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很多东西只要被拿出来讲没有guts的人就会很怕被
攻讦。例如女性主义、种族刻板印象、性别认同议题等等。我想我也曾经是一个拥有极端
女性主义想法的人。但越长大我就越觉得人们对于这些议题的敏感程度以及过度政治正确
的反应感到诧异。如此多的“主义”“流派”“异性恋”“同性恋”“主张”“反对XX”
“支持XX”其实都是标签。但标签之于我们身为什么样的人有一定的关联性,但绝对不能
因为单一标签或是多种标签就决定一个人。
没错,我们的确应该被平等对待,但不代表我们没有差异。性别、种族、经济能
力、家庭背景等等,我们都生长在不同的价值体系里。这过度主张平等忽略了基础差异的
过度恐慌症,所谓的刻板印象我想大部分与统计数字以及过去经验有关,我们可以利用统
计数字来推断一个人“可能”拥有什么样的特性,但是却不能因此“断定”一个人所作所
为的价值。
TED Talk Alain de Botton:一种更宽容,更温和的成功哲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UDcuxbHs&feature=share
在我们出社会之后,就像这个影片里面所讲的,我们被我们生活中很小的一部份
(像是名片)来定义我们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人,大部份的人都容易犯下这种判断人的错误
。为什么高级主管不需要先尊敬你,就理所当然的可以得到你比较多的尊敬?但正因为我
们人类容易犯下这种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技巧需要存在,为什么有人会想要利用吹嘘自己
的声势来赢得别人的注意。当然自己的行为与后果自己要负责,吹嘘之后的结果要维持吹
嘘的辛苦以及被看穿之后的风风雨雨,都要自己承担。
这我之前在我的“女生一年改造法”系列文里面说话术的主题中有提到:
看到价值而非事实,一个人读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赚多少钱都
“不代表这个人”,这些可能可以知道这个人擅长什么或是头脑好不好之类的“事实”,
你却无法知道他的“价值”。千万别因为这些“事实”就帮他贴一大堆标签然后自己脑补
,阻挠妳自己认识真正的他。
我们活在一个过度害怕给别人贴标签却又活在标签的世界里。这次捷运喋血案,我
们不断的给他贴上标签不过就只是为了给这整个事件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好来安抚
我们自己的心,把责任推给那些标签下的产物。说难听一点,Tags are our bitches,
we fuck them whenever we want. But when she’s clingy, you’d kick her out with
no pity. 当标签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急着摆脱。
标签本身很中性,恼人的是使用标签的人使用的是否是有恶意的态度。我们过度
害被分类,但没有分类,这世界其实很难以运行。但事实上,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办法
脱离标签给我们的影响。标签永远跟着我们,那是一种判断事实的线索之一,但不是决定
事实的全部。
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我是由非常多不同的标签组合才组成为我,“女性”“亚
洲人的”“异性恋的”“运动体格的”“会写网志的”……等等,每个人的标签组合不一
样,有些我们能改变,有些我们不能。曹丕篡汉的故事,就是利用了自己的标签才成功收
买了所有的人,因为自己是那个根本不可能觊觎大位的皇家尾端没有任何势力跟依靠的那
个人。标签本身很中性,它可以是你最大的弱势,反过来说也可以是你最大的优势。如果
你是女性,不要想要拿男性的样子去征服所有人,你要利用你的弱势变成你最大的优势。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的心态才能让你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一昧地希望别人要了
解你的想法,而你不用去了解别人的。但当你愿意放开心胸去了解别人的想法,别人自然
也会了解你的想法。
简单来说,我认为“特性”有分成“偏男性”或是“偏女性”的方向来区分,但是一个人
可以拥有的特性是全面的,不是这个人的“生物性别”能够决定。例如男性的犯罪率较高
,不代表女性就不会犯罪,但我们可以“推测”以“机率”来说男性犯罪的情形可能较多
。同样的,以工作场合,拥有“男性特质”的人比较能够爬到公司的高层,但若光单以一
个人的性别去断定一个人的价值而非用一个人的特质,那就大有问题。然而我觉得常常有
些人忽略了我们本身天生的差异性要去强求那些让我有些诧异的“政治正确平等”。大部
分女性的确缺少了男性所谓对于事情非常“专一不易分心”的特性,但这不代表所有女性
都不具有这种特质,也不代表只要身为男性就俱有这种特质。但然而这种特质在统计以及
机率上,男性比较常看到,如此而已。
亚洲人成绩好、比较谦虚、法国人比较浪漫、德国人比较严谨、台湾人很友善…
.等等这些有的没有的标签,有好、有坏,没道理好的就扒著不放,坏得唯恐避之不及。
也许我们都是特殊的个体,但你不得不承认在大的群体之下所产生的统计数据还有外人观
感不会对你产生任何的影响,或是极力去阻止这些影响的发生,是徒劳,也无功。时间会
证明你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就拿女性被物化的这个事实来讲,我觉得世界上最可怜的两种女性,一种是“只能被物化
”或是“无法被物化”的这两种极端的光谱两端。我们都得承认,我们都渴望受欢迎、被
爱、受注意,“只能被物化”的女性,透过自己无暇的外表也许能得到很多好处,但也会
因此无法脱离许多标签,她所做的选择以及价值观都会被人做放大的检视,让她容易被物
化的外貌,就是属于她的标签。另外一种是“无法被物化”的女性,通常不太受异性的欢
迎,但她无法被当作一个女性被欣赏的事实,出自于她不愿意被物化的激进心态。我们要
知道,物化本身不要过度做解读,一个男人看到美丽的外表会思考到性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端看这个人的智慧到哪里,这个人就能够越过外表看到其他的面相。我想真正有智慧的
女性,不怕被物化。有实力的人,不怕被贴标签。
我们时时刻刻在被标签影响,为什么有名的人比较受异性欢迎?为什么读名校的人就一定
要到得比较高尚?为什么有位高的人就该比较受人敬重?为什么年纪比较轻的人你就自然
认定他比较天真?或是比较青春?为什么身为女生或是身为男生就应该要有对应的行为?
我们时常被我们所担任的“角色”所限制住,但我们不能因为人们有所“喜好”就对这些
普世存在的价值做斥责,觉得这些东西不应该存在,然而它不会你的怨恨而消失。人们一
样盲目、一样懒得思考、一样喜欢给人贴标签、一样讨厌被贴标签、一样喜欢跟着大部份
的人的意见走、男人一样喜欢有女人味的女人、女人一样喜欢有自信的男人。
然而这些叙述也都只是统计学,如果你真的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与喜好,那么抱怨
别人为什么不喜欢跟别人不一样的你是毫无建树的行为,人生是自己的,为自己的选择负
责。你要走得跟你自己内心渴望不一样的路,就别抱怨别人给你贴上的标签,哀这世界没
人懂妳。如果你要选择融入人群,那也别哀你就是个中庸平等的人。
什么时候该超越角色跟标签,什么时候该顺着标签跟大众的期待做事,我们人性的特征、
标签一直都存在,他是中性的,没有好没有坏,端看你怎么使用它。但你也同时知道你所
拥有的标签对于别人的观感会是什么样子,了解才能利用。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中性的,
要去探讨的是背后的态度还有前因后果,从单一事件来论断一个人,未免太过于粗糙。
但这都是我们都容易犯下的错误,当别人犯下这样的错误时我们只能去反省自己,一个人
所为的对错不是他人能够论断,即使我们有深入了解,没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去假设到底
如果这样如果那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那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我们只能接受已发生的事
情。尽力去缩小后续的伤害,不论是对谁。也许要想想我们自己一言一语,那些看似不怎
么样的暴力,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这世界上之所以会有这些东西,这些你看了沈痛、遇到了愤怒的东西,都是我们
一并一起创造出来的,没人能够免责。不要让自己变成那个,能推卸责任的时候大声责怪
,自己遇到的时候寻求别人谅解的那些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标签不该变成伤害别人的工具,而是保护自己免于伤害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