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佛教的“戒”是什么意思?(补充:十善业道)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4-03-02 16:25:23
: [1] 佛典当中,将十善业道称作“非律仪非非律仪”。
: “非律仪”指十善业道并非佛陀的制戒,然而,“非非律仪”指十善业道也并非不是
: 戒,十善业道也是一种戒,这样的戒,虽然它不是佛陀制戒,但也是一种戒,属于性戒。
补充:十善业道是性戒,属法性之理,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此法性法尔、法如、法是。
所谓善因得乐果、恶因得苦果,由十善业、十不善业而致善、恶趣,此法性之理。
摘自:慈悲心与空性/达赖喇嘛尊者〈一九九七年莅台弘法开示〉
我所谓佛教的见与行(见解即智慧,行为即行持),是指缘起见(智慧)与无害行(行持)
。什么是无害行(不伤害他人的行为)呢?事实上,它是以慈悲心做为摄持的动机而去行持
的。如果能够以慈悲心去行持无害行,最好是能够持利他,否则最起码也不要伤害众生。
其次来说缘起见,为什么我们需要行持无害行,其理由何在?并不是因为行持无害行
是佛陀所教示,是佛陀的思想,所以我们必须这样做,不是这样子的(佛教不是教条主义)。
包括我们所要求的快乐,所要断除的痛苦,这一切的有为法,都是刹那刹那变灭的,
都是依著因缘而有(一切有为法都是由因生果的无常法,果是随着因而转的),也因此我
们要能够离苦得乐的话,必须了知苦因何在,断除苦因;在了知乐因何在之上,取受乐因
,这是基于缘起见的理由而行持无害行的。因此,我所说佛教的心要是无害行与缘起见。
(注: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内、外道的教法,都谈慈心、悲心、不要伤害众生……,
这是共通的,但是,佛不仅开示不要伤害众生,更进一步地把不要伤害众生的原因说明清
楚,以缘起的见地(即了解空性的智慧)为根本,开示伤害的本质、因果的道理。
佛陀告诉我们,伤害行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内心谛实执著(无明我执)的推动
,伤害了众生,自他都会吃亏,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发生,所以必须将内心谛实的执著消灭
,而消灭谛实执著的方法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即缘起正理(由缘起的智慧断除无明我执)。
了解诸法缘起的实相以后,因为知道错误行为的起因在哪里,又会造成什么结果,自
然会想断除烦恼、修持对他人的慈悲心,是自然而然生起的,不是教条式的行为。
释迦牟尼佛曾说:“对我的教法,你应该像炼金的师父一样,去切、去烧、去磨,才
能试出是不是纯金,不要因为我是佛而直接相信。”佛的意思是他所讲的教法,弟子应该
在心里推敲是否正确,磨练、测试,有了正确的了解,功德自然会在心里面生起,佛法的
基础建立在内在思考、判断,不是盲信、人云亦云,智慧建立在对诸法实相的了解。)
更进一步说,无害行的精要内涵是慈悲心,缘起见的心要来自于(认识)空性(的智慧)
。因此,佛法的修学,慈悲跟空性慧是不可或缺的。
(注:佛教的慈悲行,建立在缘起见的智慧,即一般我们常说,佛教是悲智双运。)
大悲心,事实上是一种心识的功德(大悲心属于我们身语意的意知);而空性见,是
一种内心对事物的看法和执持方式(了解空性正见的智慧也属于我们身语意的意知)。
为此之故,龙树菩萨的主要弟子圣天(提婆)菩萨,在他所造的《四百论》中说:佛法
是心法。主要不是在于展示语业或身业,而是在于心(佛法的修行以内心意知为主要)。
因此,如果能够调伏心,就是修法,如不能调伏心,就不是修法。佛的教说中提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而佛在圣地印度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后
,首先初转第一法轮,讲说四谛法轮,它的关键何在呢?佛是基于缘起而说四谛的。
我们若进一步分析四谛的内涵,可知它有两重因果。
以苦谛来说,我们所不要的痛苦,称为苦谛。将之(苦谛)安立为果,而它的因是什
么呢?苦果的因是什么呢?是集谛。所以苦集二谛是一重因果。
再来是乐(灭谛的安乐),我们所欲求的乐,这里所说的欲求的快乐,不是一般有漏
的、有缺陷的快乐,而是一种痛苦根本去除的安乐,这是安立我们所要证得的果位,我们
所要证得的目标(灭谛的安乐),证得的方便就是修学道谛。所以灭谛为乐果,而道谛为
乐因,这又是一重因果。
四谛的内涵,如果我们要更详尽、更详细去探究的话,在十二因缘中有谈论这个问题
。十二因缘从无明直到老死讲的就是这个。因此我认为能够在十二因缘之上,了解生死的
流转次第,以及生死的还灭次第的话,对于四谛的了知会有特别的意义。
进一步来谈什么是四谛法门。凡是由集谛为因,所产生的一切有漏的、有缺陷的法,
都称为苦谛。苦谛涵盖三种苦,即:苦苦、坏苦、行苦。
三苦之中,希望脱离苦苦,这是有情界共然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譬如说身体的痛苦
,这种现行的痛苦是一种苦受,而这种苦连畜生也是有的(畜生道众生也想摆脱苦苦)。
第二种苦是指坏苦,坏苦就是一般我们所视为有漏的、有缺陷的快乐,这是一种乐受
,一般凡夫都欲求得到这种快乐(例如荣华富贵)。更进一步对坏苦产生厌离,欲求得到
舍受,即不苦不乐受。佛教以外的外道也有这样的欲求。他们经过禅定的修学,证得四禅
天以上(四禅至无色界),进入等至三摩地时断除坏苦,而得舍受(外道也想摆脱坏苦)。
第三种苦是行苦,事实上,凡是由烦恼与业所感召出来的,都称之为行苦,这是没有
自由的。行苦能够完全根本断除时,即称之为解脱(佛教讲的知苦,主要是认识行苦)。
什么是烦恼与业呢?首先说到业。业是一种因果法则,因果定律(法性之理)。换句话
说,任何一种果法都必须观待于因与缘而有,这种因缘果的定律与法则,是法尔如此的。
由造业者本身的动机,他的意乐之上,去造作一种乐行(由内心的意乐动机而去推动
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业。
所以(内心意乐动机)造作业的时候,如果这个业让对方感到不安乐,当这个果报成
熟的时候,自己也会得到痛苦感受的果报。相反的,如果这个(内心意乐动机推动的)业
在造作的时候,对方得到安乐,得到利益的话,以后自己也会得到快乐的果报。所以凡是
让对方感到痛苦的,我们称之为恶业,凡是让对方跟自己感到快乐的,我们称之为善业。
再来谈烦恼。由烦恼导生的业,与造业者的动机(内心的意乐动机)有很大关系。
凡是造业者动机是恶的话,就称为烦恼,然而即使造业者本身的身口二行很坏,很不
好,可是他存著一颗利他的心,那么这个业还算是善业。
同业的,如果造业者的身口业行虽是非常良善,可是他是以伤害众生为动机的话,这
还是要归之于恶业。比如说以瞋心为动力,去造作任何的业,即称之为恶业。
比如说以利他为动机,就好像父母、老师、朋友,对我们出之以严厉的语气,对我们
教训虽然他的语业看起来是恶业,但事实上,他是以一种利他的心思来教训我们,这种我
认为它可以安立为无害之行,是没有伤害的行持。
相反的,如果造业者本身,是以欺骗、狡诈为动机的话,虽然嘴巴上讲得非常好听,
非常善巧,给人家东西,赞叹人家,虽然业的作法看起来是好,可是心却是不好的,这种
我认为可以安立为伤害之行。
而烦恼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必须好好的去观察,这是很重要的。所谓烦恼可以这样说
,凡是一种心生起来,会让生起这个心的众生感到不安乐、不寂静的,我们称之为烦恼。
比如说,瞋恚、贡高、我慢、妒忌、贪欲乃至悭吝,行者生起这种心的时候,这些心
都称为烦恼,那是因为这些心生起的时候,会让我们生起不安乐。
其次,如果痛苦的核心根源在于烦恼的话,到底烦恼能不能根本断除?虽然烦恼生起
的时候会让心不安乐,可是当究竟去作观察的话,可发现烦恼的根源主要是来自于颠倒的
心(即无明我执),是错乱的心而导致的。比如说我们中国的法师有些人在修“我”,在
观察我,检视我何在?什么是我?在观察这个我时,发现我是找不到的,是无自性的。
但是我们在找我的时候,找不到我,是不是就是没有我?不是的,不是没有我,而是
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我(佛教说无我不是说没有我,有我,但我的存在方式是无自性)。
(...中略...)
要得到俱量的止(禅定),要去成办止,它的方便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来自于能够断
除昏沉、掉举(等五盖)的正知与正念力,也就是以正知、正念力去成办“止”(禅定)。
正知与正念的训练,就来自于增上戒学。此中关于增上戒学,也就是别解脱戒,它有
几项的分别,几项的种类,可以分为出家的别解脱律仪与在家的别解脱律仪。在家的别解
脱律仪,也就是在家戒,有八关斋戒与五戒;而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戒,以及比丘、比
丘尼戒。
我们的大悲善巧世尊,为了能够救护、救拔他教化的众生,观待他所要教化众生的能
力根器机宜而施予不同的教诫。这一切教诫的根本在于断除十恶业,也就是行持十善业。
什么是十恶业?就是属于身体的业有三种:杀生、偷盗、邪婬;属于口〈语〉的业有
四种:就是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属于意的业有三种:就是贪、瞋、痴(邪见)。
在了知行持十恶业的过患,当有外境迫使你去造作十恶业的时候,心(内心意知)起一
种防护的心不去造作,这称之为断十恶业,也就是守护十善。能够行持十善业的话,它的
果报就是人天的果报。事实上,别解脱律仪(佛陀制戒),它是一种出离戒,是一种救畏的
戒,也就是说必须在出离心的摄持上去防护守护这个戒,为了能够得到解脱而持守的戒。
(...下略...)
>>>>>
[1] 戒是遮止,总的来说,十善业道遮止身三(身的三种恶行)、语四(语的四种恶行)、意
三(意的三种恶行)的十种不善,如《大智度论》云︰“十善(十善业道)为总相戒。”
十善业道属性戒,即善因得乐果、恶因得苦果的法性之理,佛制别解脱戒不违性戒。
[2] 十不善业道的贪瞋痴,和一般说三毒烦恼的贪瞋痴,二者指涉范围不同。
尊者提到,十恶业的贪,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想要夺取为己有。十恶业的瞋,想要伤
害别人,并非只是一种生气或只是瞋怒。十恶业的痴,是毁坏因果(拨无业果)的邪见。
(注:三毒烦恼的贪瞋痴更深广,例如欲界的贪嗔,证得三果断除五下分结才没有,
整个三界的贪瞋痴要证得四果才能够断除。十不善业道的贪嗔痴,是指会堕三恶趣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