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67(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6-20 19:26:20
一、所有分别执著都是你妄想里头变现出来的
  我们学佛就是回头、回归自性。释迦牟尼佛、惠能大师、海贤老和尚、他母亲、海庆
回归了,回归得大自在!净土称为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常,不生不灭;寂,清净,
永远不受染污;光,它的样子遍宇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像灯光照满一室,无时无处
不在。常寂光就是毘卢遮那,就是法身。回归常寂光后,无量智慧、德能、相好,神通道
力统统现前,自性本有,不必向外求。本来面目是佛,一切众生个个都是佛,蚊虫蚂蚁是
佛(有情众生),树木花草还是佛,山河大地也是佛。佛是什么?佛是自性,这些东西全
是自性变现的。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回归自性,性相是一不是二。
  海贤老和尚表演给我们看,“好好念佛”,万缘放下,“成佛是真的,其他全都是假
的”,必须要放下。放下不是在形式,是在心里。眼见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
是智慧,这是本能。虽然清楚明了,没有起心动念,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
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决定不会起个心动个念头。我们现在面对电视屏幕,屏幕
里的色相,我们整个人被它吸引住,都以为是真的,在画面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叫
六道凡夫。佛看电视怎么?他不起心不动念,为什么?全是假的。所有分别执著都是你妄
想里头变现出来的,真的等于零,真的它没有。只要你参透,日常生活去练功,果然把执
著放下,你就证阿罗汉果,六道轮回不见了,这个梦醒了。六道轮回从执著来的,不执著
,六道就没有了。极乐世界是心现没有识变,是真心变的,我们要用真心,习惯用真心。
真心是绝不欺骗人,绝不能占别人一点便宜,占不到,假的。见色闻声里头修什么?修不
着相、不动心,就是修不分别、不执著。
二、入佛境界就是入整个宇宙全体
  相信佛的话,整个宇宙是自己。自己只有一个,真正的自己就是自性。这么多人、事
、境界,全是自性变的,就像电视画面。所以对一切人事,用真心的爱,就是大慈大悲。
没有理由,没有条件,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入佛境界就是入整个宇宙全体,对眼前一
切人事物,随缘不攀缘,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为什么?所争所求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
真的。这个世间拼命在争在求,都是不明白因果道理。财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法施是因
,得聪明智慧是果;无畏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只要种因,果报就现前,决定不要想
个我要拥有、我要得到,那就变成业,业就有果报,善业三善道,恶业三恶道。
  佛教我们不造轮回业,要造菩萨业,菩萨业一切为众生,没有一样为自己,他自己超
越了。佛的教学就一句话,离苦得乐。究竟苦是六道,没有离开六道,就没有办法永远离
苦。六道自己造的,一切善不善业造成的。这些业统统有染污,有我就是最严重的染污。
所以佛教入门,是把我放下。第一个身体,以为身是我。身不是我,身像衣服,脏了换一
件。灵还不是真我,它迷惑颠倒。灵怎么会去投胎做饿鬼、畜生?不灵。灵性是我,性是
清净的,没有染污,性是平等的,没有分别。
六根接触六尘,在人事物里,修不执著,什么都好,海贤给我们做榜样,他所吃所穿
都能够心安,道理明白了,理得到心就安了,心安就是最美好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好
什么都好,吃的也好,穿的也好。有分别的人吃的是苦的,没有分别的人吃的是甜的。有
分别的人,穿破衣服很难过;明了的人,穿破衣服非常华丽,用心来转变物质环境。极乐
世界人都是正念,没有邪念、染污,他们凭觉正净去的,最好的心念,所以叫极乐。
三、顺境没有贪恋,逆境没有怨恨,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就好!
《弥陀经》教我们,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今现在说法”。极乐世界是一个大学
校,往生的人都到那去求学,老师是阿弥陀佛,菩萨是高级班,阿罗汉是中级班,我们六
道去往生的是初级班。阿弥陀佛用愿力,四十八愿把三等摆平了。这桩事,十方一切诸佛
刹土里没有,只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这一生就取极乐世界。
无论修什么法门没有关系,方向目标是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不是专修也能往生,往
生条件,真信、真愿,一心愿意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就
是念佛功夫的浅深,但是“皆作阿惟越致菩萨”。纵然下下品往生,享受上上品的待遇。
  佛没有假话,佛语真诚,是事实真相。我们要相信、要争取,在这一生当中超越,不
再搞轮回,不再搞这些愚蠢的事情,一切据为己有就是愚蠢的事情,没有自己。在这个世
间一切真随缘,一切佛菩萨替你安排,自己不操心。顺境顺受,逆境也顺受,欢欢喜喜,
顺境没有贪恋,逆境没有怨恨,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就好!这是真修行。时时刻刻法喜充
满,心里头行住坐卧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
四、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
  这个会集本,“十念必生、国无女人、莲花化生”统统都在。“复妙摄各愿精要”,
把五种原译本精简了,“以少文而显多义”。例如,“《魏译》第三十八愿”,“设我得
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洗濯
者,不取正觉。”这么长。“第二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
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魏译》此两愿显衣服与供具之如意。但缺
饭食如意。如《汉译》第二十三愿,(《吴译》为第十四愿)曰: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
欲饭时”,就是想吃饭,“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不尔
者,我不作佛。(于此又可见魏唐之四十八愿,实不足四十八也。)今此会本,摄集以上
三愿为: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需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这
文字简单,把前面全部都融进去了。“可见会本,文约义丰”,真的会得好,“诸译所具
之弥陀胜愿,备显无遗。是以近世诸贤,公认此为善本,良有以也。”
  下面经文,“陈说请听”。佛陀嘱咐法藏菩萨,把修学经过向大会提出报告: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听者,耳闻也。察者,心中审思也。《会疏》曰:如来听其说明,照察丹诚,故云
听察。故经义为法藏菩萨请求世尊,垂慈于我,听我所说,鉴我诚心。”: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
  这句是总说。“首四句,总括全部大愿”,就是四十八愿。“愿我成佛时,所居之佛
刹,具足无量(无法以数量表示)胜妙功德”,殊胜微妙的功德,“具足无量清净庄严”
。“具足者”,圆满,具足无量清净庄严,就是圆满无量清净庄严。“周遍含摄,无欠无
余,故云具足”。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里的真善美好,法藏比丘全部都采纳,有缺
陷的全部舍弃。“所具功德与庄严皆不可思议,超情离见”,不是凡夫能想像得到的,“
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非语言文字之所能表,故曰不可思议。《华严经》独明事事无碍之
不可思议境界,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广狭自在、延促同时、重重无尽、圆明具德等等”
,华严的十玄门。“今经阿弥陀佛即是毘卢遮那如来,极乐净土何异华藏世界。极乐依正
举体是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境界,一一圆具无尽玄门,故曰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由
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故能令众生,闻名得福,闻名发心,十念必生,迳登不退”。
所以我们这一生能够得人身、遇到净宗,遇到会集本、集注,实在非常难得稀有。一
定要把这个机会抓稳,决定不能放松,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作佛是真的,贤公
这句话要记住,其他全是假的,假的随缘就好,别认真,认真就生烦恼,就错了。
==
六根接触六尘,在人事物里,修不执著,什么都好,海贤给我们做榜样,
他所吃所穿都能够心安,道理明白了,理得到心就安了,心安就是最美好的。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6-20 21:2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6-20 21:48:00
阿弥陀佛!
作者: dxdx58 (^^)   2020-06-21 01:0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mikehale (窗外正暴雨)   2020-06-21 09:5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6-21 15:3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06-21 18:20: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