另外我想 穴居时代的假说,不论有没有社会阶级,都是弱肉强食的社会,你干我的女人我要打死你!即使在今日社会也屡见不鲜。人类创造文化法律道德可以作为某种限度的保护。我看过一本演化心理学的科普书,“为什么美女总是生女儿”探讨很多演化如何影响我们心理默认机制的议题,蛮精彩的。另外 我以自身经验来举例 。比起社交我更喜欢独处,但我没有社交焦虑;我喜欢搭讪女生,但我却有接近焦虑。我没有遇到或听过一个人真的实际训练到没有接近焦虑的。所以我才会将两者分开。对了,我很喜欢熊大的文章,也喜欢交流,这帮助我将自己的思考推得更深入一些。thx
作者: SONGBERLIN (围墙)   2015-03-19 13:54:00
意思是为了[避免搭讪失败受挫]之目的而产生焦虑吗?我个人经验是有社交共识的场合+间接开场,就能乐在当下但在路上没社交共识时,无论间接或直接开场都会有焦虑
作者: AMESSAGE (Die for your dream)   2015-03-19 15:59:00
恩恩^_^这议题蛮有趣的,我有另外一些想法,写在filed大的推文里。
作者: lilyqute (wy)   2015-03-19 23:20:00
推yalo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