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宗义宝鬘略讲》见悲青增格西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2.识
一般讲心类学都是以经部宗的说法为准,比较没有用应成派的说法去讲,利用这次机
会,我想多讲些应成派的说法。事实上,经部宗的很多说法是有问题的,但不讲出应成派
的说法与之相较,感觉不出经部宗说法问题所在。在讲应成派的说法之前,必须熟悉经部
宗的心类学说法,否则无从比较二者观点差异,很难讲下去,因此在此先讲经部宗的心类
学说法。
【识分量识和非量识二类。量分现量和比量二种。现量分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
和瑜伽现量四种。具色根不能成为量,因为没有明了分,不能量自境之故。非量识有再决
识、颠倒识、疑、伺察识和现而未定识等五种。】
讲心类学会提到境与具境[1]。具境有量、非量二种。
量有现量、比量;现量有眼识、耳识这种根现量,还有第六识的意现量、瑜伽现量以
及自证现量。这些是量的部分。非量有已决智、疑、伺察识、颠倒识、现而未定识。
也就是心法可以分成现量、比量、已决智、伺察识、疑、现而未定、颠倒识七个,其
中,量有二个—现量、比量;非量有五个。若就正确的认识和不正确的认识来分,正确的
识有现量、比量、已决智,不正确的识有四个。也可以分为分别识和离分别识。
现量是离分别、新的、不欺诳的了别。一般说来,眼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一类是
离分别识,第六意识很多都是分别识,第六意识中虽然也有离分别的,可是我们现在感觉
不到,我们感觉到的全部都是分别识。
分别识要透过总义而了解,例如你在想你的父母,内心当中会出来一个画面,那个就
叫总义,要透过那个画面来认识那个境。离分别识,如眼识,就没有那一层画面,像桌子
直接对应眼识,眼识直接对应桌子。这是分别识和离分别识的差别。
是离分别识,而且是属于量的话,就会是现量。像眼识虽然是离分别识,但不见得都
是量。有了解桌子的眼识这类的;也有把一个月亮看成二个月亮,或坐火车时,但看到车
窗外面的树在跑等颠倒的情况,这些是颠倒识,所以眼识有正确的眼识,也有不正确的眼
识。
正确的眼识当中,最新的正确(第一刹那的正确),是现量,第二刹那以后的正确的眼
识,是已决智。
现量和已决智的差别在那里?就了解内容来说,二者是一样的,但从初认识与再认识
的不同,把一个切到量,第二刹那以后的切到非量。同样地,以把一月看成二月的眼识来
说,它与现量也有相同点,它们都是属于离分别识。二者的差别是,现量必须是正确的,
将一月看成二月是完全颠倒的,所以把一月看成二月的眼识是颠倒识。
根现量从眼根、耳根等不共增上缘区分的话,分五个。[2]
自证现量、瑜伽现量、根现量、意现量又是从什么分的?答:从增上缘分。
问:可是自证现量没有增上缘?答:根现量是从眼根、耳根等根去区分的。意现量是
以意根作为不共增上缘。瑜伽现量的不共增上缘是止观双运。至于自证现量的增上缘是什
么?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资料,我比较喜欢的说法是没有增上缘。
与跟眼识同体的自证,虽然它与眼识同体,但是它不能依于眼根,若依于眼根,会变
成眼识,因为依于眼根的识就叫眼识。不依于眼根要依什么?就很难讲出它的所依。若说
它依于意根,那么它为什么不是意识?有人可能会说它是意识。即自证都依于意根,所以
它是意识。
可是问题是,像依于眼根而产生眼识一样,依于意根而产生出来的,就应该像意识那
个样子。瓶子照到眼根当中,所以眼识才了解到它,这就是所谓眼识依于眼根而了解瓶子
的过程。类推到意根,某一个境被意根触碰到,产生另外一个想法,如看到某人被打,意
识就觉得“他被打了”,接着有“好可怜”这样的想法,这个想法是依于刚才那个“他被
打了”而生出来,意识依于意根也要按照这样一个步骤去走,否则就乱套了。
可是谈到自证,就没有办法这样讲,因为眼识的自证只懂眼识,意识的自证只懂意识
,它是怎么靠意根而了解的?这是讲不通的。所以一种讲法是:自证是不依于增上缘的,
它没有增上缘。要在经典中找这二种讲法的根据,都是找不到的,所以就看自己接受哪一
种吧!
这边讲了四个现量,其中自证现量的争议比较大,有部宗、应成派不承认自证。[3]
自证是陈那菩萨说出来的,陈那菩萨因为建立自证而获得很多赞美。说有自证的原因是,
我们都有回忆,所有的回忆都是因为过去见过、听过、想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