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56(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08-04 04:49:59
一、发菩提心要度化众生,这叫大乘
  “大乘”,就是车辆,“乘以运载为义”。“此经所示”,教导开示,“能念之心,
本来是佛”。这话重要,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能乘者大”,乘这辆车大。“起心念
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这叫大乘。大乘是比喻。“别于声闻缘觉仅求自觉之小乘
”,对小乘讲,大乘普度众生,小乘自度他就圆满了,没有发心度众生。“《十二门论》
云:摩诃衍者”,中国意思叫大乘,“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二乘就是声闻、缘觉,
大乘是菩萨,发菩提心要度化众生,这叫大乘。“诸佛大人乘是乘”,上面这个乘字是动
词,乘车,下面乘是车,乘这个车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
”,与是给与,“故名为大”。佛说这部经就像大车、大船。都是比喻大乘,利益人多。
二、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这叫大乘
  大乘真能帮助众生消灭大苦,与大利益事,最大利益,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大势至
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诸大士之所乘,故名大乘。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大势至菩萨
接引、帮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弥勒菩萨教我们以平等心、以慈悲心待人接物。“又
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这部经确确实实能尽一切诸佛所说之法,能尽
一切诸法的边际、底源,圆满包含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一切经法,这个法多殊胜!
  “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摩诃衍就是大乘,大乘教义没有数量
、边际,所以称为大,“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又《宝积经》上说:“诸佛如来正真正觉
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这叫大乘。
  “以上经论明大乘者,唯如来与大菩萨能乘”,专门指大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
法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才算是大菩萨。他们一般都在华藏世界的实报庄严土。修
净土法门的到极乐世界,也是在实报庄严土。但是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十方诸佛世界,
小乘跟小乘在一起,大乘跟大乘在一起,学华严的跟华严在一起,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
品,名字上有,实际上没有。到达极乐世界,都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
致菩萨。什么世界都不是平等的,只有阿弥陀佛平等。所以此地大乘也不是一般的大乘,
它有特别的味道,“诸佛如来之所行”。
三、这个大字是极乐世界当体之名
“又此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这个大字是极乐世界当体之名,极乐世界大,
大到什么程度?常遍为义,常没有生灭,不生不灭。遍是周遍,极乐世界多大?遍法界虚
空界,它是法性土。极乐世界只有法性没有阿赖耶,全是法性身、法性土。往生极乐世界
,坐上莲花就把八识放下,四智菩提就出现了。识没有了,识是生灭的,性是不生不灭。
所以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那个相跟阿弥陀佛的相完全一样。得的身是法性身,居住的环
境是法性土,虽有四土,平等。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菩萨,你都看到,都在一
起,时时刻刻都见面。四土三辈九品,生活在一起,听经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进步快。
烦恼习气在那个环境里头自然就消失了,不必要刻意去断烦恼、学法门。
到极乐世界都是菩萨,化身无量无边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供佛、闻法。极乐世界学佛
,阿弥陀佛亲自教,十方诸佛亲自教。极乐世界学习一天,我们这个世界学无量劫都比不
上!这能不去吗?只要真信,不能有丝毫怀疑;真正发愿,这一生没有别的想法,就想见
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学习,有这种恳切愿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之后再回
来。再回来是菩萨身分,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讲什么法。真自在。
四、往生极乐世界心量一定要大
  所以这个大是赞叹、赞美,常遍为义。“体无边涯”,大而无外就是这个意思。我们
要发真心,真心多大?没有边际。真心就是自性本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小
的人不能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心量一定要大,度众生要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不
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不是,全宇宙所有众生我统统要度他,要发这个大心
。“绝诸对待”,对待就是相对,相对这个念头要断掉,有对待就不平等,日常生活当中
要修。“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没有对待,没有你我,整个宇宙是一体。“横该十
方,竖通三世”,十方三世是一体,没有分别。“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
,没有在自性之先的。“唯此先于诸法”,只有自性先于诸法,它能生诸法。过去无始,
未来无终,这是大的意思。
  如傅大士偈言:“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它能生天地、能生万法,没有形状
。有、无两个字用得好,有不能执著,无也不能执著。有是什么?有自性,自性非物质、
非精神、非自然,是能生的本体。它没有形状,清净寂灭,能生天地、能生万物。“故强
名为大”,不得已勉强用个大字。“如《涅槃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它不生不
灭,永恒不变,这叫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
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净宗第一义谛”
  “今此经中大乘二字”,正是比喻“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净宗第一义谛”
。净土宗修行证果,道理就是这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本来是佛,迷了变
成凡夫,返迷归觉,就作佛了。只要把迷放下,觉就现前,不要再去找觉,找觉就又迷了
,只要放下迷惑,那就是觉。明暗是一体两面,有明,暗就没有了,有暗,明就没有了。
只要放下暗,明自然就现了,不要再去找明。所以说放下就是!
  修行人第一步,在六根门头放下。眼见色,放下执著、分别、起心动念;耳听音声,
放下执著、分别、妄想,这真修行,真功夫。佛看得清楚、听得明白,没有起心动念、分
别执著,这叫做佛,这就是回归自性。这叫真用功,真会用功,完全回归到清净平等觉。
你能这样修,你的心永远是清净、永远是平等、永远觉而不迷,这就是清净、平等、觉。
心净则佛土净,只要心净,外面环境统清净,为什么?不染污了。
  “能念之心,本来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又能修者
,即是心是佛之心”,用心去修。“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心。能修所修,只是一心。即
心即佛,心佛不二”。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觉而不迷,净而不染,这就是佛。即心即佛
,“自佛他佛,只是一佛”,这不就变成一体?“自他宛然。能所不二,修证不无。超情
离见,强名为大”。不二、宛然是一,有修、有证,不执著修证的痕迹。你有起心动念,
你又有分别执著,凡圣差别就在这里。所以超情,情就是分别,见就是执著。
  大也是不得已说,哪有名字可说!“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是假名
,教学方便,如果契入真实,方便法要放下,才能见到真实。“故经题中,以大乘为喻”
,以大乘做比喻,“以明全经要旨”。大乘是智慧,是般若,全经就是在般若当中流出来
的。大乘表智慧,无量寿表德行,庄严表相好,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果必有因,因
就是清净、平等、觉。只要你的心清净、平等、觉,你一定会证得大乘、无量寿、庄严。
《华严经》上讲的如来智慧,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智慧德相,说尽了。
==
修行人第一步,在六根门头放下。眼见色,放下执著、分别、起心动念;耳听音声,放下
执著、分别、妄想,这真修行,真功夫。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8-04 21:53:00
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9-08-05 17:1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8-05 22:2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9-08-05 23:12: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