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分享] “踢”出工运?──谈足球与德国工运

楼主: CHERYL7 (Hurricane Gilbert)   2014-07-10 20:38:11
※ [本文转录自 Schalke04 看板 #1JlQi7o6 ]
作者: octobird (遗憾) 看板: Schalke04
标题: Fw: [分享] “踢”出工运?──谈足球与德国工运
时间: Thu Jul 10 04:50:13 2014
※ [本文转录自 PublicIssue 看板 #1JlQYBo_ ]
作者: octobird (遗憾) 看板: PublicIssue
标题: [分享] “踢”出工运?──谈足球与德国工运
时间: Thu Jul 10 04:39:36 2014
http://blog.roodo.com/yohen/archives/181796.html
2003 年 3 月 11 日 05:02
“踢”出工运?──谈足球与德国工运
(Tor! Tor! Tor fur Arbeiter!!)
吴昱贤
1927 年,引发德国公众最热门的话题是苏联国家足球队在德国进行的八场友谊赛。在这
之前,俄国才刚刚于 1917 年的十月革命终结沙皇王朝,1922 年正式成立为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1927 年在德国的足球赛,是苏联革命后第一次派出国家足球队到西欧访问。
这系列的友谊赛,不只在公众日常生活引发话题,赛前也在德国分裂的工会与左翼政党间
引发论战与互相攻击,而在保守、右翼的政党里,更是让保守政客们神经紧张。当时德国
的工会与劳工政党分属两大派别,一派是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SPD),以及亲社会民主党的工会,也就是改革派;一派是自社会民主党
分裂出来的德国共产党(Kommunis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KPD),以及亲共产党
的工会,此为革命派。这两派虽然都是劳工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但两派之间却也斗争激烈

苏联国家足球队之所以到德国访问,乃是受德国“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
Arbeiter-Turn-und-Sportbund,ATUS)的邀请。1922 年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隔
年德国“劳工体操与体育协会”马上就邀请苏联足球队到德国访问,并且和八支隶属“劳
工体操与体育联盟”的劳工足球队进行比赛。“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是当时德国最大的
工人体育协会,它跨过劳工政党与工会的恶斗,直接邀请苏联国家足球队到德国。
然而,“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筹办这系列友谊赛,可说是困难重重。首先是德国政府利
用行政手段百般刁难,“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从 1923 年开始筹办比赛,一直到 1926
年定案,期间就经过 3 年的会议,以及与德国政府的不断周旋;其次,社会民主党的党
刊《前进》(Vorwarts)刻意不报导这条消息,而共产党的党刊《红旗》(Rote Fahne)
则已被禁刊而无法报导,这使得宣传工作变得困难;最后,反动的“德国体操协会”(
Deutsche Turnerschaft,DT)、“德国足球联盟”(Deutscher Fusball Bund,DFB)、
右派政党与保守的媒体等,则在赛前一直诋毁这系列比赛。于是,“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
”只能一方面想尽办法应付德国行政机关的刁难,一方面自行制作海报与传单在比赛的城
市里宣传。例如在莱比齐(Leipzig),“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的工人们就张贴了
14,000 张海报,散发了 20,000 张传单;在汉堡(Hamburg)则在工厂、工会、政党地方
党部张贴了 800 张海报,发出 20,000 张传单。终于,1927 年 5 月底,苏联国家足球
队第一次抵达德国。
这系列友谊赛,总共有八场。第一场在莱比齐的比赛,就吸引了大约 1 万 7 千个观众,
第二场在汉堡,也吸引了 1 万 2 千 5 百名观众,第八场在柏林(Berlin),更涌进了
2 万 5 千个观众。(注 1)由于苏联国家足球对球技高超,这八场比赛都赢了德国“劳
工体操与体育联盟”底下的八支工人足球队。不过,德国劳工却也不在乎,因为在球赛进
行中,他们可以和其他工人弟兄一起欢呼,感受到集体的兴奋,与其他工人聊天,交换资
讯,并且欣赏、享受苏联球队淋漓尽致的球技。
同时,因为观众的踊跃响应,加上苏联足球队也的确厉害,赛前抵制、诋毁这系列比赛的
媒体与政党,在这友谊赛进行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也转变了态度。一些右翼的媒体,原本
宣称这只是工人刻意“演”出团结的样板戏,是做假的比赛,也不得不在比赛后的报导给
予正面肯定。社会民主党的刊物《前进》与其地方党部的报纸,最终也写出赞美苏联足球
队的文字,例如:“急速的发动攻击、精确的传球、身体的协调控制、控球等等,这些都
可以说是技术上的完美。”汉堡的《汉堡异闻报》(Hamburger Fremdenblatt)则说:“
德国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的足球队都输了球,这还能说是体育上的大日子吗?当然是!因
为苏联足球队所展现的,是绝对第一级的。他们把公平竞赛的精神与伟大的意志力完全带
入球场,同时也是球技上的典范。”
这都还只是球场上的集体欢愉与亢奋,球场之外,这系列比赛也发生了一些政治影响。社
会民主党、共产党以及工会,在工人支持者的极力要求下,终于也展开初步合作的会议。
而德国工人阶级在国际上联系体育活动的两大组织──亲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劳工体
育国际”与亲德国共产党的“红色体育国际”──在这系列友谊赛进行的同时,也展开合
作的会议与计划。
当政党把团结讲得既抽象又口沫横飞的时候,这系列足球比赛则直接且具体地说明,什么
是把工人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团结。
☆工运三大支柱
在回顾、分析德国历史上的劳工运动时,常常会在文献资料上看到所谓劳工运动“三大支
柱”的说法,这三大支柱分别是:工会、工人政党以及同志协会(Genossenschaft)。也
就是说,分析德国劳工运动不能只看工会的组织,也不能只看到工人参与、组织政党的运
动,还必须兼顾到公共领域里形形色色的工人同志协会;劳工运动作为一个整体,是由这
三个领域的各种组织所支撑起来的。再换句话来说,工会运动不等于劳工运动,而是劳工
运动大于工会运动;劳工运动也不能等于工人政党的运动,它大于工人政党的运动。简而
言之,劳工运动可以说是这三个领域的总和,是这三大支柱的建立才撑起劳工运动的整个
面。
工会,所追求的是工人所处劳动场域的组织能力与经济知识,以及由此洞察、理解到自身
在整体社会关系里所占的重要环节:工会之特有的双重功能在于它是薪资斗争与阶级斗争
的结合点。
工人政党,它寻求的不只是动员选民投票而已,而且必须启蒙大众,在公共领域形成更广
大的政治对话,吸引、带动政治参与,让这些参与的成员从中学习到政治教育,形成历史
与社会意识,而最终要设法解决当前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并对未来提出一套全社会
的愿景与蓝图。在德国历史上,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是最主要的是社会民主党,以及从社
会民主党分裂出来的德国共产党。
至于工人同志协会,也就是第三支柱,就比较复杂一点。基本上,它包括各式各样的生产
、消费合作社、工人自组的信用合作社(注 2),以及各种休闲、文化同好的协会或社团
(例如喜爱体育活动的,就组织体育协会;喜爱文艺的,就组织音乐性社团、美术社团、
文学社团,等等)。在同志协会这领域,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经济性质的,另一类是
文化活动性质。
经济性质的话,例如生产、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这不等同于工会活动,因为工会
是相应于资方的工人组织,而经济性质的同志协会没有资方,它是工人企图脱离资本主义
逻辑所另外创造出来的另一种生产与消费组织。这类组织是当时工人对于经济信念的具体
化,希望以此建立自己的经济共同体、工人自力经营的生产组织、劳工自我管理的企业,
以及新的社会–经济连结方式,这也是百年前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经济实践。
而文化性质的同志协会就更加杂多,这些是工人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时间里,基于不同嗜好
与休闲方式所组织起来的社团。表面上看来,这类文化性质的同志协会无关政治,和劳工
运动也没有多大关系,然而事实上,这类组织却在工人团结的作用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
角色,其中特别是工人组织的足球协会。因此,有些德国社会学家甚至说,德国工运的三
大支柱其实是:工会、工人政党,以及足球协会。
是的,正是足球这项体育活动在德国劳工运动史上,非常重要地占有一席之地。弱势者若
想要行使权力反抗强权,就只有团结一途,而足球,正是社会团结的绝佳黏着剂之一。
☆足球的起源
足球原产于英国,它真正出现的年代并不可考。不过,在 17 世纪末,足球就已经成为英
国庶民最普遍的竞赛活动之一,特别是在所谓的农民流氓无产阶级与手工业工人之间。当
时的足球(football)和今天的足球(soccer)不一样,比较有点像是今天的橄榄球(
rugby),但没有一定规则与人数限制,比赛场地往往大到从一个庄头到另一个庄头之间
的整个田野与森林,也就是两村庄之间的对决。参赛各村集合庄头里男人,比赛开始就努
力把球带到对方村里,为了快一点进攻到对方村庄,所以球几乎都用踢的。但是,也可以
用手、用粗暴方式阻挠对方的进攻,或是把球抢回来。这种竞赛,常常持续一整天,有时
甚至打到半夜。比赛也不讲求什么优雅动作或美技,更重要的反而是力量与暴力的展现。
18 世纪,随着英国的工业化与大都市兴起,农民流氓无产阶级和手工业工人变成只能出
卖劳动力的工厂工人,于是这种乡间竞赛渐渐消弭。不过,它却在英国的公立学校(
public school)给保存下来。因为从 1728 年到 1832 年之间,英国就发生了 22 次大
规模的农民暴动,平均每 4.7 年一次大暴动,王公贵族们对付暴动的办法有软有硬,其
中之一就是设立免费的公立学校,希望以此收编、控制、驯化农民的下一代,让他们要有
教养、要乖驯一点;于是,足球就这样被学童们带进了公立学校。不过这种竞赛毕竟太过
野蛮,于是在公立学校老师(主要是 Thomas Arnold)的带头改良下,开始有了初步的文
字规则。在这演变的“文明化”过程中,其过度时期就是今天的橄榄球(rugby),而后
又渐渐改革成当今的足球(soccer)。
当然,这段叙述有非常多的简化。其中不可忽略的是当时逐渐上升兴起的资产阶级,他们
在握有经济与政治实力后,也开始介入英国公立学校的教育,而粗暴的足球(football)
成了他们极力改革的项目之一。于是,在规则的设定上,就融入了当时资产阶级对于市场
平等竞争的想像,例如:上下半场要换边攻防。而得分的计算、积分制与联赛的排名表,
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会计簿记。至于比赛时间的规定,使得参赛者要掌握时间感、节奏与效
率,又类似于资本主义工厂的劳动过程。(注 3)
无论如何,当今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当时就这样在英国公立学校所确立。
☆足球传到德国
英国的足球在 1870 年代被康拉特‧寇赫(Konrad Koch,1956-1911)引入德国。寇赫当
时是布饶恩史怀柯城(Braunschweig)马丁诺–卡塔力诺伊姆中学(Gymnasium
Martino-Katharineum)的老师,他在 1874 年开始教学校里的学生踢足球,并且也极力
推广足球运动到德国其它城市。因此,在德国足球史上,他被尊称为德国足球之父。
不过,要推广一项运动(social movement),就需要组织,而这些组织最好是已经建固
稳定,而且能有效运作。在德国,这类组织就是各地的体操协会(Turnerschaft)(注 4
)。德国的体操运动与协会组织,最早是由杨恩(Freidrich Ludwig Jahn,1778-1852)
在 1811 年所建立,他也因此被称为德国体操之父。杨恩推广体操运动,目的虽然是健身
,但其实还有政治目的。
那时候,今天所谓的德国还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许多大大小小的不同政治体,分别由各地
贵族所统治,统治阶级是贵族,而像英国、法国那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德国都还很薄弱。
更重要的是,当时这些政治体,事实上是属于法国拿破仑的占领区。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希
望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于是封建保守的德国贵族,以及外来的占领者法国,便成了
统一德国的障碍。而德国人民在贵族与法国的双重统治下,德国城里到处可见饥饿的儿童
、贫病交迫的乞丐,从娼的女人也越来越多,这是当时的政治与社会背景。在这样的情况
底下,杨恩决定了他的政治与社会改革。他希望,德国将能够由人民主导一场由下而上的
革命,以便彻底解决政治与社会问题。
他的做法是在中学(Gymnasium)教授并推广体操运动,同时吸引更多的体操教师加入阵
营。学生从事体操的锻炼,塑造强健的体魄,在杨恩的想法里,这是为了从德国贵族与法
国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尝试,也就是说,是一支潜在的人民游击战部队。因此,他除了
不断在各地协助成立体操协会之外,也设计了类似战斗技能的官兵抓强盗游戏给学生操练
,在这种游戏里,更融入了摔角技能的训练。从游戏入手,很快地就在各地引起回响,并
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参与。不过,杨恩所寄望的人民革命最后并没有成功(注 5),原因在
于这些体操协会的成立与推广太过成功,很快就引起统治者注意,1819 年就把杨恩给逮
捕入狱,体操协会也在各地被查禁,杨恩素朴的左翼民族主义失败了。
体操协会虽被查禁,但唯一的例外却是在布饶恩史怀柯。因为,布饶恩史怀柯当时在体操
协会上的建立上比较少也比较薄弱,反而就这样幸存下来,从而继续发展下去。1830 年
法国发生三月革命,革命烽火也沿烧至德国,统治布饶恩史怀柯的公爵被赶出领地,他的
城堡也被人民放火给烧了,于是体操协会得以继续壮大发展。1842 年体操协会的禁令取
消,过去追随杨恩的体操教练又开始在各地重建协会。1848 年,德国又发生人民起义革
命,很多体操协会都是参与革命的组织。1830 年和 1848 年的两次革命最后虽然都被统
治者给镇压下去,然而体操协会的组织却是统治者再也无法控制住的了。
1848 年革命之后,德国学生兴起组织学生同志会的热潮,尤其到了 1860 年代更是到达
高峰。学生组织同志协会,一方面虽然鼓吹德国统一,强调一个自由祖国的重要,但另一
方面,这类组织聚会,往往也是年轻人发泄精力,展现叛逆、放荡的场所。由于过去杨恩
在组织体操协会时,几乎都是和学校结合,因此,这些学生组织也都吸收过去杨恩那套徒
手搏斗、摔角等竞技,而后有些甚至发展成剑击协会。年轻学生在这类搏斗活动的操练中
,故意展现他们的反叛精神与男子汉气概,同时体操的锻炼造就身体肌肉的均衡健美,也
符合所谓的男性形象。不过,在这发展过程中,这类组织也离杨恩原本左翼民族主义越来
越远了,学生同志协会在组织上,采取学长学弟制,学长与学弟之间的关系与规范,事实
上是模仿封建贵族的礼仪与层级支配的关系,这可以说是组织上的封建化(注 6)。
然则,这类协会却成了寇赫 1874 年起推广足球的组织基础。他透过学校课程的安排,强
制规定高年级学生要学习足球(注 7),把学生摔角、搏斗的竞争比赛改成足球竞赛,并
且强调足球不只是肢体肌肉的运动,更是一种锻炼“勇气”的教育,是精神意志力的操练
。更重要的,寇赫强调足球比赛所需要的合作,以及合作过程所产生的默契、紧密的互相
连带感,每个球员在球赛中都同等重要的互助关系,使得足球成为把学生同志会去除封建
化的机制。
寇赫在足球推广上的努力,也吸引了其他的体操教师加入。借由学校课程安排,以及体操
协会与学生同志会,足球很快地就在德国扩展开来。
☆足球在德国的扩展,或:足球与工人阶级
足球在德国的迅速推展,除了透过既有体操组织的传递,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第一,足球
和摔角、徒手搏斗、剑击等运动比起来,比较不具身体上的危险性,但却仍然保有对抗上
的激烈性。第二,虽然足球运动起初在德国被认为是“大脚无赖”(Fuslummerei)、“
肛门运动”(Aftersport)、“英国病”,但寇赫却很有技巧地建立足球哲学的论述,强
调它是精神与意志上的锻炼。甚至诡辩足球其实源起于德国,是德国传统的体育活动,英
国人玩的其实是橄榄球(rugby football),很多人以为足球来自英国,事实上是穿凿附
会。当然,这是寇赫自己捏造出来的宣传与广告式的考证,不过,这套说法当时却也渐被
采信。第三,足球运动的参赛人数可多可少,即使人数少一点,也不减低其激烈性与娱乐
性。
1828-1832 年,德国在中学教育有一些改革,其中最主要是广泛建立技职学校(
Realschule)。这些技职学校,是德国工业化的劳动力训练所。在寇赫推广足球体育时,
足球也从一般中学传入了技职学校。而德国工业革命的大本营,也就是素有煤乡之称的鲁
尔区(Ruhrgebiet)(注 8),可说是技职学校毕业生的落脚处,劳工们为谋生存,也几
乎都要涌进鲁尔区。于是,足球运动也从技职学校带入工厂,成为工人休闲所从事的体育
活动。
为什么足球会成为工人阶级最受喜爱与从事的体育活动?很多人说足球是一种“社会(关
系)的雕塑品”(soziale Plastik),球赛的进行,需要每个人的互助与合作,这种整
体联系的运动状态,非常契合工人阶级之间的连带与情感。踢过足球的人就知道,九个人
和十个人比赛,少一个人就差很多。也就是说,每一个参赛者都是重要的,队友之间是平
等的。
另一方面,球场看台的设计也是“社会(关系)雕塑品”的一环。早期球场都是没有座位
的设计,工人们带着烤香肠、面包和啤酒站着观看球赛,还可以自由走动,和其他工人聊
天、交换不同讯息与想法,一起为球赛呐喊、加油,维系工人阶级的集体认同与情感,种
种社交活动,就是在球场看台上同时进行。
此外,解释为什么足球如此吸引工人阶级,还有两种几乎截然不同的理论。一种是说,足
球比赛是资本主义劳动生活的复制或反映,足球比赛非常强调分工合作,这和资本主义工
厂把劳动切割是同样意思的,每个人专司其职。至于球赛时间的限制,使得比赛进行要非
常讲究效率,这和工厂劳动生活的工时一样,一定时间内要生产最多产品。球场上节奏、
时间感、足球的控制等等,在在都反映了工厂的劳动生活。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足球运动是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解放。足球可以说是最难控制、球
场上不确定性最高的运动(脚没有手那么灵巧与灵活),因此,足球场上的每个球员都具
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这和工厂劳动过程里无聊、受机器控制、疏离而毫无意义的反复操作
不同,足球提供了工人阶级自由、解放的空间。
不论理论如何解释,到了 20 世纪初,足球运动已经吸引广大德国劳工阶级,这是个事实
。之前提到的德国“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它是在 1893 年所建立的工人体育同志协会
,原名是“劳工体操联盟”(Arbeiter-Turnerbund,ATB),1919 年扩大体育项目,并
改名为“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1921 年正式成立足球项目的组织部门,此时足球会员
有 50,000 名,过了 9 年,1930 年时,足球会员就增加到 140,000 名,占全部会员人
数近五分之一。“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在 1920 年所举办的工人足球联赛,估计就有
48,000 个参赛的工人足球员!
1904 年五月 4 日,鲁尔区矿业城盖尔忍克新(Gelsenkirchen)一些年龄 14 到 16 岁
的年轻小伙子了成立一支叫做“西发利亚–侠客 04”(Westfalia Schalke 04)(注 9
)的足球队。这群年轻人的家长大多是为了谋生而从麻苏仁(Masuren)(注 10)迁徙到
盖尔忍克新,他们大都是矿工,或者是矿区工作的相关技术工人。1915 年时,这支球队
原本想加入“西德竞赛联盟”(Westdeutschland Spielverband,WSV)(注 11),但因
为阶级因素而被拒绝,于是只好继续待在“狂野协会”(wilder Verein)(注 12)。第
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支球队与“侠客体操协会 1877”合并,改名为“侠客体操与运动
协会 1877”。这次合并,主要还是为了加入“西德竞赛联盟”,可是还是被拒,这次理
由是:只能接受单一足球项目的运动球队(注 13)。1924 年,这支球队再次改名为“侠
客 04”(FC Schalke 04),此名一直延续至今。不过,由于该球队是盖尔忍克新城市的
球队,所以也称为“盖尔忍克新–侠客 04”(Gelsenkirchen Schalke 04)。
“侠客 04”是一支纯工人阶级的足球队。不过,以当时矿工的经济状况,事实上连球鞋
和足球都买不起。于是,他们只能去捡人家丢弃的破鞋与破球,带回家后再一针一线缝补
成刊用状态,或者是跟有钱的球队购买他们淘汰的足球用具(例如运动裤、球鞋与足球)
。至于练球的场地,则是矿工们极力跟老板争取,结果获得一块已废弃的矿区空地,然后
再每天工作之余慢慢靶场地整理出来。为了纪念、说明他们的出生背景,这支球队把他们
的球场叫做“平安上坑竞技场”(Kampfbahn Gluckauf)。这原是矿工用语,当轨车载满
煤矿准备出坑时,还在矿坑里劳动的工人,就会跟准备随煤车上坑的工人祝福:“平安上
坑!”
这支球队,在艰苦中慢慢发展,1904 年成立之初,有 16 个球员。10 年后,有大约 90
个球员。到了 1930 年,已经有 1,100 名球员。他们一直和资产阶级的“西德竞赛联盟
”周旋,每年以比赛成绩证明球队已有资格进入联盟更高级的比赛。不过,只要“侠客
04”每晋一级,“西德竞赛联盟”就调整一次分级,让“侠客 04”永远达不到该联盟最
高级的联赛。不过,老是调整分级资格的手段也有用完的一天。当封锁政策一一被“侠
客 04”突破,终于进入“西德竞赛联盟”最高级的联赛第一场,“侠客 04”就在
70,000 名观众面前,以 1:0 击败来自杜塞多夫的球队。1934 年,“侠客 04”更在
45,000 名观众面前,击败纽伦堡而获得全德国冠军。隔年,完成二连霸,继续保有德国
冠军的头衔。1939 年和 1940 年,“侠客 04”第二度二连霸。1997 年,“侠客 04”获
得欧洲冠军。目前,“侠客 04”的球迷估计约有 2 到 4 百万人。
☆工运社会化:工人阶级公共领域的建立
前文已经稍微提到,如果工人(或者说,广大的受雇者)要获取以及行使权力,只有团结
一途。但是,由于工人劳动分工的差异很大,受雇者散布在不同的产业与各行各业间,使
得工人群众要团结统一起来,变得十分困难。
这种因为分工所造成的差异,使得受雇者之间在资讯与想法的交流上几乎停滞,受雇者之
间也就很难具有命运一体的感受。如此一来,只好各自“随人顾性命”,弱势者永远只能
是弱势者。因此,要突破这种困境的唯一可能形式,就只有不断地透过各种方式把受雇者
组织起来,以及组织之间的结盟,并且在这过程持续地进行沟通。
结盟的第一个前提,当然是要有组织,例如政党、工会或者是工人同志协会(同好协会)
。组织与组织之间,才有所谓的结盟可言。第二个前提,是组织与组织之间互相信任,透
过信任才有办法拉近距离。而信任,只有不断地透过沟通与互动来达成,这其中不只是理
性的观念与思想交流,也包括感性的情绪支撑与互助。
要组织工人,大部分的人会直接就想到工会,有些可能会进一步想到组织工人政党。然而
,在这两大支柱之外,其实还有广大的空间可以让劳工运动好好发展,那就是同志∕同好
协会这第三支柱所撑起的广大空间。要把人组织、团结起来,需要一些像黏着剂的“东西
”,在第三支柱的领域里,便存有各式各样的黏着剂。
瑞克曼(Ernst Reckmann),“侠客 04”足球队早期的成员,晚年时接受记者采访,谈
到整个球团与社区的生活:“我们是一个共同体(Gemeinschaft),这是现在的人可能无
法想像的。什么都像铁一般地在一起,每个人,都永远为其他人帮忙,像是一个大家庭。
这种同志状态,我可以跟您们说,就是互相扶持(Zusammenhalt),那可真是太棒了。不
像今天……”
许多谈到“侠客 04”足球队的文章,都指出这个工人球团所展现的“团结”(
Solidaritat)与“互相扶持”(Zusammenhalt)是最大的特色。而这就是由足球运动所
联系起来的。“团结”与“互相扶持”不是政治口号,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星期日
,只要天气许可,才早上七点,球团会员就会带着家人或女朋友,带着保温瓶和面包,一
起散步到球场。这些人都是来自盖尔忍克新城或是其他离侠客矿区不远的地方。球赛之后
,大群人常常三三两两继续聊天嬉戏,一直到天黑。有些人甚至组起小乐团,让大家在球
赛之后还可以跳舞,或是当成聊天的背景音乐。这种日常随性的聚会活动,不同于球团在
募款庆典、夏季舞会、嘉年华与耶诞节的正是活动。此外这类聚会活动,往往也在新进成
员入会、生日、订婚、结婚以及孩子受洗时,大家携家带眷地参与。”
如此黏密的社会关系,自然也会有政治效果。1921 年二月 20 日的选举,盖尔忍克新城
左翼劳工政党的得票率,就高达 82%,这些党是社会主义多数党(MSPD)、独立社会民主
党(USPD)、德国共产党(KPD),──都是比社会民主党更激进的政党!
我们可以再举“劳工体操与体育联盟”为例,说明工人同志协会与劳工运动的关系。
1926 年,该协会重新拟定入会资格,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入者首先必须是社会民主党或
德国共产党的党员,或者是自主工会(freie Gewerkschaft)的会员。而根据资料统计,
1926 年之后,该协会的入会人数还是有增无减,换言之,这实际上是为劳工运动的社民
党、共产党与自主工会吸收生力军。
而目前,一些职业足球队的球迷,也会透过球迷组织发起社会运动,平常在球迷聚会的场
所,更不时有最新的社会运动资讯、杂志、报纸或传单。这些组织,也是德国目前反种族
歧视运动、反极右派运动的重要基础。特别是“侠客 04”、汉堡的“圣‧宝利”(St.
Pauli)(注 14)、多特蒙特的“波鲁西亚”(Borussia Dortmund)(注 15)这三支球
队,左派的球迷非常有心地在球迷俱乐部经营此类政治议题(注 16)。
同志协会是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的组织基础。公共领域虽然是涵义混杂的一个概念,但简单
地说,它所涉及的是一种公开的力量展示与言论表达,因此除了各种传播媒体之外,群众
出没、聚集的街头、广场、体育场等等,也是公共领域的空间。各种公开的活动,酝酿在
群众之间的思想激荡,在在都需要透过公民组织的经营,才可能进一步在政治上形成运作
的力量。
劳工运动若想要在社会社结合更多的力量,与大众更密切地深入沟通,那么,在政党与工
会之外,组织各式各样的同志协会,建立坚实的第三支柱,将会是一条宽广的路。
附注:
1. 这系列友谊赛总共进行了八场,第三场是在布列门(Bremen),第四场在德勒斯登(
Dresden),第五场在克姆尼茨(Chemnitz),第六场在曼海姆(Mannheim),第七场在
巴尔门(Barmen)。笔者手边所拥有的各场观众人数统计,只有第一、第二和第八场的比
赛。
2. 这就是目前德国人民银行的前身。
3. 目前所采用的足球规则,大部分是在 1892-1894 年所确立的。
4. 这里所指的体操不是台湾中小学运动会那种大会操,也不是部队里的陆军操,而是奥
运里体操项目那种体操。
5. 德国的统一也不是虚弱的资产阶级所完成。反而,是由普鲁士在 1871-1890 年以军事
武力所达成,一场由上而下的革命。
6. 原本杨恩的信念是,在体操协会里,锻炼体操的兄弟之间是完全平等的。
7. 虽然他后来也对这种强制规定做出自我批判。
8.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区。工业化伴随的是都市化,鲁尔区也因此成为德
国城市与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9. “侠客”是 Schalke 的音译,Schalke 是盖尔忍克新城市一个矿区的地名。
10. 此地现在已非德国领土,而属于波兰。
11. “西德竞赛联盟”是“德国足球联盟”(Deutscher Fusball Bund,DFB)的下属区
域联盟,为德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足球联盟,当时属性是资产阶级的足球联盟。
12. 参加狂野协会的球队,基本上是街头足球队。
13. 明明德国足球就是依附在体操协会发展出来的,可是“西德竞赛联盟”为了封杀工人
足球队到他们联盟挑衅,硬是改变了该联盟的政策。
14. 这支球队是一支庞克(Punk)球队,他们的球迷也多是庞克。
15. 这支球队也是来自鲁尔区。
16. 另外像爱尔兰的 Derry City,英国的 Celtic Glasgow,西班牙的 Real Sociedad
San Sabastian 等足球队的球迷组织,也是如此。
作者: whatisge (flowers in the window)   2014-07-10 08:08:00
关于体育社会学的领域比较少看到中文文章,退这篇推...我打错字lol
作者: ddkkz2003 (eyebear)   2014-07-10 17:36:00
这篇作者英年早逝,真的很可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