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在电影《功夫》里曾说:“难道我会如来神掌也要告诉你?”
就是告诉我们就算是多才多艺,也要尽量低调XD
网志好读版:http://neganchor.blogspot.tw/2014/10/blog-post_9.html
我曾在《反差塑造工程:标签》一文提到,学习新的技艺可以当作自己的标签做反差,同
时,也可以是示高价时的一个很好的素材;但如果这些技艺只是被自己学来当作社交材料
,那其实我们跟硬逼着小孩学习他们厌恶才艺的父母没两样,用这样的功利角度去学技艺
,境界也无法太高;事实上,学新技艺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只要不是像小学时硬被父母逼
著进才艺班学一些只是为了让师长炫耀,或是为了拼奖状升学,其实各式各样的技艺都可
以丰富自己的生命。
《易经‧系辞》里有这么一段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技艺这东西
,就是所谓“形而下”的玩意儿,像我们学把妹、烹饪、写作、魔术、唱歌,这类夯不啷
当你想得到有的没有的,只要能够明确定义一个用途,就可称之为“器”。而“形而上”
就是一堆我们看不下去的古书在讲的鬼道理,什么《老子》、《论语》、《庄子》一堆之
乎者也什么的,这些玄之又玄完全无法理解他在说什么,都可称之为“道”。在中国哲学
的思想里,“道”只有一个,而“器”却他妈的可以有几千几百个,这意味着,我们可以
借由专精一项技艺,去体会另一项技艺的精神,甚至有更深一层的突破。
什么意思呢?谜男曾经推荐过一部电影《Tao of Steve》(这部电影台湾没有上映,得从
网络上去找),里面就是在讲男主角用《老子》这本书的道家精神在把妹的事。看《老子
》也可以学把妹?当然可以,《老子》讲的是“道”,把妹是“器”的层次,从“道”的
层次往下去学“器”,是最快最有效率的事。但可惜我们只是一般人,像电影里男主角这
种天资聪颖能直接从“道”入门的实在是不多;但没关系,平凡人有平凡人的练习方式,
我们可以从自己已经会的技艺里面,去体会背后的“道”,再从“道”去反推到自己学的
另一项技艺里,结果可能是两项技艺一起变强。
对我这个刚学拳击的人来说,最困难的一关就是第一次上擂台对打,还记得第一次上场开
打,该进攻不进攻,要打不打的,脚步踌躇不前,下场就是被对手轻松的打了一顿。事后
教练告诉我,在这种状态,唯一要做的就是衡量敌我双方的情势,要知道对手擅长的是什
么打法,弱点是什么,而自己擅长的打法是什么,弱点是什么,决定好战术跟战略之后,
用自己擅长的打法打对方的弱点,然后什么都不要想,冲上去打他老木。
这就是“无心”,你也可以说这叫“不执著”,执行战术时的无心是非常重要的。在把妹
的领域里,我们看书或上课时学了一堆招,知道怎么示高价、打压、说故事,但真正在执
行的时候却东想西想,说故事的时候心里老悬著一颗心担心自己台风不稳,被已读不回时
脑内就一堆小剧场,被废物测试的时候马上反射动作讲道理反驳,甚至看到美女就紧张的
说不出话来(解药:《诚实心理学(6):和正妹自在相处的三招心法》),光自己这一关
都过不了,后面要怎么玩?“无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在拳击跟把妹这两个领
域里都适用。
在这个案例里,“拳击”跟“把妹”分别是两种不同领域的“器”,而“无心”就是“道
”,但“打拳”跟“把妹”背后的心法却是同一件事,当技艺学得越专精、越多、越广,
会发现这种事会层出不穷,很多领域背后的道理都一样,这是当然的,“道”只有一个,
但我们却可以从成千上百个“器”去验证它。
要提醒的是,领悟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以我的经验来说,拳击要面对的是飞来
飞去的拳头,而把妹要面对的是患得患失的心理,虽然都是恐惧,但恐惧的本质却不一样
。要克服这件事,就是透过实地练习,像我虽然可以跟大部份的女孩子自在相处,但面对
飞来飞去的拳头,还是怕的要死。悟道了就直接在这项领域变大师,那是不可能的事,我
们只是凡人,悟道之后还是得透过实践,至少找到了“道”,就已经有了全新的努力方向
,在实践的道路上比较不会做白功。
话说回来,“学技艺”这件事最好的心态,我觉得就是“爽”这个字而已,而不是为了给
自己贴标签,虽然《反差塑造工程:标签》文章中的标签是技艺,但这是技艺的用途之一
,有“之一”喔请看清楚。至于其他的用途,有些技艺除了可以分享给别人之外,一个人
的时候还可以自爽。这也意味着年老的时候将不再是坐在电视机前面等死,而是有一大堆
的事可以玩,就算是拿着画笔坐在画布前胡乱涂鸦也好,或是对着桌上的塔罗牌发愣也罢
,有一样自己喜爱的技艺在身(“自己喜爱”是最重要的,前提是没给别人造成困扰),
即便看起来像个傻子,也可以快乐的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相信我,抱着自娱的心情
去接触各式各样的新玩意儿,把玩它、专精它,会发现会在别的领域上带给我们意想不到
的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