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公共汽车有陷阱?行道树遭移留洞 民众:若无植栽应铲平
2025-07-07 16:21 联合报/ 记者 邱书昱/台北即时报导
https://i.imgur.com/Akoucxl.jpeg
刘耀仁表示,由于树木倾倒或移除后,仍留着树穴,造成民众上下车危险。图/刘耀仁服
务处提供
北市多处公共汽车站体侧人行道,仍保留裸露或凹陷树穴,民众上下车需闪避或绕道,暗藏风
险。
议员批评,这与高龄友善、人本通行目标冲突,要求改善,后续设站也应以无树穴为原则
。
公运处回应,若接获树穴植栽影响上下车安全,会评估调整。
北市街头仍常见有路树倾倒或移植后,仍有裸露树穴没有后续填平,议员刘耀仁发现,这
些树穴常与轮椅族、娃娃车或身心障碍不便者争道,甚至徒增公共汽车上下公共汽车风险,建议应
以填平树穴为原则。
他表示,依“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等规范,公共设施及相关空间应具备连续性、平整
性,并应避免设有凹陷、缝隙及高低差。市府有责任优先改善公共汽车候车区域通行的障碍物
,尤其“转乘及候车动线”应优先保障通行安全。
刘耀仁实地观察也发现,像是万华区西园路二段双园里侧公共汽车候车区,站体侧人行道多有
裸露或凹树穴,导致通行民众需闪避,目前市府局处缺乏协调机制,对公园处来说,是以
“植栽保存”为优先原则,但负责公共汽车站亭的公运处则是负责站体设置与候车动线规画。
他建议,两单位应协调与风险评估,市府应建立“填平为原则、保留为例外”。
经常搭乘公共汽车的民众表示,确实看过徒留树穴的设施,有些长辈或者身心障碍民众要上车
,公共汽车就得算准停靠位置,否则造成乘坐轮椅民众又要想方设法上车,本来一开始以为树
穴还会再植栽,但有时过了几个月仍不见处理,确实认为倒不如就移除,减少人行道的障
碍。
公运处表示,公共汽车站位的设置,须权衡停靠的便利性、乘客候车空间及上下车安全、街廓
长度及腹地条件等,部分公共汽车站位范围内的确有树穴,但应仍有足够空间,供民众候车及
上下车。
但如果接获站区范围内树穴植栽,影响驾驶车行视线、或民众上下车安全,就会评估站位
调整、或与公园处研商树穴调整的可行性。
https://i.imgur.com/xtVDtnu.jpeg
万华区西园路一带公共汽车候车亭处就有一处未填平的树穴。图/刘耀仁服务处提供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885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