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9-05-14 01:03:31
佛诞生时,为什么会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诞开示
佛为求一切智,不惜生命而抖擞精神来修行,我们怎可不劳而获就想成佛?
◎宣化上人 开示于万佛圣城
一九八二年五月一日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修难行能行的苦行,修难忍能忍
的法门,为众生发菩提心,修一切智,不惜生命来教化众生。生生世世都是忍苦耐劳,吃
人所不能吃,让人所不能让,所以才得以成就佛果。
佛不是一朝一夕修成的,而是修三大阿僧祇劫,才示现“八相成道”:第一“降兜率”,
兜率天是候补佛位的法王子所居处。第二“入胎”。第三“住胎”,佛在胎里仍是转法轮
教化众生,为所有有缘的众生说法。第四“出胎”,佛出胎日是四月初八。
出胎后,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不是佛贡高我慢呢
?我不是为佛做辩护律师,他的确是够得上这种称号。他一出生就这么说,这是向众生们
打招呼,要众生知道。
佛出世当日,有九龙吐水浴佛。后来在宫里学习世间技能,所有一般人会的技能,佛都不
学自通,通达无碍。然后他出王宫,去游四门,见到生老病死苦,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痛
苦,一切都是生住异灭,也是成住坏空。他感觉如此生老病死苦很没有意义,所以舍弃国
荣,而毅然出家,这也是一相。
佛修的头陀行可以说是第一的,他在雪山六年,天天只吃一麻一麦,来维持生命不断,他
并没有吃维他命A、维他命B、维他命C、维他命E这些东西。他如此用功修行,以后接
受牧羊女供养的奶粥,到菩提树下打坐,他便发愿说:“若未修到正等正觉,绝不起座。
”这样坐足了四十九天,机缘成熟了,于是他夜睹明星而悟道,豁然证得不生不灭、不垢
不净、不增不减之本来清净明体,妙明真心。
到今天这个末法时期,我们身为佛弟子,要做真正佛的弟子,要知道佛──我们的老祖宗
在过去修行是不容易的。我们虽然不能一天吃一麻一麦,但也不要贪吃好东西、吃维他命
,贪有营养的食物。
我们这个臭皮囊是四大假合,不是真实的,我们为它做牛、做马、做奴隶做了这么久,造
了不知多少罪业;若是仍然看不破、放不下,还是为它做马、做牛,兢兢业业,这真是太
没有价值了!所以我们要返本还原,学佛修行,明白人生是痛苦的;证果成佛,这才是真
正的快乐。
所以值此佛诞纪念日,我们应该效法于佛,应以佛身为己身,佛行为己行,佛心为己心,
佛愿为己愿,佛志为己志,要咬起牙来忍苦耐劳,学佛那种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若能如
此,每个人都是成佛有份,很快就能了生脱死。
佛为求一切智,不惜生命抖擞精神来修行,我们怎可不劳而获就想成佛?既然出家了,如
果再不认真去修行,那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和过去的祖先呢?若一天到晚贪心不除,争
心不去,求名求利心也放不下,自私自利心更大,这样怎么能对得起佛,及我们过去的父
母祖先?所以我们不应只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为他们着想,要打起精神来修行,不要等过
了今天,无常鬼不知何时就来了,到那时想多活几天也办不到了。所以,
“莫待老来方学道,
孤坟多是少年人。”
在这世界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做得不好,就做畜生。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所以不
要自己骗自己,为自己做辩护律师,自己不修行而认为有一天佛会帮助我成佛。要知道即
使像阿难是佛的堂弟,佛也不能给他三昧,他还是要自己努力修行。所以既然到了万佛圣
城,这是选佛场,就要好好读书、修行,到考试时才能考上,不要等考不上了,才来后悔

【编注】恭录自《宣化上人开示录(四)》
https://i.imgur.com/Yo3JQ1f.jpg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5-14 17:16:00
阿弥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05-14 17:30:00
阿弥陀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5-14 20:19:00
佛为求一切智,佛果是成就一切种智的无上菩提。菩提心即是希求成就一切种智(佛果菩提)的发心,为什么希求一切种智的无上菩提?为利众生故。为利众生而希求成就一切种智的无上菩提,即发菩提心。可参考本版 菩提萨埵 系列文。佛是果位,菩萨是因位,何谓菩萨?《佛地经论》(唐.玄奘法师译):“缘菩提(佛果)、萨埵(有情)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发菩提心故名菩萨,菩提心是以佛果为所缘想要成佛的发心这样的发心是以缘一切有情欲以利益而推动,以欲利一切有情远离痛苦的大悲心推动引生希求成办无上菩提一切种智的果位,因为,唯有圆满成办一切种智,才有圆满利他的能力--------文中开头说到,求一切智。求是欲心所的作用,欲心所属于五别境心所之一,俱舍论说心王具有十大地法,也就是心王具有五遍行与五别境的十个心所法。凡是心王,如眼识心王、耳识心王、鼻识心王…都具有十大地法,此处求一切智的求,不是与眼识心王、而识心王等前五根识相应的欲心所,求一切种智的求是与第六识相应的欲心所。求一切种智的发心,是以欲利众生而欲求成佛相应的意识,这样的第六意识心王,有希求利益众生、希求成就无上菩提的欲心所为助伴,因此,这样的第六意识心王,安名菩提心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9-05-15 23:21: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