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无量寿佛经 -“水想观”“地想观”

楼主: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07 22:02:29
各位菩萨各位大德,阿弥陀佛,上次分享完初观“日想观”,真的是意犹未尽,现在接着说
第二观“水想观”及“地想观”。
本文会依照我个人修行心得与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内容做分享,文章很长,感谢大家愿意花时
间观看。
ps.唐朝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第二祖,“观经四帖疏”就是善导大师的大作,据传已经经过佛
菩萨验证,后人若要引用的话,不能任意删减一字一句,否则意思可能会不对。
先附上佛经原文:
“ 初观成已,次作水想。想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
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
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万四千色,
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
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花,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
有百亿花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
忆此事。作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水想观承接初观“日想观”,太阳落入水面后,可联想到水,观想极乐世界全部都是大水
,(很像地球史前大洪水的画面XD) 但是极乐世界的水是无比清澈。然后水结成冰,冰一样
晶莹剔透,冰再变成琉璃,琉璃下有七宝金幢,放出各种光明映这琉璃大地。琉璃上也有七
宝,以黄金形成的道路像绳子般纵横交错,界线分明,七宝还放出光明,化为光明台,台边
有乐器,光明中还出现八种清风,让乐器演奏音乐,音乐不断提醒你“苦、空、无常、无我
”,到此为“水想观”。观成之后,观想的画面了了分明,不管睁眼闭眼皆清楚。要一直心
念此观,除非你正在吃饭睡觉……等其他事情。若能够这样观叫做正观,其他皆邪观。
一般人看到文字,真实想法是什么呢?太夸张了吧!虽然可以按照文字去观想,但是那个画
面会不会太扯?前面大水,成冰,成琉璃,到这边还ok,但是后面的放光那边就……动不动
就几万几亿光明什么的。后续的十四观,一样也是,一个比一个夸张,我们内心不禁会想:
“佛陀可能是用夸饰法吧?”只能这样想了。
那为何佛陀要这样讲呢?其实祂是要告诉我们:
1.极乐世界真的太殊胜太殊胜了,文字很难描述,既然我们肉眼现在看不到,那勉强用文字
来形容吧!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经文内容。
2.极乐世界是存在于法界的世界。法界是什么?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很多解释,总归一句,
法界就是“众生心也”,众生心就是法界。极乐世界既然在法界,即为心中的世界,有听过
觉林菩萨偈吧?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在心中,想什么就变什么,极乐世界正是这样的世界,一种存在于精神的世界,存在于我们
心中的世界。
大家肯定听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妙笔生花”、“黄河之水天上来”难不成书本中真的
找得到黄金屋?笔写下去真的冒出一朵花?黄河水真的从天上来?这只是形容而已。在法界
(心)中,要多夸张就可以多夸张,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就看你想像力多厉害。所以佛陀
就用这么夸张的文字,来形容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
为何观日结束之后,接下来观水呢?上次有说到,太阳是比喻为我们的本心,世界上所有的
一切对于我们本心来说,全部都平等,为什么呢?因为全部都是缘影、幻相,当然平等。水
就能展现出这样平等的特质。在世界上,大地有高有低,山可以很高,海底也可以很深,那
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平的呢?水。只要在同一个范围内,水面一律都是平的,水示现平等相给
你看。所以象征本心的太阳观想完毕后,接下来就是象征一切平等的水观,唯有视所有众生
均平等,才能展现大慈大悲的菩提心。
我们不用去怀疑说:“极乐世界的水,跟娑婆世界(地球)的水有一样吗?”善导大师说,都
一样,我们不需要有这样的怀疑。佛陀要比喻,一定会用我们地球的东西,而且是大家都知
道的东西来比喻,众生才能感同深受。
先想像极乐世界全部都是水,一切平等。然后水结成冰,冰变成琉璃,内外映澈,非常透明
,纯洁无瑕的完美模样,代表着阿弥陀佛(正报)已证得圆满本心,所现出来的相(依报)当然
也是圆满无暇。
有些众生光靠大脑去观想水,可能会感觉不是那么实在。善导大师介绍一个方法,帮助我们
做“水想观”。
用碗盛一碗水,8、9分满左右,放在床边地上,我们坐在床上,想像眉间有一个白点像豆子
般大,低头看水,专心一致看这个白点。一开始碗刚放好,水面还在摇摇晃晃,我们在水面
的面相还不稳定,渐渐的水面稳定后,我们的面相也会变得清晰。
水象征我们的心,碗就是我们的色身,水面摇晃(心不定)时,就无法看清楚观想之影像。
这是在告诉我们,做十六观的观想时,心里面不要有杂念,观想的东西才能清楚明了。
接下来我们专心看眉间白点,眼睛余光有看到眼、耳、鼻等其他面部的倒影,不特别去注意
它们,它们的存在也不妨碍我们看眉间白点。
这除了告诉我们要置心一处外,还有一个隐喻,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的“相
”确实存在,我们都看到了,但它是“幻相”(水面现出来的缘影),我们对这些相的态度应
该是“不取”(不执著),但是也“不舍”,既然相的存在不干扰我们,就让他存在又何妨呢
?不须要去断灭相。常常做这样的观想功夫,心渐渐的就可以定下来了。
上述的观想完成后,还可以再进入下一个阶段。水面静止时,可拿1粒米投入水中,水马上
会起波纹,我们眉间的白点就动了,因为水动了。拿大一点的豆子投入水中,波纹更大,眉
间白点,变动更大,看不清楚了。再拿更大的枣子投入水中,波纹特大,不仅白点看不到,
甚至连我们的脸都看不清楚了。
碗比喻为色身,水则是内心,米、豆子、枣子,就是各种缘份。波纹则是妄想、烦恼。
缘份一旦丢入我们的心水之中,马上起波纹,代表我们的心马上就动摇,马上就受到影响,
遮蔽了我们原本存在的清净觉相。波纹渐渐平息,代表我们制舍众缘,住心一境。波纹完全
平息,水中面相清晰显现,代表我们能缘的心定了,不乱了,所缘的境也不动。但说其究竟
,是波纹在动,相本不动。代表我们的真心本性,本不动摇,是外境在动而已。
善导大师教的,正是观心的方法。“观无量寿佛经”的十六观法门,全部都是在“观相”,
若要观的究竟、观的透彻,一定要从真心本性的出发点来观,一定要搭配“禅”的心法来观
,否则很容易“着相”。若有着相的心,临终时能障碍现前,例如儿子女儿哭的要死,或有
心愿未了,谁能保证真的能够放下一切呢?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以上品往生的高标准为目标
努力,往生净土机会一定更有把握。宋朝永明延寿禅师,相传为阿弥陀佛再来人,他提倡的
就是“禅净双修”,名言是“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老虎已
经够厉害了,头上还有角,猛上加猛,当然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
经文后面讲,“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单看文字叙述,是在说除了吃饭外,要一直忆念此
观想之境界。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吃饭时不要观?善导大师注解还加上了“唯除睡
时”,可见经文中的“唯除食时”,意思是,当你有其他事情要做的时候,就专心去做其他
事吧!不要一心二用,否则你很可能其他事情做不好,观想也观不好,两边都没做好。
然后佛陀说,如果能够这样观水,叫做“正观”,其他观法叫做邪观。上次我日想观忘记讲
到这个,现在一并说明一下。什么叫正观呢?依照佛陀所说的文字来观想,当然叫做正观。
善导大师说,观日见日(观水见水),心境相应,当然是正观。其余观法,杂念丛生,心境不
相应,所以叫做邪观。但除此之外,一定要知道,佛经中写“正”,还有“入法界”的意思
,是故佛陀说正观,隐藏的含义是希望我们用“法界心”来观,也就是搭配禅的“明心见性
”境界来观,这也是善导大师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的,而不是单纯的去观经文中所说的相。
第二观到这边差不多告一段落了。第三观文字很少,我顺便说说第三观吧。
经文如下: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水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
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
第二观从一开始的水,最后变为琉璃大地。所以第二观与第三观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修第二
观的同时其实也在修第三观。佛陀在“起世经”中有说明世界形成的经过,先是风轮,然后
水轮,再来金轮,刚好对应到第二观中的水结成冰,冰结成七宝琉璃大地。这样非常容易做
联想。
佛陀说,水想观完成后,就叫做“粗见极乐国地”了,粗见叫做略见,稍微见到。为什么是
粗见呢?因为这一切画面都是我们依照佛陀的语言文字去想像出来的,所以说是“粗见”而
已。但后面佛陀又说了,“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三昧就是我们的本心,得三昧就是见性回归本心。所谓得,意思是“得而不得”,因为一切
法都是幻相,哪有什么可“得”的呢?所以用得这个字,是不得不的语言文字,不然我们无
法理解。
前面有说到,极乐世界是法界的世界,是一个心想生的世界,所以你观想出来的那个极乐世
界的画面,真的就是极乐世界的真实样貌!这太重要了!我再说一次,因为极乐世界是“想
什么就是什么”的世界,所以真的不要怀疑,你依照佛陀所说,想像出来的“那个极乐世界
的画面”,真的就是未来你去到极乐世界后“所看到的画面”!因为你已经入本心得三昧了
,所以心就能展现出“能生万法”的不可思议功德性。而且这个能力,是众生“本自俱足”
的,就看你知不知道、会不会用而已。
当你不知道心性的作用时,你观想出来的画面,就单纯是观想出来的画面,虽然已经不简单
了,但这样只是“粗见极乐国地”,还没有圆满。
当你清楚明了心性的作用、明了心性不可思议的功德,你观想出来的画面,就是极乐世界的
样貌。佛陀说,这样叫做“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我们观想的画面,要多细致就
有多细致,要多清晰就能多清晰,看你要不要而已,所以当然是了了分明。而我们心中的想
像是无量无边,普周法界,有无限的可能性,虽变化多端却又了了分明,是故观想出来的极
乐世界的画面,当然是“不可具说”,没办法一一用语言文字说明。
到这边,“地想观”才是真正圆满的结束。
祝所有众生一起往生净土,回归极乐。
感谢大家观看!谢谢!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