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佛教的基本见解“四法印”(3)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4-01-23 17:18:05
: 补特伽罗无我(人无我)就是说,每个人(每个补特伽罗)都称自己为我,这样的我,各自都
: 是依自己的五蕴安立,没有不依于自己的五蕴安立的我,例如,没有不依于自己的五蕴安
: 立的佛圣者,佛圣者并不是不依于自己五蕴的常一自主,没有这样的我即补特伽罗无我。
: 如《杂阿含经》云:“此四无色阴(受想行识四种蕴是心法)、眼色(色蕴是色法)
: …于斯等法(依于色法与心法的五蕴而施设安立)作人想、众生、士夫、福伽罗(补特伽
: 罗),此四无色阴(受想行识四蕴的心法)、四大(地水火风四大所成色蕴的色法),士
: 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补特伽罗是依著自己的五蕴身心而被名言施设安立的存在)。”
补充: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即心心所--识蕴心王及与识蕴心王相应的受想行诸心所法
摘自:《心类学》22 讲者:促称格西
…如上所述的,便是概说了第三类,十一善心所──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
、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之中的第一种善心所:“信心或净信”的定义或性相。
(注:心心所当中,十一种善心所的心所法属于行蕴,且是与第六意识心王相应的心所法)
释疑
同学问:就补特伽罗的心续而言,五十一种心所的界限为何?
答:因为阿罗汉、菩萨圣者及佛圣者,已断烦恼或不被烦恼所自主,所以在他们的心
续中,只有五十一种心所之中的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十一善法心所,而没有六根本
烦恼心所、二十随烦恼心所;这意思是说,并不是所有补特伽罗的心续中,都具有五十一
种心所。
>>>>>
[1] 经常有初学者,误以为蕴是色身,然而,心也是蕴,并且,心不是色身、不是身体。
有次和初学者讨论,阿含经说阿罗汉有无漏蕴,他说哪有,因为他将蕴误等同身体。
阿含经说阿罗汉成就无漏心解脱,即阿罗汉的第六意知已断除了烦恼障,所以,阿罗
汉的第六意知,即阿罗汉的第六意识心王及与第六意识心王相应的受想行等诸心所法,即
阿罗汉的第六意知的心心所是无漏心,五蕴包括受想行识,其中受想行识四蕴是心不是身
,所以,阿罗汉的无漏蕴是指其第六意知的心心所,而不是其色身身体,蕴并不等于身。
说到阿罗汉的有漏身,如其尚有苦蕴的色身,而说阿罗汉的无漏蕴是指其无漏心如上说。
当说到阿罗汉身苦心不苦,如其色身虽有苦受但内心没有烦恼,因其第六意知是无漏心。
如本文格西提到,阿罗汉的心心所当中,已断除了六根本烦恼心所、二十随烦恼心所
的烦恼障,所以说阿罗汉无漏心解脱,然而,阿罗汉的心心所当中,如五遍行、五别境、
十一善等心所法,如与阿罗汉无漏心第六意识心王相应的信心所等善心所,都还是有的。
阿罗汉是解脱者不是轮回者,因为阿罗汉是依著自己的无漏蕴(无蕴心)安立的补特伽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