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护念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21-10-20 20:10:53
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
南怀瑾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
善护念。
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坏了,只想修
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银行支票就来了,或是有些年轻人,想得神通,就看见佛菩萨了
,将来到月球不要订位子,因为一跳就上去了。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来学佛打坐是错误
的。你看佛!多么平淡,穿衣服,洗脚,打坐,很平常,决不是幻想,决不乱来,也不带
一点宗教的气息,然后教我们修养的重点就是“善护念”。
善,好好的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现在我们学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无
阿弥陀佛到达一心不乱,也不过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我们打坐,照顾自己不要胡思乱想
,也是善护念。一切宗教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金刚经》重点在那里?就是善护
念。大家要特别注意!
因讲到善护念,我们晓得佛经、佛学里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彻大悟的方法中,
有个四念处,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处里非常重要的,随时念这个心
,知道了这个念头,就是善护念。我们的这个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无常。念心,我们
思想是生灭的,靠不住的,一个念头起来也立刻就过去了,去追这个念头,当它是实在的
心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思想每一秒钟都在变去。
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
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譬如,有人坐在这里,尽管《金刚经》拿在手上,也在护念
,他护一个什么念呢?一个烦恼之念,不高兴。自己也讲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连自己都
不知道,医生也看不出来,这就是人生的境界,经常都在烦恼之中。
烦恼些什么呢?就是“无故寻愁觅恨”,这是《红楼梦》中的词,描写一个人的心情。其
实每个人都是如此啊!“无故”,没有原因的,“寻愁觅恨”,心里讲不出来,烦得很。
“有时似傻如狂”,这本来是描写贾宝玉的昏头昏脑境界,饭吃饱了,看看花,郊游一番
,坐在那里,没有事啊!烦,为什么烦呢?“无故”,没有理由的,又傻里瓜叽的……这
就是描写人生,描写得也非常恰当。所以《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被推崇得那么高,是很有
道理的。
西厢记也有对人心理情绪描写的词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得可
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嗳!东风很讨厌,把花都吹下来了,你这风太可恨了。然后
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不晓得自己在发疯。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
么愁呢?闲来无事在愁。闲愁究竟有多少?有一万种,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结果呢?
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得可怨的时侯,无语怨东风,连东风都要怨,人情世故的描写妙到
极点。
这是我们讲到人的心念,一念之间,包含了八万四千的烦恼,这也就是我们的人生。解脱
了这样的烦恼,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么简单。但是在行为上要护念,要随时照顾这
个念头,我们研究完了《金刚经》,看到佛说法高明,须菩提问话高明,不像我们有些同
学:老师,我打扰你两分钟。我说:一定要好几分钟,你何必客气呢?多几分钟就多几分
钟。不老实,说要问问题就好了嘛!然后,他讲了老半天,他讲的话,我都听了,主题在
哪里,我不知道,说了半天不晓得问什么,结果弄得我无语怨东风。
在须菩提问问题时,事实上答案就出来了,这是本经的精神不同于其他经典的地方。佛抓
到这个主题,答案的两句话也是画龙点睛。所以禅宗祖师,特别推崇这一本经,因为这一
本经的经文精神特别。诸位要成佛,这两句话已经讲完了,问题与答案都在这两句话中了

“善护念”,“善咐嘱”,这两句话等于许多同学问:老师啊,怎么做功夫呀?我现在还
在练气功啊,听呼吸,念佛,你好好教我啊!还有许多人去求法,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求
个法来。法可以求来吗?有法可求吗?这是个妄想!就是烦恼。法在那里?法在你心中,
就是“善护念”三个字。“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圆满。这个
主要的问题,就是《金刚经》的一只金刚眼,也就是《金刚经》的正眼,正法眼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