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惭愧因为我个人对某些夸夸其言的教训的不满
引发了些火药味
不过,
个人的体会,
确实佛教否定了“ātman神我”否定了绝对的主宰者,
进一步可以引申成不要处处只想为自己图利。
但这所谓的“无我”可不是嘴上拿来说说甚至训别人用的。
(像某个我慢心重的家伙,形式上老在那引经据典,
实际上既正面辩不过人又老在那记仇时不时搞突袭,
也不曾诚实面对他自己内心检讨一下他到底做到啥,
可笑之至。)
《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有个故事“荆人遗弓”:
有位楚国人遗失了弓,却不肯去寻找,说:
“楚国人遗失的,让楚国人得到它,又何必去寻找呢?”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把‘楚国’去掉就可以了。”
老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再把‘人’去掉就可以了。
故事意思很明显,
这个楚国人不太在乎“自己”但心中还有“楚国”
(“我”的东西掉了但让同一国家的人捡到,那也没关系了)
孔子觉得不该有国家的界线,“只要是人捡到的那就是全人类共有资产”
老子甚至没有种类界线“大自然的东西其实还是在大自然,无所谓遗失”
《吕氏春秋》的评论
“故老聃则至公矣!”(老子可谓最公正无我了)
但杨万里《诚斋集》就吐槽说
“这说得很高妙,但没道理。弓就是拿来用的。
把‘人’去掉,那要让谁拿到,让谁用?”
吐槽得合理不过还是多少太侷限了。
也许弓掉到树林里被乌鸦啣去当喝水筑窝的材料也未必不好。
但当然问题又来了。
假如真这么大公无我,那要弓何用?活着做啥?何不直接舍身给蚂蚁秃鹰?
当然说起来也很简单,事实上就是有个进程:
在凡位的不得不生活不得不用这些资生工具不得不“为我”
(我想在此的各位没人能到每天吃喝拉撒都清楚内观吧。
有些家伙甚至对自己情绪都没顾好来斗嘴还不承认呢!
对自己不诚实实在不太适合修行这路。)
只是从“为我”走向“超越为我”的过渡状态,
从仍然担心自己的五蕴
仍然维护色身仍然维护自己的自尊与概念
(末那识,或者不承认此细分的直接当成自我意识即可)
走向彻底消融一切。
在这状态中当然得诚实觉知自己起心动念乃至举手投足都在做些啥。
不是浑浑噩噩还自以为自己已“无我”结果临到境界现前就原形毕露。
问题还是实践上怎么办。但实践上却又得与每个具体细节相关。
大原则在那里可大原则未必能照顾到每个具体细节。
道家在这矛盾上似乎也并未厘清,一方面说不在乎死亡说患在有身,
另一方面却又时不时表明要养生全身。
但或许这动态过程本来就不容易用静态的描述说清楚。
《庄子.外篇.山木》有个故事
庄子在山上晃,看见有棵大树,伐木的人都不去砍那棵树。
理由是那棵树没有用(不材)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庄子离开山上到朋友家里,朋友很高兴命令仆人杀只鹅请客。
仆人问说“杀会叫的鹅还是不会叫的鹅?”朋友答“杀不会叫的那个。”
于是庄子的弟子们就困惑了:
“山上的木头以欠缺才能而活,山下的鹅以欠缺才能而死,您说该怎办?”
庄子答得很玄乎
“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后面还有一大段就不征引了)
实践上这可不简单。
有些人靠着装傻得以存活,
但也有个故事是,
明太祖想杀某个人,皇太子为这人求救,
于是明太祖问袁凯。
袁凯回答
“陛下处罚他是严守法律,太子想释放他是内心仁慈”
结果朱元璋不吃这套,觉得袁凯滑头把袁凯也罚了。
我要说的只是,
大原则在那里没错,
但实践的难题是一个个细节,
不是说我把课本正文背过一遍就能解每道题的。
每次有人说题目就开始背课文,未必有意义(除非刚好就是那段)。
说别人“我我我我我”说应该“看破五蕴”
那实践上呢?而且别人是否真那么不堪?
是否“我”字就犯了禁忌从此第一人称代名词就应废止?
从此不可描述主观经验?
(其实唯识对主观经验如何成立讨论得很细)
这似乎有点偏离。
个人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