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心一境性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9-06-18 03:52:10
▌心一境性有三个层次:身(身体),口(嘴巴),意(意识思想),三者都要进入专一境界。
之所以用打坐这个方式,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习惯于动,甚至坐在那里都要歪著坐,眼睛没
有事地要东看西看,打坐至少是让你的生理有一个假装的静相。
打坐的时候,嘴巴也休息了,不说话,意识也要专一于一个东西。有的方法要求嘴巴唸咒
、唸佛号或者唸佛经,但那也是为了让你得止。这是修定的基本原则,所有的修法,不管
是佛法还是外道,都要遵循这个路线。
譬如说修白骨观,嘴巴不说话,身体站着、睡着、或者盘腿坐着,意识观想自己为一个白
骨。这个法门也须要专心一致、心一境性哦!心专一了,不理会别的什么思想和感觉,把
它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境界,这才叫白骨观,谁做到了?
再譬如说呼吸法门,修安那般那,你要专一的听自己的呼吸,要把心理和风大的呼吸配合
,把二者统一。心就是呼吸,呼吸就是心,其他杂念妄想丢开,把这种境界变成一个习惯
,谁做到了?
譬如念佛,你用嘴巴或者在心里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至整个心里都是这个佛号,其他
杂念不起。将这种专一念佛号的境界变成一种习惯,心一境性,谁又做到了?
你们修行打坐还要问一问,你今天坐了几次啊?我坐了两次啊,三次啊。我就笑你们,坐
了一次,你就好像对得起祖宗十八代了,好像打坐都是为了别人。
打坐的时候,你要静下来,思想都宁静了,心专一了,自然感觉到一个清净状态,并把这
种境界变成一种习惯。所谓变成一种习惯,不是说只有打坐的时候才这样,要做到不管是
走路也好,睡觉也好,做事也好,时时刻刻都在这个境界中,那才是心一境性。
我们再看密宗,他们是身口意三方面一起来,手里叫你拿着杵啊,摇著铃啊,嘴巴里叫你
念著咒语,心里面还要观想四臂观音、曼达拉等等。我们前面研究的移喜磋嘉、密勒日巴
、甘波巴等都是用这种方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首先都必须要做到专一,心一境性,并
把它变成一种习惯,行住坐卧都在那个境界上才可以。
恭录自南怀瑾老师《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下)》第三章╱ p. 164
珍惜南老师的智慧法语,请至 #南怀瑾老师十方禅林 粉丝专页设定“抢先看”。(点选
“追踪中”方块即可设定)
https://i.imgur.com/bLM6OUM.jpg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6-18 17:22:00
阿弥陀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6-18 18:19:00
与心王相应的别境心所:欲、胜解、念、定、慧,其中定心所的作用是专注。修习禅定时,是由第六意识心王相应的定心所专注于一个善所缘境,第六意识专注朝向一个善所缘境的过程中,要以忆念和正知调伏各种粗细层次的沉没和掉举最后获得调伏各种粗细的沉掉而堪能任运于善所缘境的等持相关阅读:#1SALm6Ki 定心所
作者: swi1919 (crystal)   2019-06-18 22:19: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