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 #1TGI5db1《宗义宝鬘略讲》(64)
摘自:《宗义宝鬘略讲》见悲青增格西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所缘境,顾名思义,说的是所缘的境。
如“桌子是无常法”,我们在认知它(“桌子是无常法”)时,其实是以桌子为目标
,因此“所缘境”是“桌子”,“所入境”是“桌子是无常”或“无常”。如缘“桌子的
无常”时,“所缘境”是“桌子”,“所入境”是“桌子的无常”。
“所入境”又叫“执持境”。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首先看某个对象,接着才狠狠的
瞪他一眼,有二种层次。类似于此,缘“桌子”而趋入到“它的无常”,真正比较强烈的
、主要盯的对象是无常。所以无常才是心所趋入的重点(例如缘“桌子的无常”,虽然此
例子所缘境是桌子,但是“无常”是此例子趋入的重点),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执持。
执瓶的眼识,它会现到瓶子,也会现到瓶子的无常、瓶子的所作性等,瓶子的全部它
都会现到,但它只会取其中的瓶子这个内容,而不会取瓶子的无常、瓶子的所作性。
像我们照镜子,其实每根头发都照在镜子当中,但是我们没有注意到一根一根的头发
,只是注意到头发,所以镜子注意的和我们注意的不一样。
类似于此,瓶子的全部都照进来(瓶子的无常、瓶子的所作性等与瓶子同质的特征都
照进眼识),可是(眼识)就只取瓶子,取的部分就叫做执持、了解、懂(通达),其他部
分就忽略掉。其他部分是“现而未定”的境,现到了,但是心没有执持(趋入)那些。所
以现到的与执持的不一样,执持的部份的就叫“所入境”,现到的部份就叫“显现境”。
“颠倒识”与“错乱识”是从这边去区别:(1)对“显现境”错乱,叫“错乱识”,
(2)对“所入境”(趋入境)错乱,叫“颠倒识”。分别识都是错乱识,如执瓶的分别识,
因为它把瓶的影像(瓶的义共相)现为瓶子,所以是错乱识(错乱识不一定是颠倒识)。
在有部宗、经部宗来说,了解瓶子的眼识(属于前五根识的离分别识)是没有任何错
误的,百分之百正确。到了唯识宗,执瓶子的眼识(属于前五根识的离分别识),对主要
境—瓶子而言,是对的,对显现境—瓶子的外境而言,是错的,因为执瓶子的眼识会看到
外境,所以是错的。
对经部宗来说,了解瓶子的眼识(属于前五根识的离分别识)会不会看到外境?会。会
不会看到瓶子?也会。它既会现到(显现)瓶子,也会现到瓶子的外境(显现瓶子为外境有)
,因为他们(经部)承认有外境,所以执瓶子的眼识虽现外境,但也是没有错误的识。
而把一月看成二月的眼识(属于前五根识的离分别的错乱识),看到树在跑的眼识(
例如在火车上看到树往后退,也是属于前五根识的离分别的错乱识)等,因为对主要境产
生了错误,所以是颠倒识。所以在经部宗来说,离分别识,只要是错乱的就一定是颠倒的
,颠倒的也一定是错乱的。(分别识就不一样,分别识是错乱识但不一定是颠倒识。)
在唯识宗来说,执瓶子的眼识虽然是错乱的,但不至于颠倒。对唯识来说,因为外境
是错误的看法,所以不可以对外境是对;因为对瓶子是对的,所以不可以对瓶子错。同样
一个识,同样一个境,不可以对、错二个情况都有。(唯识宗认为前五根识的离分别识显
现境是错乱的,因为显现为外境有,但是前五根识的离分别识趋入境是不颠倒的。)
在应成派来说就不是如此,对那个境是错的,未必对那个境是不对的。对应成派而言
,执瓶子的眼识,基本上看到“瓶子”与看到“瓶子的自相有”几乎分不开,所以对“瓶
子的自相有”错乱,对“瓶子”也是错乱的,可是它是了解瓶子的眼识,因此,同样一个
识,对瓶子既错(眼识显现对境为自相有这部分是错乱)、也对(眼识有通达对境这部分
是不颠倒),二者都有。这点只有应成派会讲,下部都不会这么说。
总之,量有现量和比量。量的定义是新的不欺诳的了别,对自续派以下(包括自续、
唯识、经部、毗婆沙)来说,首次了解(新的通达)的一个了别(心识),是现量还是比
量?就看这个量是分别的还是离分别的(分别的量是比量,离分别的量是现量)。接下来
第二刹那之后(现量或比量的第二刹那以后),就变成已决智(再决识)。
现量、比量、已决智这三者(具境)是属于了解境的。除此之外,还有颠倒识等具境。
在这些识中,现量与现而未定识二者都是离分别且不错乱的(现量有了解境、现而未定没
有了解境);而比量、疑、伺察识三者完全是分别心(比量有了解境,疑、伺察识没有了
解境)。
接着是伺察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