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诱饵经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25-05-18 01:50:23
诱饵经 中部.二十五
萧式球 译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说: “比丘们。”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说: “比丘们,驯鹿师放下诱饵来喂野鹿,他们不会这样想: ‘这些
野鹿吃了我放下的诱饵,因此而得到长寿、好形体、长久活下去。
’他只会想: ‘这些野鹿吃了我放下的诱饵,牠们将会变得驯化、驯服,驯化、驯服便会
丧失 警觉,丧失警觉便会放逸,放逸我便可以利用诱饵来随意控制牠们了。’
“比丘们,第一群野鹿吃了那些诱饵,牠们开始变得驯化、驯服,驯化、驯服便丧失警觉
,丧失警觉便放逸,放逸便被驯鹿师利用诱饵来随意控制牠们。比丘们,第一群野鹿不能
解脱驯鹿师的掌控。
“比丘们,第二群野鹿这样想: ‘第一群野鹿因为吃了那些诱饵,牠们开始变得驯化、驯
服,驯化、驯服便丧失警觉,丧失警觉便放逸,放逸便被驯鹿师 利用诱饵来随意控制牠
们。第一群野鹿不能解脱驯鹿师的掌控。让我们远离诱饵, 远离受用那些恐怖的东西,
进入森林里生活吧。’
“牠们远离诱饵,远离受用那些恐怖的东西,进入森林里生活。但是,到了 夏季最后的
一个月,草和水都吃尽喝尽,牠们的身体变得极为瘦弱,因为身体瘦弱而没有体力。当牠
们没有体力时,只好回到驯鹿师放下诱饵的地方,在那里吃那些诱饵,因而开始变得驯化
、驯服,驯化、驯服便丧失警觉,丧失警觉便放逸,放逸便被驯鹿师利用诱饵来随意控制
牠们。比丘们,第二群野鹿也不能解脱驯鹿师的掌控。
“比丘们,第三群野鹿这样想: ‘第一群野鹿和第二群野鹿都因为如此这般的原因而不能
解脱驯鹿师的掌控。让我们在诱饵附近造兽穴吧。我们居住在那个兽穴来吃那些诱饵,这
样便不会被驯化、不会被驯服,不驯化、不驯服便不会丧失警觉,不丧失警觉便不会放逸
,不放逸便不会被驯鹿师利用诱饵来随意控制我们 了。’
“牠们在诱饵附近造兽穴,居住在那个兽穴来吃那些诱饵,牠们不会被驯化、 不会被驯
服,不驯化、不驯服便不会丧失警觉,不丧失警觉便不会放逸,不放逸 便不会被驯鹿师
利用诱饵来随意控制牠们。
“比丘们,这时驯鹿师及驯鹿师众心想: ‘第三群野鹿真是聪明狡猾、神出鬼没,牠们吃
了我们放下的诱饵,但我们竟然不知牠们的去向。让我们到处放 下诱饵和大栏网,希望
能够找得到牠们的兽穴、牠们的去向。’
“他们到处放下诱饵和大栏网,终于看见了第三群野鹿的兽穴、第三群野鹿的去向。比丘
们,第三群野鹿最终也不能解脱驯鹿师的掌控。
“比丘们,第四群野鹿这样想: ‘第一群野鹿、第二群野鹿和第三群野鹿都因为如此这般
的原因而不能解脱驯鹿师的掌控。让我们到一个驯鹿师及驯鹿师 众去不到的地方造兽穴
吧。我们居住在那个兽穴来吃那些诱饵,这样我们便不会 被驯化、不会被驯服,不驯化
、不驯服便不会丧失警觉,不丧失警觉便不会放逸, 不放逸便不会被驯鹿师利用诱饵来
随意控制我们了。’
“牠们到一个驯鹿师及驯鹿师众去不到的地方造兽穴,居住在那个兽穴来吃那些诱饵,牠
们不会被驯化、不会被驯服,不驯化、不驯服便不会丧失警觉,不丧失警觉便不会放逸,
不放逸便不会被驯鹿师利用诱饵来随意控制牠们。
“比丘们,这时驯鹿师和驯鹿师众心想: ‘第四群野鹿真是聪明狡猾、神出鬼没,牠们吃
了我们放下的诱饵,但我们竟然不知牠们的去向。让我们到处放下诱饵和大栏网,希望能
够找得到牠们的兽穴、牠们的去向。’
“他们到处放下诱饵和大栏网,但始终看不见第四群野鹿的兽穴、第四群野鹿的去向。他
们这样想: ‘如果我们驱赶第四群野鹿,其他野鹿看见这情形时 牠们也会跑掉,不会再
吃我们放下的诱饵。唯有不理会第四群野鹿吧。
’比丘们, 由于驯鹿师及驯鹿师众不理会第四群野鹿,所以第四群野鹿能够解脱驯鹿师
的掌控。
“比丘们,我说这个譬喻是要说明这个义理:
“比丘们,诱饵是指五欲。
“比丘们,驯鹿师是指邪恶者魔罗。
“比丘们,驯鹿师众是指魔罗众。
“比丘们,野鹿是指沙门婆罗门。
“比丘们,第一种沙门婆罗门受用魔罗放下的世间物质诱饵,他们因为受用世间 物质诱
饵而开始受蚕食、迷醉,受蚕食、迷醉便丧失警觉,丧失警觉便放逸,放逸便被魔罗利用
世间物质的诱饵来随意控制他们。比丘们,就是这样,第一种沙门婆罗门不能解脱魔罗的
掌控,就像我所说第一群野鹿的譬喻那样。
“比丘们,第二种沙门婆罗门这样想: ‘第一种沙门婆罗门受用魔罗放下的世间物质诱饵
,他们因为受用世间物质诱饵而开始受蚕食、迷醉,受蚕食、迷 醉便丧失警觉,丧失警
觉便放逸,放逸便被魔罗利用世间物质的诱饵来随意控制他们。就是这样,第一种沙门婆
罗门不能解脱魔罗的掌控。让我们远离世间物质的诱饵,远离受用那些恐怖的东西,进入
森林里生活吧。’
“他们远离世间物质的诱饵,远离受用那些恐怖的东西,进入森林里生活。在那里他们只
吃野菜、麦、生米、野米、水草、谷、米水渣、芝麻、草、牛粪, 只吃树下的果子和野
果。但是,到了夏季最后的一个月,草和水都吃尽喝尽,他们的身体变得极为瘦弱,因为
身体瘦弱而没有体力,当身体瘦弱、没有体力时便没有心解脱。当他们没有心解脱时,只
好回到魔罗放下世间物质诱饵的地方,在 那里受用世间物质诱饵而开始受蚕食、迷醉,
受蚕食、迷醉便丧失警觉,丧失警 觉便放逸,放逸便被魔罗利用世间物质的诱饵来随意
控制他们。比丘们,就是这样,第二种沙门婆罗门也不能解脱魔罗的掌控,就像我所说第
二群野鹿的譬喻那样。
“比丘们,第三种沙门婆罗门这样想: ‘第一种沙门婆罗门和第二种沙门 婆罗门都因为
如此这般的原因而不能解脱魔罗的掌控。让我们在魔罗放下世间物 质诱饵的附近来居住
吧。我们居住在那里来受用世间物质诱饵,这样我们便不会受蚕食、不会迷醉,不受蚕食
、不迷醉便不会丧失警觉,不丧失警觉便不会放逸, 不放逸便不会被魔罗利用世间物质
的诱饵来随意控制我们了。’
“他们在魔罗放下世间物质诱饵的附近来居住,居住在那里来受用世间物质 诱饵,他们
不会受蚕食、不会迷醉,不受蚕食、不迷醉便不会丧失警觉,不丧失 警觉便不会放逸,
不放逸便不会被魔罗利用世间物质的诱饵来随意控制他们。
“但是,他们的心里有这些见: ‘世间是常’ 、‘世间是断’ 、‘世间有边’ 、‘世
间没有边’ 、‘生命和身体是同一样东西’ 、‘生命是一样东西,身体是另一样东西’
、‘如来死后还存在’ 、‘如来死后不存在’ 、‘如来死后既存在也不存在’ 、‘如
来死后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 。就是这样,第三种沙门婆罗门最终也不能解脱魔罗的
掌控,就像我所说第三群野鹿的譬喻那样。
“比丘们,第四种沙门婆罗门这样想: ‘第一种沙门婆罗门、第二种沙门婆罗门和第三种
沙门婆罗门都因为如此这般的原因而不能解脱魔罗的掌控。让我们到一个魔罗及魔罗众去
不到的地方来居住吧。我们居住在那里来受用魔罗放下的世间物质诱饵,这样我们便不会
受蚕食、不会迷醉,不受蚕食、不迷醉便不会丧失警觉,不丧失警觉便不会放逸,不放逸
便不会被魔罗利用世间物质的诱饵来 随意控制我们了。’
“他们到一个魔罗及魔罗众去不到的地方来居住,居住在那里来受用魔罗放下的世间物质
诱饵,他们不会受蚕食、不会迷醉,不受蚕食、不迷醉便不会丧失警觉,不丧失警觉便不
会放逸,不放逸便不会被魔罗利用世间物质的诱饵来随意控制他们。就是这样,第四种沙
门婆罗门解脱魔罗的掌控,就像我所说第四群野鹿的譬喻那样。
“比丘们,什么是魔罗及魔罗众去不到的地方呢?比丘们,就是一位比丘内心离开了五欲
、离开了不善法,有觉、有观,有由离开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乐;他进入了初禅。
这位比丘可称为是一位令魔罗眼盲,令邪恶者魔罗看不见自己踪迹的比丘。
“比丘们,再者,一位比丘平息了觉和观,内里平伏、内心安住一境,没有觉、没有观,
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乐;他进入了二禅。这位比丘可称为是一位令 魔罗眼盲,令邪恶者魔
罗看不见自己踪迹的比丘。
“比丘们,再者,一位比丘保持舍心,对喜没有贪著,有念和觉知,通过身 体来体会乐
──圣者说: ‘这人有舍,有念,安住在乐之中。’ ──他进入了三禅。这位比丘可称
为是一位令魔罗眼盲,令邪恶者魔罗看不见自己踪迹的比丘。
“比丘们,再者,一位比丘灭除了苦和乐,喜和恼在之前已经消失,没有苦、没有乐,有
舍、念、清净;他进入了四禅。这位比丘可称为是一位令魔罗眼盲, 令邪恶者魔罗看不见
自己踪迹的比丘。
“比丘们,再者,一位比丘内心想着无边的虚空,超越了所有色想,灭除了有对想,不思
维各种想,他进入了空无边处。这位比丘可称为是一位令魔罗眼盲, 令邪恶者魔罗看不
见自己踪迹的比丘。

“比丘们,再者,一位比丘内心想着无边的心识,超越了所有的空无边处, 他进入了识
无边处。这位比丘可称为是一位令魔罗眼盲,令邪恶者魔罗看不见自 己踪迹的比丘。
“比丘们,再者,一位比丘内心想着 ‘没有任何东西’ ,超越了所有的识无边处,他进
入了无所有处。这位比丘可称为是一位令魔罗眼盲,令邪恶者魔罗 看不见自己踪迹的比
丘。
“比丘们,再者,一位比丘超越了所有的无所有处,他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处。 这位比丘
可称为是一位令魔罗眼盲,令邪恶者魔罗看不见自己踪迹的比丘。
“比丘们,再者,一位比丘超越了所有的非想非非想处,他进入了想受灭尽定,有慧见而
得漏尽。这位比丘可称为是一位令魔罗眼盲,令邪恶者魔罗看不见自己踪迹的比丘。”
世尊说了以上的话后,比丘对世尊的说话心感高兴,满怀欢喜。
https://i.imgur.com/mVumsNk.jpeg
*中部.二十五.诱饵经 完
*中部.根本五十经.譬喻法品.五
*中部Majjhima Nikaya
*汉译南传上座部巴利文-经藏
*中部一共有152经,其章节安排及内容大致分为:
根本50经
根本法门品:1-10
师子吼品:11-20
譬喻法品:21-30
双大品:31-40
双小品:41-50
中分50经
居士品:51-60
比丘品:61-70
普行者品:71-80
王品:81-90
婆罗门品:91-100
后50经
天臂品:101-110
不断品:111-120
空品:121-130
分别品:131-140
六处分别品:141-15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